今日看点

越剧“林妹妹”王文娟去世:演戏复杂些,做人简单点

发表于话题:王文娟去世
发布时间:2021-08-06

8月6日,上海文联发文: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5岁。王文娟是越剧“王派艺术”创始人,她戏路宽广,在不同时期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在表演上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深藏一种内在的力量。其饰演的代表作品和人物有:《追鱼》中的鲤鱼精、《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等。据悉,王文娟的丈夫,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已于2007去世。

王文娟

从小就是个戏迷 12岁开始学戏

1926年,王文娟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一个诗礼之家。从小是个戏迷。“外婆家所在的后山镇是一个有四五百户人家的大乡镇,当时,女子越剧第一代演员施银花、屠杏花、沈兴妹等已经唱红,被请到后山镇来演“的笃戏”。她们坐着轿子,风头十足。每逢戏班有演出,外婆都要接母亲回去看戏,母亲也总是会抱上我一起去。从抱在怀里到坐在母亲膝上,再到自己爬到高凳上看戏,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戏迷。”王文娟曾这样说道。

王文娟

1938年,12岁的小王文娟来到上海,跟随表姐竺素娥学戏。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那时的王文娟沉默寡言,很少玩乐,被同伴们戏称为“小老太婆”。王文娟不管这些,一心学戏,不论是学戏时的练功,还是之后的跑龙套,都异常刻苦。1942年王文娟学艺满师,开始以“小竺素娥”的艺名组班演出。1945年8月,王文娟第一次正式挑“大梁”,当时同孚戏院邀请她作为头肩花旦,与邢月芳合作演出。从一个六肩花旦飞升到头肩,进步可谓神速,但其实在此之前王文娟已在舞台上摸爬滚打了六七年。

塑造的“林黛玉” 成为越剧经典角色

1958年,与徐玉兰合作的《红楼梦》首演,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成为了不朽经典。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也是深入人心。为了演好这个人物,王文娟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还立下“演不好砍我头”的“军令状”。演戏时,王文娟非常注重林黛玉复杂多层次的情感。为了入戏,在后台她都不太讲话。演戏前三天,呆在家里不出门,静下心来看《红楼梦》的书,看剧本。

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

“林妹妹”只是王文娟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之一。晴雯、祝英台、红娘、武则天、孟丽君、春香……这些性格迥异的人物也都是王文娟曾塑造过的角色。1958年,院团领导要求全院上下动手写剧本,于是大胆的王文娟决定和副团长孟云棣一起合作写剧本武则天。剧本完成后,开始排演《则天皇帝》。娇滴滴“林妹妹”立马变身“霸气女王”。王文娟塑造的女皇帝,没有旦角的脂粉气,敏锐洒脱、处事果断。

与孙道林喜结良缘 几十年来相濡以沫

1962年,王文娟与电影演员孙道临喜结良缘。几十年来,这对艺术夫妻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两人有过一次正式合作,是1996年拍戏曲电视剧《孟丽君》,孙道临担任这部戏的总导演,并参与剧本改编。那时两人都已经是古稀之年。“我以70岁高龄扮演17岁的少女。每天凌晨就起来,化三小时的妆。拍摄时是夏天,在40多度的高温下一拍就是五六个小时,里外衣服都湿透了。因化妆缘故,中午不能吃饭,只能吸流汁充饥。”王文娟曾这样说道。

王文娟与孙道临

在王文娟家中的电视机柜的一角,摆放着两人的合影。对于两人相恋的故事,王文娟曾说,“(那时)我们大多时候只能晚上在僻静的马路散散步,公众场合也不可能去,像逛街、看电影、吃饭这样的安排便很少有。每次两人一直走到深夜,他送我回家,到了门口却又不走,我说,那我送你,于是两人折回到武康路,到了公寓门口,他说,还是我送你吧。就这样绕着武康路,华山路、湖南路、淮海路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他送我回到家。这样的‘十八相送’,是我们恋爱时最常见的‘保留节目’。”

致力于戏曲传承 指导学生一丝不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王文娟积极投入剧院体制改革,曾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2008年,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4月,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10月26日,获2019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

“台上演戏要复杂些,台下做人要简单点。”这是越剧名家王文娟老师的人生信条。一如这个信念,舞台上光芒四射的王文娟老师,台下非常简朴、谦和且真诚。她毫不忌讳地说自己只学到小学三年级,自称 “天资平平”,并坦言自己能有现在的成就,“无非是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

王文娟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文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越剧“王派”艺术。在王文娟看来,越剧的希望和兴旺,就是靠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因此她一直在指导学生,不管是对专业演员,还是业余学生,她都要求很高,一丝不苟。


标签组:[王文娟] [林妹妹] [越剧王文娟去世] [林黛玉] [上海越剧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0375.html

相关阅读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译文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

2025-07-31

李煜的文学成就:词作自成一家

文学成就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

2025-07-31

李煜的死因之谜

死因之谜:李煜的结局,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代撰修的《宋史》和明人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等史籍都未明说李煜被毒死之事,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曾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其中...

2025-07-31

辛弃疾的词被称为“词中之龙”的原因

辛弃疾出生在官宦世家,从他的高祖开始世代为官。辛弃疾的父亲早亡,祖父辛赞将他抚养长大。辛弃疾出生时,距离“靖康之变”已经过去了十三年。那时候北方已被金国占领,辛弃疾的祖父迫不得已在金国为官,但他从来都...

2025-07-31

李煜与大小周后:伉俪情深

伉俪情深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两位皇后用情极深。大周后,名娥皇,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李煜曾为她创作多首诗词,记述香闺韵事、儿女柔...

2025-07-31

李煜骄奢声色的典故

骄奢声色李煜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

2025-07-31

夏姬嫁过几个丈夫?她最后跟了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夏姬,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夏姬,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夏姬其实不姓夏,而是姓姬,这个夏是指她的第一个丈夫夏御叔的“氏”。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公子,早在没有出嫁的时候就与自己的庶...

2025-07-31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劝住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备 ,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从关羽败走麦城开始,对蜀迷就很不友好了。关羽、张飞接连死去,刘备率70万大军(演义数字)出征东吴,最终被陆逊一把火烧个精光...

2025-07-31

孙坚这位江东猛虎,为何却是三国众多英雄中最可惜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从历史来看,自古以来华夏大地就是人杰地灵,而且是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令人敬佩的英雄。相比于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兵荒马乱的乱世其实更利于英雄的出现。因为乱世纷争不断,具备英雄...

2025-07-31

刘备在得知关羽和张飞死讯后 刘备的反应为何完全不同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张飞之死,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情同手足,刘备从起兵开始,关羽和张飞就开始跟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关羽和张飞都是忠于刘备的,三人的感情从初期的...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