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小沈阳发文确认“谢大脚”于月仙因车祸去世,终年50岁

发表于话题:于月仙 去世
发布时间:2021-08-09

新京报讯(记者 张赫)8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谢大脚”的扮演者于月仙于今日在内蒙古阿拉善拍片时,不幸发生车祸去世,终年50岁。新京报记者就此电话求证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本山传媒副总裁唐铁军,对方均挂断了电话。随后小沈阳在微博发布确认消息称,“真是不敢相信,小姨一路走好”。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中,于月仙饰演谢大脚。

于月仙出生于1971年4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2班。1998年,她曾在电视剧《水浒传》中饰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中的金翠莲,而正式成为演员。2006年,于月仙参演了农村爱情轻喜剧《乡村爱情》,在其中饰演长贵妻子,大脚超市老板娘“谢大脚”,这个角色让于月仙正式走入大众视野。此后她接连参与了十二部《乡村爱情》的拍摄,被观众誉为该系列剧“不可替代的演员”之一。

于月仙的表姐马丽娟,是演员赵本山的妻子,于月仙也因此受到赵本山的照顾。除了《乡村爱情》系列之外,于月仙还与赵本山合作了电视剧《马大帅》《关东大先生》等作品。

延伸阅读

“大脚婶子”于月仙车祸去世,希望来生能为自己活一次

8月9日中午,《乡村爱情》中“谢大脚”的扮演者于月仙在内蒙古拍戏时,因发生车祸不幸去世,享年50岁。

从此,《乡村爱情》再无谢大脚,人世间也再无于月仙。

很多人印象里于月仙就是谢大脚,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但在她年轻时,也曾出演过《西游记后传》中的“陈五真”惊艳一时。

但她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却是姐姐。

就连当初接拍风尘女子“陈五真”,也是为了给弟弟看病筹钱。

一篇旧文,送别“人间好姐姐”于月仙。

一、

1970年,13岁的赵本山跟二叔学三弦时,绝不会想到,远在内蒙的两个女孩,以后会和自己产生关系。

其中一个女孩叫马丽娟,另一个叫于月仙。这一年,马丽娟5岁,而她的表妹于月仙则刚刚出生。

虽是表姐妹,但于月仙和马丽娟十分亲密,儿时她最喜欢去马家拜年,因为马家有不少文艺工作者,有人在沈阳当评剧演员,还有人在北京学京剧。

耳濡目染下,于月仙喜欢上了舞蹈,但父亲不支持她搞文艺,她就瞒着父母偷偷报了少年宫舞蹈班。

1982年,于月仙12岁时,她的弟弟于英杰出生。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父亲非常珍爱,于月仙也很高兴,把积攒多年的钢镚都去给弟弟买了礼物。

这一年,25岁的赵本山三弦没白学,因表演拉场戏《摔三弦》一举成名。正当他意气风发时,3年前娶回家的农村媳妇葛淑珍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看上去双喜临门,但赵本山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他这个儿子赵铁蛋有问题,不仅是个聋哑儿,还患有软骨症、肺气肿及心脏病……

因为这个儿子,赵本山闷闷不乐,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四处演出,不回家。

这样过了一两年,赵本山和同台演出的内蒙女孩马丽娟擦出了火花。马丽娟当时十八九岁,那叫一个鲜嫩漂亮,赵本山很快与她谈起了恋爱。

那时赵本山二十六七岁,留着时尚的“爆炸头”,他和马丽娟在台上演出完毕时,还见到了当时十几岁的于月仙,所以于月仙算是两人爱情见证者

1987年,17岁的于月仙,正在赤峰市第一职业中专幼师专业学习,学校送她去沈阳音乐学院进修舞蹈一年。

那时赵本山正“偷偷的”瞒着老婆与马丽娟在沈阳同居,学习期间,于月仙就蹭住在这位“准姐夫”的家中。

当时赵本山已经开始火起来,和小情人马丽娟一起,经常有演出,时间一长,于月仙受到感染,也想跟表姐一样做一名演员。

但1990年,于月仙的弟弟于英杰忽患怪病,脊柱侧弯到174度,内脏挤压变形,肺活量只有常人的一半,还经常咳血……为了给他治病,家中十分困难。

这种情况下,于月仙的老父亲思想保守,只盼着她早点毕业去做老师,并嫁一个好人家,好扛起家庭的重担。

到了1991年,34岁的赵本山上过央视春晚后名气更大,开始拍摄电视剧。

同年,“无证驾驶”多年后,他终于以几乎“净身出户”的代价,实现了与原配葛淑珍离婚的梦想,一儿一女全归前妻抚养(详见万小刀公众号往期精选:《赵本山,和,东北江湖往事》)。

1992年,35岁的赵本山与27岁的马丽娟宣布结婚。这一年春晚,赵本山表演的节目是《我想有个家》,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也是这一年,22岁的于月仙,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二、

1992年,中央戏剧学院在内蒙、宁夏、福建定向招生,得到消息后,22岁的于月仙心中燃起火焰,瞒着父亲,偷偷报了名。

考试快要结束那天下午,一个有点壮硕的姑娘大喘着气赶过来,先是在门外站了几分钟,随后一把推开门,故作镇定地走到老师面前问:“谁是主考老师?”

老师们都不认识她,尴尬地相互看着,关键时刻,坐在中间的“中戏”招生办主任姬崇恭问询了姑娘的来意,了解清楚后,破例让她补考。

这位姑娘就是于月仙,她运气好,遇到的姬崇恭是个好人。姬崇恭既是“中戏”教师,也是名演员,深知民间疾苦,曾为三番两次无法报名的巩俐开过绿灯。

到了于月仙展示才艺的环节,她跳了一支回旋如风的筷子舞,因为之前进修过舞蹈,她跳得很不错。姬老师眼前一亮,当时就表态:你回去,好好准备文化课!

这让于月仙惊喜万分,因为她只是跑来试试看,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能考上。

然而,专业课虽然通过了,于月仙的求学路仍是一波三折。她毕业后教书的学校领导不同意她考“中戏”,还给了她一个惩罚:“发配”她到收发室看大门!

她倒也豁达,接受了“看大门”,并在补习班老师的免费帮助下复习了82天。

最后,文化课她也通过了,但学校压着档案不放。“中戏”招生办只得通过内蒙教育局联系学校进行协调,多次沟通,姬崇恭这才亲自调走了于月仙的档案。

姬老师如此爱才惜才,于月仙一家自然十分感谢,送姬老师到火车站时,硬塞给他一箱当地特产杏仁露。

后来开入学茶话会,姬老师搬出杏仁露来招待学生,同学们都说谢谢老师,姬老师却说:“别谢我,这是咱班于月仙同学从草原上带给大家的,大家谢谢于月仙!”

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于月仙的福气,但她在大学的福气还不止于此。

三、

和黄海冰、毛孩等成为同学后,于月仙发现自己22岁的“高龄”,在班上几乎是年龄最大的。另外还有一个张学松,上大学前当过5年兵,年龄和她差不多。

可能大家为了照顾年纪大的,于是选于月仙为女班长,张学松任男班长。选完班长,班主任常莉老师告诫大家:大学时不能搞对象,毕业后不要改行……

然而于月仙长相美艳,被称为“月亮仙子”、来自大草原的“白月光”,张学松和她又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两人干柴烈火,很快就“地上鞋两双”了。

得到女神滋润的张学松,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在做期末台词汇报时,竟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大家好,我叫于月松……”台下嘘声一片,恋情彻底曝光。

有了男友的精心照料,于月仙出落得越发丰满水灵,就连很多港台的导演,都喜欢找于月仙拍戏。

有次张艺谋到“中戏”选演员,于月仙也参与其中,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除了爱情和演戏,于月仙上大学时还特别喜欢交朋友。她的班主任常莉的老公叫曲直,在北京总政话剧团做老师,曲直所带班的班长叫李歌。

李歌还没毕业时,就曾和《家有儿女》中的“小雨”尤浩然,一起拍过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于月仙和李歌也成了好朋友。

于月仙在大学的4年间,赵本山永远失去了他和前妻命苦的儿子赵铁蛋,他化悲愤为动力,继续在春晚上风光无限。

连续3年获得节目一等奖后,赵本山“小品王”的帽子越戴越牢,也为他以后和小姨子于月仙的交集埋下了伏笔。

四、

1996年,26岁的于月仙毕业。由于她和张学松都是“中戏”招收的定向生,根据协议,于月仙需要去包头,张学松需要去福建。

为了长相厮守,这对情侣只得赔付大笔违约金。

两人未就业先负债,住在透风的平房里,周末到摊贩那儿拣打折的死鱼吃……在北京,他们过着极其窘迫的日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恩爱。

1998年,28岁的于月仙跟随张学松回到天津。张学松是天津人,家里分房后,两人落户到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空闲时间到北京接戏。

这一年,41岁的赵本山已是春晚常客,但他的影视帝国还未建立,于月仙沾不上光,只得接一些跑龙套的角色。

没多久,导演方芬找上门来。方芬曾为一部戏在“中戏”全校选演员,对于月仙印象深刻。她找到于月仙说,有个剧组要拍《水浒传》,我想推荐你去演潘金莲。

接着,方芬就带着于月仙到剧组试戏,然而导演张绍林没看上她,“潘金莲”选了别人,让她演“金翠莲”。

那几年,于月仙的戏路比较稳定,多是美娇娘的角色。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西游记后传》中极其美艳风流的“陈五真”

“陈五真”有些风尘气,如果不是为了赚钱给弟弟治病,于月仙不会接这种角色。

2000年,张学松在报纸上发现:南京鼓楼医院有位从法国留学回来的邱勇医生,能治这种病,已经有多起治好了的病例。

但给于英杰面诊后,医生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由于于英杰脊柱侧弯174度,临床史上前所未见,邱医生坦言手术成功性极低,但是如果不手术,“两年后不死也是个高位截瘫。”

同时,医生还担心手术失败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父母乱作一团之际,于月仙不抛弃不放弃,跟弟弟悄悄商议,决定赌一把:“一旦上手术台没回来,所有的指责我担。如果坐轮椅了,这辈子我养你!”

做通弟弟的思想工作后,于月仙又软磨硬泡,保证即便失败也绝不拉医生下水,医生终于同意了手术。

但此时,于月仙又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无奈之下,才接拍了“陈五真”这个角色。

《西游记后传》杀青后,于月仙抱着救命钱,一路奔波到南京。后来手术难度加大,治疗费也增加,她只好拿着通讯录,挨个打电话借钱。

这时,想着自己迟早有一番作为、自尊心还很强的于月仙,并不想跟大名鼎鼎的姐夫赵本山开口。也许,潜意识里她还想,好钢用在刀刃上,实在不行才用他。

然而,那些平时处得挺不错的朋友,听说借钱都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大学时认识的李歌,将积攒的3万块交给她。于月仙知道这钱来之不易,感动得泣不成声。

她当即跑到附近的报刊亭借来纸和笔,写下欠条,塞到李歌手里。但李歌上车离开时,将欠条撕得粉碎。

标签组:[中国电视剧] [于月仙] [古装剧] [乡村爱情] [赵本山] [谢大脚] [西游记后传] [张学松] [小沈阳] [赵本山前妻曝光] [李歌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1014.html

相关阅读

边关之遣:秦始皇对扶苏的帝王养成术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将长子扶苏外放至蒙恬驻守的上郡,这一决策看似因"焚书坑儒"事件引发的父子冲突,实则是秦始皇精心设计的帝王培养计划。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证据的交叉验证,这场边关之遣蕴含着多重政治智慧...

2025-10-29

半生逐梦终成空:刘备江山半壁的得失悲歌

在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仁德宽厚的品格,从一介草鞋匠逐步崛起,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赤壁之战后占据荆州部分地区,随后又夺取益州、汉中,登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一方...

2025-10-29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文武兼资的儒将典范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赵云以其忠勇双全的形象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不同于《三国演义》中“七进七出长坂坡”的文学夸张,正史中的赵云以稳健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智慧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蜀汉政权中占据独特地...

2025-10-29

三国箭术双璧:赵云与徐晃的巅峰对决与历史回响

三国时期,箭术不仅是武将的立身之本,更是战场制胜的关键。在群雄逐鹿的沙场上,赵云与徐晃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将箭术演绎至化境。前者以“江面断篷”的惊世一箭名震天下,后者以“百步穿柳”的精准技艺冠绝曹营。这...

2025-10-29

襄樊之困:孟达拒援关羽背后的权力博弈与人性抉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爆发,关羽以荆州之兵北伐曹魏,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关键时刻因后方失守、盟友背刺而功败垂成。这场战役中,驻守上庸的孟达拒绝出兵支援关羽,成为历史谜团之一。表面看...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庶制度、军事格局与年龄结构共同编织的必然...

2025-10-29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定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展开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对...

2025-10-29

万历亲政:宗室困局下的改革挣扎与制度枷锁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二十岁的明神宗朱翊钧正式亲政。这位曾以“五岁能读书”的聪慧少年,在亲政初期展现出励精图治的姿态,却最终陷入“三十年不上朝”的怠政泥潭。而宗室问题作为明朝中后期最棘手...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全国百万大军。然而四年后,这位看似稳坐钓...

2025-10-29

钱谦益:才子与贰臣的双重镜像——论其历史形象与崇祯弃用之因

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中,钱谦益的名字始终与“才子”“贰臣”“反复”等标签紧密相连。他既是东林党魁首、文坛盟主,又是降清后又暗中反清的矛盾人物;既是崇祯帝眼中“结党营私”的政敌,又是后世史家笔下“大节有...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