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日漫第一!《鬼灭之刃》中的日本鬼文化与大正浪漫

发表于话题:东京奥运会闭幕式 鬼灭之刃
发布时间:2021-08-10

炎灭,霞散,蝶飞,恋消,蛇亡,岩碎。幸好,风未停,音未断,水未尽,日无虞,雷仍鸣,兽依啸,花待放。待鬼杀已成过往,再嗅紫藤芬芳。

作为JUMP的新科台柱,再加上飞碟社极致精良的动画制作(第19集封神)。使得新贵动漫《鬼灭之刃》在短时间内风靡日本,走出国际。不仅打破由老牌IP《海贼王》 所保持的 最快累计销量破亿 最高卷均销量两大记录,其剧场版电影《无限列车》票房更是超越《千与千寻》问鼎日本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一。甚至连日本首相菅义伟也来蹭其热度,在去年11月2日的国会答辩时,引用剧中台词:全集中•呼吸来做开场白,表明了自己和在野党展开论战的决心。实可谓火出圈。

菅义伟在国会答辩中引用《鬼灭之刃》中的必杀技台词

*日本鬼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古世记》中对神(かみ,罗马音kami)的阐述:“从古典中所见的诸神为始,鸟兽草木山海等等,凡不平凡者均称为kami。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也就是说,在泛灵多神信仰的神道教中,所祭拜的神包括了自然界跟传统神话中的天神和地祗,即便里面包含着一些凶神恶煞。由此得知在日本早期的萨满宗教里,鬼源起于神。

但随着佛教文化传入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鬼的含义也随之扩大,开始在概念上与神泾渭分明,在形象上逐渐丰富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许多恐怖色彩。《鬼灭之刃》中的反派Boss,鬼的始祖鬼舞辻无惨所诞生的平安时代,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人与鬼共生的时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对鬼的存在深信不疑。许多流传至今的鬼怪传说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宗教活动基本均诞生于那个时期。例如现在日本的传统节日“撒豆节”,并源于平安时代皇家宫中继承了中国文化中的「驱魔仪式」,和日本神社寺院内用于驱邪习俗的「撒豆子」传统相互融合后的产物。而日本古籍中最早关于鬼吃人的记载,也是出自成书于平安时代初期,由奈良右京药师寺僧景戒所著的《日本灵异记》。

《鬼灭之刃》中的鬼始祖,最强之鬼鬼舞辻无惨

虽然《鬼灭之刃》的主线剧情是以人与鬼的仇恨恩怨之中进行,但作者吾峠呼世晴仍然对“鬼”的对立面“神”的存在做了各种巧妙地隐喻。例如主角 灶门炭治郎在去往 藤袭山参加进入鬼杀队的最终选拔之前,师傅 鳞泷左近次给予 他象征着稻荷神的狐狸面具用以辟邪免灾。而鳞泷左近次自己就一直带着在有关日本宗教文化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天狗”面具。还有炭治郎的父亲炭十郎跳着家族世代相传的“火神神乐舞”向火神大人祈愿平安。以及跟鬼舞辻无惨有着血缘关系的产屋敷一族在受诅咒后听取神主的建议,代代与神官氏族的女子结为联理,以避免血脉断绝。都是对应鬼的另一面神明的暗示。

*大正浪漫」,日本帝国 一个短暂的梦

“华族们在西洋装潢的大厅内偏偏起舞;二尺袖配袴 头上还系着蝴蝶结的女学生在教室中认真学习;在东京车站意气风发等待蒸汽机车的军人;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穿插着不少和服与洋服的混搭;穿西服的绅士和文豪们在喫茶店里文雅的争辩,女仆则优雅地递上鲜奶油咖啡...”

就算不懂何为大正浪漫」,关于日本也会有上述的片段残存于人们的记忆中。而那些,正是经典的 大正印象」。

相比45年明治的奋起勃发,和64年昭和的沧桑百转,夹在中间仅有14年的大正未免存在感稍弱。但这14年却是日本近代史上唯一充满了浪漫色彩的一段平稳繁荣的时期。虽然中间经历了米骚乱,两次护宪运动和关东大地震,但并未影响到那时日本帝国积极脱亚入欧的步伐。在当时世界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大量涌入的西洋文化,日本国用其独特的吸纳能力,创造出了一个和洋交融的奇潭。在《鬼灭之刃》里的大正时代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物的衣着和装束了。

《鬼灭之刃》中被东京浅草闹街的繁荣所震撼的灶门炭治郎

诚然大正风的服饰在动漫作品中的表现跟时代本身的状况还是颇有差别,但并不影响它给漫迷的第一印象。《鬼灭之刃》中鬼杀队的队服正是大正时期的潮流穿搭:诘襟+日式野袴+羽织/披风+木屐/草屐。其中主角炭治郎的羽织图案为“市松纹”。早在日本的古坟时代,市松纹就出现在埴轮(素陶器的总称)上。后来被用于寺院的染织品或家纹,冠以石畳、霰等称呼。到了江户时代,当时著名的歌舞伎演员佐野川市松钟情于这种白色和深蓝色相间的图案,一时间流行开来。这种图案也渐渐被称为市松市松格等。英语里对应的单词是Checkerboard,代指棋盘一般的格子图案。作为日本传统的纺织图案,市松纹的地位十分正统。东京奥运会的标志也是用组市松纹来体现的。

Cosplay灶门炭治郎的北野武导演和东京奥运会的图标

既然Cue到日本的服饰,那首先映入脑海的自然是「和服」。由于当时的男女社会地位并不平等,女子服饰的洋化程度远不及男性。但这并不能阻止大正时期的日本女子在打扮造型上积极融入西洋风格的前卫作风。最为典型的就是对于传统服饰和服的改造,在大正女子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日本近代的大文豪夏目漱石在其作品《我是猫》中有这么一段描述:“突然来了一位奇妙的客人,大约十七,八岁,趿拉着鞋拖着紫色的袴...”,这就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女式穿搭。为了穿上时髦的西式皮靴,大正女子采用了一种名为“矢絣袴”的新式和服。即上半身由矢絣(带箭鷿花纹的布料)的和式女装,下半身为明治时期出现的改制女袴。有了这种和洋兼备的新潮装束,大正女子自然可以不用再受限于不疾不徐的木屐,而是既可以快速走路又能保持优雅的西式皮靴了。有意思的是,在《鬼灭之刃》里唯一呈现出这方面的,竟然是鬼舞辻无惨在大正年间伪装成人类生活时所娶的人类妻子。由于上述的Fashion在大正时期仍属于贵族富豪家女孩的专利,因此,漫画中在大正时代经营着贸易公司的鬼舞辻无惨的媳妇自然适合代表大正时代时髦浪漫的日本女人。

(往下滑,还有)

在卖煤出身的乡下人炭治郎的衬托下

屑老板一家可谓modern范十足

另外,在一战时,欧美国家取消了紧身褡和长裙,清爽干练的风格也影响到了日本。日本校园内的女子服饰也在大正时代得到了洋化,在样式上逐渐形成了我们今日所熟悉的日式校园制服。而大正时代的年轻女性往往会在发饰佩戴蝴蝶结作为装饰,这种特色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即使放在今天也依旧火爆。

鬼杀队中穿搭最接近现代风格的栗花落香奈乎

在剧场版《无限列车》中,十二鬼月·下弦一 魇梦用血鬼术让全列车的乘客都陷入在自己创造的梦境中沉睡。 的概念,跟日本文化中特有的铁道情节于剧中奇妙的结合。蒸汽火车代表着日本自明治维新后 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农业国步入工业文明,梦则是作为当时亚洲唯一列强的日本在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后意图改变国际秩序,迈向伟大复兴般的大国战略。

“此次欧洲大战,对日本的国运发展乃大正年代之天佑。”这是1914年明治元老 井上馨向时任首相的大隈重信的建言。 一战的爆发为日本带来了千载一遇的利益扩张机会,日本以日英同盟为借口参战站队协约国一方,同时对华提出“二十一条”( 后在此基础上签订为《民四条约》),以确立了自己在东亚范围内的霸权。通过在中国设立交通金融机构,实施政治借款,强势对华输出产业投资以及趁着欧洲列强资源集中于本土军需无暇东顾之时,取代了西方在国际市场留下的产能真空。使日本一举从战前的借债国变成了债权国,和当时世界第一的丝织品生产国,经济空前繁荣。

但繁荣之下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深层次危机:

大量输入的外汇资本冲击了日本国内羸弱狭小的市场,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造成大量的消费品和房租价格飙升。寺内正毅内阁在未解决已有问题的情况下,为扩大霸权参与列强武装干涉俄国的行动,以出兵西伯利亚为由几乎买空了国内市场的大米,并引来各大米商的投机坐地起价,引发了波及全国的1918米骚动。

随着一战结束,欧洲市场恢复,造成日本国内大量战时生产的产品滞销,叠加关东大地震对社会心理的冲击,致使经济泡沫破灭,股市暴跌,累积多年的不良债权问题等集中爆发,造成大萧条和金融恐慌(虽然问题爆发在昭和初期,但祸根早已在大正时期埋下)。

虽然通过两次民主护宪运动成功打破了藩阀对政治的垄断,但宪政之常道仍是在明治宪政的框架下建立的,藩阀通过对陆军,海军,枢密院等掌控依旧享有巨大的政治力量,介入政党内阁运作频繁制造政治对立。

基于以上三点,伴随着政治上的派阀内斗和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乱。因此当时已经代替病重的大正天皇理政的皇子裕仁,跟同样不满萨长垄断的非主流少壮派军官集团巧妙地站在了同一条船上,为之后的昭和时代走向军国主义埋下伏笔。”

因此,表面看似繁华,浪漫和自由的大正时代,在历史中的路径却是在各种暗藏的危机之中滑向法西斯的深渊。也许在《无限列车》中,炭治郎通过在梦境中自尽的方式来破解魇梦的血鬼术重回现实。寓意着短暂而又绚烂的大正时代,对于日本帝国而言,只是一个镜花水月般美丽的

《鬼灭之刃》中的十二鬼月·下弦壹魇梦

*新旧时代碰撞下摇曳的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成型于江户幕府时期,德川家为巩固其统治,所推行的由神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相结合稳定武士阶层伦常的武家法规。明治维新后,通过版籍奉还政策废除了身份等级制度,武士阶层自此消亡。但武士道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范式和哲学符号,已深深根植在日本国民的血液中,化为纵贯列岛的国风,至今仍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

严格来说在《鬼灭之刃》里,真正意义上的武士只有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鬼灭最强战力 继国缘一与其兄 继国岩胜十二鬼月·上弦壹黑死牟)。但以武士原型而创作的鬼杀队,一样处处体现着武士道的精神内涵。

如上图所示,在第22集的柱合会议里,鳞泷左近次在给主公产屋敷耀哉的信中表示:如果炭治郎变成鬼的妹妹祢豆子发生了吃人现象,自己愿与两个弟子切腹谢罪。正是新渡户稻造在其《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一书所总结:对武士而言。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切腹谢罪乃尽责之方式。《鬼灭之刃》中,炭治郎所背负着的,正是希望将唯一的亲人,变成鬼但未吃人的妹妹祢豆子重新变回人类的愿望,并带着这个愿望加入以剿灭鬼舞辻无惨和其手下诸鬼为目标,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鬼杀队。

而《无限列车》的后半段正是在融入武士道精神后完成的主旨升华,也是整部漫画的第一个高潮。主人公炎柱· 炼狱杏寿郎在面对十二鬼月·上弦叁 猗窝座,对对方提出通过变成鬼后获得永生,增进武艺邀请的断然拒绝。回应道:无论生老病死,都是人类这种脆弱生物的美好,正因会老去,会消逝,人类的生命才会显得如此可爱而高贵。不允许猗窝座侮辱被他视作弱者的炭治郎,并表示自己绝不会变成鬼。这是以「叶隐」思想里向死而生的精神追求为侧重点,启发对生命的思考。

(往下滑,还有)

《鬼灭之刃》中所有的鬼,同时也是陷于绝望和执念迷宫而丧失人格的人。这部作品优秀之处在于并未一味的批评鬼的邪恶,而是巧妙的在其加入了对人性的挣扎,使故事没有走向正邪两极化而显得空洞。《无限列车》的结尾,身负重伤的炼狱杏寿郎没有违背对母亲的承诺,不论赞赏他人格的猗窝座如何劝说堕落成鬼的“美好”,抵死不从,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坚守的信条。成功保护了列车上两百多人的生命,用自己的死成就他人的新生。是对武士道精神的完美阐述。

《无限列车》的最后,炭治郎哭泣着向逃避太阳光芒而遁入黑暗的猗窝座发出撕心裂肺半的怒喊,和对杏寿郎尊严的维护。以及杏寿郎在弥留之际对主角团们成长的认可和期许,跟得到母亲灵魂的肯定。是对武士道精神内:“ 、勇、仁、诚、仁、名、忠、克”的扩展和‘纵使升命已逝,信念长存’,超脱了生死束缚的传承。

*END

希望飞碟社赶快出《鬼灭之刃》第二季。Respect

标签组:[灭鬼之刃] [大正浪漫] [大正时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1408.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