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印度13亿人,参加奥运会100多年,为何只获得了9枚金牌?

发表于话题:印度首枚奥运田径金牌得主回国 东京奥运会
发布时间:2021-08-10


在今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上,印度出现了一个有点尴尬的情况。截至8月5日,印度只获得了1枚银牌、2枚铜牌,位居奖牌榜第65位。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第2人口大国,总人口达到了13.8亿人。但印度参与奥运会120多年来,仅仅获得了包括9枚金牌在内的28枚奖牌。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下截至目前的奖牌榜情况。我国目前获得了32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总计70枚金牌,稳居奖牌榜第一位。在此,向所有的奥运健儿们致敬。

截至8月5日,印度的成绩单就很有意思了,印度获得了1枚银牌、2枚铜牌,总计3枚奖牌,位居奖牌榜第65位。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第6经济大国。目前,印度的总人口达到了13.8亿人,稳居世界第二位,而且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19年,印度的GDP总量超越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5经济大国。


不过在2020年,又被英国反超,成为了世界第6经济大国。2020年,印度的GDP总量为2.62万亿美元左右,略高于法国,略低于英国。当然,与前三名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悬殊的。从印度的人口总量来说,接近14亿人的总人口,说明印度并不缺人。但在历年奥运会上,印度的表现很一般。从1900年以来,120余年时间里,印度总计获得了9枚金牌在内的28枚奖牌。

请注意,这是印度120余年来的总成绩,大体上来说,还不如一个体育强国一次奥运会的成绩。从17世纪中期开始,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从1900年开始,英属印度就已经开始参加奥运会了。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继续参加各种体育赛事。一般来说,印度会派遣几十名运动员参加历届奥运会。这次东京奥运会,印度一口气派遣了120名运动员。


一个问题出现了,印度是人口大国,为何不是体育大国呢?其实,这与印度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在印度120余年获得的9枚金牌中,其中的8枚都来自于曲棍球项目。换而言之,印度在跳水、田径、各种球类等各方面的项目,并不擅长。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在印度国内最流行的体育项目是板球。从婆罗门、刹帝利,到最基础的首陀罗,都喜欢观看板球。为了生活,很多印度青壮年都从事板球比赛。通过统计,印度全国的板球球迷超过了7亿人,占了印度总人口的58%左右。既然是有这么多的受众群体,各地的青壮年,自然优先参加各种板球队,从而获得比较高的收入。


但是,板球不属于奥运会项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第二,印度虽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第六经济大国。但人口基数太大,数据平均以后,并不算高。尤其是人均经济水平,2020年,被邻居孟加拉国所超越。由于经济基础有限,印度在体育设施、体育项目、体育资金投入上都是严重不足的。例如一些印度中小城市或者中小学校,根本没有像样的体育设施。

早在1972年,一些媒体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为何印度5亿多人口,却拿不到一枚金牌呢?”其实,很多奥运项目对资金投入的需求非常大,例如射击、马术等等,需要长期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对于这些项目,印度各个邦基本上都做不到。2008年,印度运动员宾德拉获得了一枚奥运会金牌。这是1980年以来,印度获得的第一名奥运会金牌。


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宾德拉出生于富豪家庭,宾德拉在德国接受了系统化的射击训练。宾德拉的射击场地,是其父亲自己出资修建的,因为当地城市没有射击场地。不得不说,资金不足的问题很明显,资金和气候的相互制约,使得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印度每年都有雨季和旱季,而且非常漫长。众所周知,跳水、体操等很多项目,都需要在室内训练,就无法在室外进行。但印度的设施不足、资金有限,造成了很多地方只能在室外训练,或者简易条件下训练。训练的水平和质量,已经出现了大打折扣。例如跳水,对于场地和水质的要求都非常高,在这方面,印度明显是短板。

根据


印度拥有接近14亿的总人口,“好苗子”还是不少的。但在印度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好苗子无法显现,发挥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各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造成了印度在体育方面的明显滞后。关于印度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标签组:[奥运会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1519.html

相关阅读

权臣之殇:孙权逼死陆逊背后的权力逻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标志着孙吴政权进入鼎盛期。然而,这位开创江东基业的帝王却在晚年亲手摧毁了最倚重的股肱之臣——陆逊。公元245年,当63岁的陆逊在接二连三的斥责中郁愤而终时,这...

2025-11-03

麦城突围:关羽未选择杀身成仁的三重历史逻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当关羽率三百残部退守麦城时,这位威震华夏的"万人敌"面临人生最艰难的抉择。在粮草断绝、援军无望的绝境下,他选择率部突围而非自刎殉节,这一选择背后折射出东汉末年独特的政治生态...

2025-11-03

NCT WISH将于今日​正式开启首场个人巡回演唱会的华丽篇章

此次巡演名为“NCT WISH 1st CONCERT TOUR ‘INTO THE WISH : Our WISH’,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仁川永宗岛In...

2025-11-03

长坂坡之谜:曹营名将集体沉默的战场逻辑

建安十三年(208年)的当阳长坂坡,成为三国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战场之一。当赵云单骑冲入曹军阵中,七进七出斩杀五十余将时,曹营五子良将、八虎骑等顶尖武将却集体沉默。这种反常现象背后,实则是战场形势、军事...

2025-11-03

历史的褶皱:关羽降曹事件中的忠义与政治博弈

建安五年(200年)的白马之围,成为三国史上最具争议的战场之一。当关羽单骑冲入袁绍军阵,斩杀颜良的瞬间,不仅改写了官渡之战的进程,更在千年后引发关于"降曹"与"忠汉"的激烈争论。通过《三国志》等正史的...

2025-11-03

古代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

古代草菅人命,以帝王为尊,便衍生了一项可怕的制度:帝王死后,大部分的妃子要被殉葬。殉葬制度主要在汉朝之前;明朝朱元璋恢复,中期废除;清初恢复,中期废除。妃子们当然不愿意,有些甚至拼死挣扎,那么对待那些...

2025-11-03

袍泽与君臣:刘备与关羽关系的真实图景

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刘备与关羽的关系远非《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简单兄弟情谊所能概括。通过正史记载与历史细节的交织,可还原这对君臣关系的复杂本质:既包含生死与共的袍泽之谊,又暗含权力结构的微妙...

2025-11-03

未来的太阳系会被建设成什么样

航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的太阳系会被建设成什么样?人类探索的动力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恒星系,包括8颗大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以及目前能够观测到的5颗矮行星和难以计数的小行星,以及其他天体。这些天体围...

2025-11-03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

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李世民以“贞观之治”被奉为明君典范,朱棣...

2025-11-03

古代妃子殉葬是活埋吗

古代陪葬的妃子们,是活人陪葬,还是先死后葬?在很多历史剧中,我们都会看到陪葬的场面。陪葬是一项古老而神秘的制度,君主死前心有不甘,拉几个生前一同生活的女人和下人一同共赴黄泉,在路上也有个伴,不至于太寂...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