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恐怖真实民间故事大全(十大流传民间鬼故事)

发表于话题:民间真实老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清末时有一位名叫俞樾的大学者,晚年时他曾写过一本笔记小说《右台仙馆笔记》,里面所记都是当时各地的一些奇闻怪谈,所谓 《搜神》、《述异》之类 ,不过里面的内容却也不全都是荒诞不经,捕风捉影的事情,而是掺杂着一些真实的案件的,不过这些案件在传播过程中,又肯定会多多少少受到人为的改编,所以最初的情况是怎样的我们并不得而知,只能通过俞樾老先生的笔记得以一窥时值晚清末世的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以及在这些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当时的人的奇异心理。

1.焚婴

这是一位从宁波来的友人向俞樾所讲述的。据他说,在他们那里,发生了一件焚死女婴的事情。有一人先在空地上堆满了木柴,之后将一名女婴放到了上面,之后点燃了那堆木柴,烈火很快熊熊燃烧起来。柴上的女婴开始时拼命地啼哭,继而奋力地挣扎,但没过一会儿便被烧成了焦炭,连人的形状都看不出了。之后那人又将女婴绑在一块石头上扔到了江里。当时有几百人在围观,没有不叹息的。

有人问那人为什么要这么干,那人回答说他家中之前已经生过了两个女儿,都被他溺死了,可如今生下来又是女孩,(再溺死恐怕不管用)所以便用火烧死她,希望她的魂魄知道害怕,不敢再到他家来了。

这虽然不是一个鬼故事,但我觉得这很快就要变成一个鬼故事了。

俞樾老先生评价道:嗟乎!溺女已为敝俗,乃更以一炬了之。赤子何辜,惨罹王莽焚如之刑,为民牧者如何不为之厉禁也!

2.金刚禅

扬州东乡十里田有一个护苗人,夜里就住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一夜,他忽然远远望见二里之外的河边土地庙前有团火光,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忽明忽暗,心里起疑,便叫上几个壮汉一起拿上家伙去一探究竟。

等走过去,发现那里只有一个僧人席地而坐,旁边支着一个砂锅,正在煮东西。众人询问他的来历,僧人答道:“我朝拜完南海观音回来,路过这里时肚子饿了,所以煮东西吃。”众人一见没什么异常,正要回去,忽然一人开玩笑问僧人:“你这和尚不会在吃肉吧?”说着就掀开了盖子。之后愕然发现砂锅内所煮的竟然是两个未足月的婴儿胚胎。

众人一见大惊,争先恐后用手中的棍棒去打那僧人,僧人扑倒在地,喟叹道:“我的气数尽了,凡修炼金刚禅的人,必须须吃掉三十六个男胎,才能炼成大道,我只吃了七个,就遇到了你们,这是我自己福薄,快杀了我吧,不必多说了!”众人群情激愤,很快便将僧人活活打死了,之后将他的尸体扔去了河里。

这事初看会觉得那和尚很吓人,为了修炼邪法不惜吞吃婴儿,但是仔细想想,此事从头到尾都只有那群护苗人的证词,而那僧人别说没有自白的机会,就是连尸体都找不到了,所以,这事究竟是恶僧自作孽终受报应了呢,还是一群人欺辱一个游方僧人,将其活活打死之后又故意编出了这出骇人听闻的故事呢?真相永远不得而知了。

3.毛氏婢

咸宁毛家有一个婢女,年纪十三四岁,其家主母担心失火,平时防范很严,就算天气寒冷也不许下人靠近炉火。一天傍晚,忽然举家都闻到一股恶臭,就像是火在烤东西一样,不多时就连邻居家也闻到了,纷纷上门来问是怎么回事。主母于是便喊那个婢女,但此时却发现她居然失踪了。

众人一通寻找,很快在一间空房子找到了她,只见她双脚踏在铜火炉上,倚着门站着,喊她却不答应,走近一看,已经死了。有人上前碰了碰她,她的身体竟随手化为了灰烬,只剩下两脚踏在铜炉上,没有化掉。地上流了满地的膏油(就不要问是什么了……),(可见火势之猛)可是房间里却一件东西都没有受到波及,就连婢女所倚靠着的门都没有烧灼过的痕迹。

俞樾评论道:奇异呀!若说火是从炉中而起,那应该先烧她的脚,为何这婢女却偏偏只剩下脚没有化呢?有人怀疑这是佛家的戒火自焚,可是她就是一个下人丫头,平时没有显出一点跟他人不同的地方,而且其死状可谓惨极,戒火自焚也不会是这样。又有人怀疑这婢女之前必是先喝醉了酒,外部的火气一烤,引动了内火,以至于自己燃烧起来。这个还有几分道理,可是五脏六腑都被焚烧,筋骨都化为了灰烬,其疼痛肯定是到极点了,却为何还能纹丝不动地站立着呢?这真是没法解释了。

而在第六卷里,俞樾老先生又提到一个案例,其文道——

金华府城外有某氏妇人,孀居。同治壬申年正月望日(时间精确至此),村中正在演戏,妇人家里人都去看戏了,只有妇人自己没去。到了二更天时,妇人的小叔子先回来了,喊妇人却没人答应。小叔子便透过窗缝往屋子里看,只见房中昏黑一片,只有妇人床前有一道绿色的火焰,如同要燃尽时的烛火一样。

小叔子以为是失火了,便破门而入,点亮烛火一照,发现妇人独自坐在椅子上,自膝盖以上皆焦黑如炭,只有嘴角附近没有烧焦,其臭味让人无法接近。脚下有一火炉,可是炉中的火早就熄灭了,而且妇人所穿的鞋袜都没有被烧焦,显然并非是炉中失火之故。

这事我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只能说或许这两件事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偏差,以至于传成了这样子,至于为什么和欧美的一些传说如此相似,那我就无能为力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406266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组:[历史] [古文字学] [俞樾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260.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