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民间真实故事之——禁地之门_太爷

发表于话题:民间真实老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原标题:民间真实故事之——禁地之门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1938年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是我一个好朋友的太爷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他们家祖籍在延庆,说起延庆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对,没错!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延庆区”。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来自现在的北京市延庆区!

延庆区的前身是永乐十二年至民国二年之间,一直称为“延庆州”,民国二年后废州立县,更名为“延庆县”,当时延庆县是隶属于“察哈尔省”,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察哈尔这个省,察哈尔省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废除了,原省会旧址就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万全区”。

注:图片来自网络

他的太爷是一个研习修炼民间道法的人,天资聪慧,对道教古老而又神秘文化有着浓烈的兴趣,在专研学习方面也特别有天赋,悟性极高,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经常给邻里摆阵做法驱邪之类的。

我的这个朋友如今已经是不惑之年了,听他说,在他爷爷少年的时候,就看着他太爷给村里人开坛做法事,名声在外的民间道长,四里八乡找他太爷的人每天都很多,日子过的也算是当年的小康家庭。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北平后的1938年,当时的延庆县也是被日军扫荡过无数次的地方,有些偏远的小村庄驻扎着的日伪军并不多,只是偶尔去扫荡一下,抓一些劳工修筑碉堡地沟。

有一次日军去了他们隔壁村上扫荡,抢粮食、抢吃的、抓村里的男人做劳工,有些反抗的人就被活活打死!消息很快传到他们村里了,人心惶惶的家家户户都做准备,跑的跑,藏的藏,有些年迈的老人就死守着家里哪里都不去。

就在日军快要到他们村里的时候,他的太爷就安排家里的人藏到磨盘下面,磨盘下面是用石头砌的一圈底座,中间是空的,向下挖了好几米深,地上侧边有一个厚厚的木板,打开后就可以下去了,可以藏七八个人,就是为了打仗的时候有个藏身之所,磨盘下面有几个小窟窿,用来通气还可以看到院子里。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自网络

他太爷等家人都下去之后,盖好木板,用碎土石将木板埋上,铺上一层柴火。他们家是一个三合院格局,院子很大,就看他太爷从屋里拿出个木箱,箱子里面有好多平时做法的法器。

只见他太爷手里拿着几个木楔子往地上钉出个图案,摆出个什么阵法,然后用红绳串联起来,嘴里还不停的念叨什么咒语。阵法摆好之后,到屋里拿出个水瓢,就是那种用葫芦切开的水瓢,舀了一瓢水放到阵法当中,从树上摘了两片叶子放到水瓢中,盘腿坐在地上掐着手指结念咒!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自网络

停下来后又从箱子里拿出一根洋钉和一小袋绿豆,先是把绿豆洒在法阵中,随后又把钉子插在两片树叶上,树叶瞬间就沉到瓢低。

他太爷拿起毛笔沾上朱砂,拿出一张空白的符纸,一边画符一边念咒,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三张符,一张贴在大门口,一张贴在正房门口,另一张贴在磨盘下面。

然后把瓢里的钉子拿出来,钉在进门口七步左右的位置,把瓢里的水向门外泼出去,把瓢拿到钉子上盖住。

又从箱子里拿出一团红线,剪开三段,一段围着大门口转了一圈搭在门板上,另一段横放在正房门槛上,还有一段他用手拿着在院子里转了几圈,然后扔到地上用脚踩剁了三下放到瓢把上。

一切都做完之后,他太爷拿了把凳子放到树下,就坐在那里等,过了十几分钟就听见日军进村扫荡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哭喊的声音,砸门的声音,狗叫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村里。

村里其他人家都是大门紧锁,就听日本兵开始砸门,而他太爷则是大门敞开,你想来就来的意思,一点都不虚日本人,过了会儿有四个日本兵从大门外向院里望了望,看到他太爷坐在树下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就想进来抓他走,刚进来没几步看到地上有个瓢,就走过去看,其他三个日本兵也跟了进来,几个人围着瓢看,不停的围着瓢转圈走。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自网络

转了几圈就看到几个人头晕恶心想吐,然后几个日本兵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再也没回来,过了一阵儿,日本兵都撤走了,他太爷走出大门一看,村里一片狼藉,到处是仍在地上的衣服,鞋子,还有散落一地的苞米粒。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心里也是不信,只是觉得像电影一样,后来他还把他太爷留下的古书给我看了,书都已经泛黄掉渣了,上面写的都是繁体字,还有当时他太爷用过的铃铛和罗盘。

时隔多年,回想起来依然像影视剧情一样,可现在早已物是人非了,留下的只有那些古老又神秘的文化延续至今。

标签组:[日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268.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