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百年发型图鉴,这款“郭富城头”你一定留过...

发表于话题:郭富城55分头发
发布时间:2021-05-10

鲁迅头20世纪20-30年代

“鲁迅头”也称“立式板寸”。关于鲁迅的头发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期间,到一家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邋遢便乱剪一通了事,鲁迅随手从口袋里抓了一把铜板塞给理发师,比应付金额多了很多。过了一个多月,鲁迅又去那家理发店理发。这次理发师特别细致周到,完事后鲁迅认真地数了钱,一个子儿不差地付了款。理发师忍不住问:"先生,这次怎么不多给些了?"鲁迅答道:“上次你胡乱地剪,我就胡乱地给;这次你认真地剪.,我当然就认真地给了!这也许是一个“鲁迅:我没说过"式的杜撰故事.但这个故事却像“立式板寸”式时租硬发型那样,反映了鲁迅刚直不阿的秉性。

黄埔头 20世纪20年代

黄埔军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发型五花八门,入学的第一条就是剪“黄埔头”。电视剧里的黄埔头英气十足,但现实中的黄埔头却没什么造型可言一一它是一种集体范式而非审美取向。理发兵简单粗暴地一手按住新兵的头,一手拿剃刀由前朝后直接刮。有学生回忆:“第一刀刮下来,我像是被人从天灵盖到后脑勺犁了一道沟,以后便逐渐麻木。”剃头时的疼痛,是黄埔军人入学的第一次也是永生难忘的记忆。

爱因斯坦头20世纪上半叶

很长一段时间里,爱因斯坦的“爆炸头”是怪诞科学家的形象代表。有研究称,爱因斯坦患有“蓬发综合征”(Uncombable HairSyndrome),得这种病的人头发干燥,容易卷曲,超难梳理。目前,全球大概有100名已知的蓬发综合征患者,但实际人数可能更多。据德国波恩大学的雷吉娜·G.贝茨教授介绍,人体中有三个影响头发的基因,分别是PADT3、TGM3和TCHH,三个基因中若有一个功能失常,头发的结构和稳定度就会收到影响——当然,这个病症、这个发型与智商并没有直接关系。

梦露头20世纪40-60年代

金色卷发与烈焰红唇是玛丽莲·梦露的两个icon。自从梦露的形象被艺术家安迪·霍沃尔用作波普文化的象征,梦露的金发就像可口可乐那样在美国乃至全球声名大噪。《金发女郎》作者乔安纳·皮特曼说:“玛丽莲·梦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位国际影星,她非常清楚自己秀发的魅力。她甚至拒绝和别的金发女郎出现在同一部影片中,一旦她发现合作的女演员也是金发,她一定会拒绝拍摄,直到另一位金发女郎把头发染成深色”几年前,美国朱利安拍卖行拍卖了梦露的两撮头发,估计数千美元的头发开拍后一路上扬,结果以7万美元成交。

赫本头20世纪50-60年代

“赫本头”指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与小黑裙造型搭配的盘发发型。与赫本本人一样,赫本头成为简约、高贵、冷艳的代名词,影响力绵延到当代,成为时下最重要的女性发型之一。中国的女星,如范冰冰、杨幂、章子怡、刘亦菲、林志玲等,都层梳过赫本头,但似乎都很难媲美赫本本尊的气质。

猫王头20世纪50-70年代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一生发型多变,其中以“The Quiff”最为经典,影响力直抵当下。所谓“The Quiff”又称“猫王头”,是一种两侧及后脑保留短发,头顶头发留长并向正后方梳齐的发型。猫王头是型男的象征,尼克·伍斯特和贝克汉姆都是这种发型的爱好者。1958年3月24日,普雷斯利正式加入美国陆军。新兵入伍要过的第一关就是理发,陆军新兵则要统一剃成“青皮”。一些粉丝为了让普雷斯利保留发型,甚至给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请求“刀下留发”,普雷斯利本人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留恋,潇洒地把一头经典的“The Quiff”剃个干净。

拖把头 20世纪60年代

“The Beatles”翻译成“披头士”而不是“甲壳虫”,成就了这支乐队在华语社会的独特形象——即便对他们的歌曲不熟悉,也会对他们的发型印象深刻。披头士的发型英文叫“Moptop”,意思是“拖把头”。这种盖住耳朵、留着齐刘海的发型此前一直为人们嘲笑,直到披头士乐队以此发型出现之后,在1964年到1966年期间广泛流行,引发全世界模仿热潮。以拖把头为造型的假发也十分流行,纽约的洛威尔玩具制造公司则是唯一得到授权制作冠名披头士假发的制造商。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的苏联,梳披头士发型的人会被视为极度叛逆,长辈会称他们为“长毛贼”,甚至会有警察逮捕他们,强迫其在警察局剪发。

郭富城头20世纪90年代

郭富城甩着头发、挥着手、配合热舞唱《对你爱不完》,是70后、80后重要的青春记忆。当年郭富城还没正式出道,某导演找他拍广告,面试时导演说“你的头发挺好,留住不要剪”。导演后来去了台湾办事,郭富城的头发就这么留了两个月。等导演回来,郭富城已是一头浓密中分秀发,“郭富城头”这一经典发型就此诞生。上世纪90年代初,郭富城到台湾发展,随后在大陆红到发紫,同时也让这一发量浓厚、中间分开、姿态潇洒的发型风靡全国各地。

凤梨头21世纪初

言承旭就是凤梨头的始祖。21世纪初《流星花园》火的一塌糊糊时,言承旭饰演的道明寺以戴着发箍的凤梨头迷倒不少少女。因此每一版《流星花园》对道明寺一角的首要要求,便是能hold住这个特立独行的凤梨头。最近窦靖童和吴亦凡都试图驾驭凤梨头,博得不少眼球——凤梨头最大的难度在于颜值要能打,不然在外人眼里只会变成一颗真凤梨。

小贝头21世纪初

贝克汉姆迄今留过无数发型,从刚出道时的金发分头,再到后来的平头和莫西干头,他每次变换发型都引起球迷甚至非球迷的热情追捧,与一张帅脸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时尚风向标。追捧“小贝头”的最高潮是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上,当时贝克汉姆正值球员生涯和颜值巅峰期,被曼联主教练费格森训斥不能留莫西干头之后,贝克汉姆留了一个“飞机头”取而代之,随后这种发型马上风靡世界,不少球迷都以清一色的发型向小贝“致敬”。

C罗头21世纪初

C罗和贝克汉姆称得上足球界的颜值双雄。跟小贝一样,C罗的发型也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大多不离“劲挺精神”的宗旨,走的是利落的硬汉风。C罗做发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量使用发胶。球评人张晓舟曾发表评论称:“C罗用强劲的发胶精心打理的发型,令全世界洗发水以及发胶品牌陷入了沉思。C罗再多进几个头球,国际足联就该研发该发胶的奥秘了,并且像当初国际乒联禁止中国球手使用某种球拍胶一样,禁止C罗用发胶。”据贴身盯防过C罗的后卫称,C罗身上有一股浓烈的香气,气味的来源很可能就是他头上浓厚的发胶。

杀马特21世纪初

欧美华丽摇滚影响了日本视觉系摇滚,而日本视觉系摇滚传到中国之后,却意外导致了杀马特发型的流行——不过滥觞与中国的杀马特却早于标准的视觉系、摇滚均无关系。2008年前后,杀马特突然席卷全国,成为中华流行文化史上最“土酷”的一段,很多当红明星都留有不堪回首的杀马特照。放眼泱泱县城,更是杀马特洗剪吹的根据地。有媒体想对客观地指出,“杀马特”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值得深思的青少年亚文化——它虽然前卫且粗疏,但忠实记录了中国一代非主流群体的思想路径和表达方式。

程序员头21世纪初

老段子了:月薪5万元的程序员,一身行头值4万元——其中格子衬衣100元、牛仔裤200元、鞋子699元,植发3.9万元。虽然不是每个程序员都会秃头,但秃头是程序员工作履历和强度的高贵象征,梦想着能够成为大科学家的程序员,都有渴望英年早秃的奇异梦想。传说程序员有8个等级——助理、初级、中级、高级、资深、专家、大师和不朽,对应发型是发际线越来越后、发量越来越少。不朽级的程序员,几乎只有双鬓后方尚存几根倔强的毛发,整个脑门散发着智慧金光和强者风范。

本文摘自新周刊《头发没了》配图来自网络 侵权即删

标签组:[郭富城] [鲁迅] [程序员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898.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