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不做“追光者”的《演技派》,凭什么让年轻演员趋之若鹜?

发表于话题:追光者剧组道歉
发布时间:2021-10-18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你们以后有任何问题,随时随地找张静初老师、张颂文老师、吴镇宇老师,他们已经把你们扛在肩膀上了。”

聚焦年轻演员的片场生存真人秀《演技派》今晚收官,在节目里明确表示有合适角色第一会考虑学员的发起人于正已经率先兑现承诺,多位表现优秀的演员顺利进入到欢娱影视新剧《拾光的秘密》拍摄——这并非什么裙带关系,而是通过节目里学员与外部竞争者同场试镜,在所有观众面前做出的选择。

而由学员出演拍摄的影视习作《紫禁城里的小食光》,也在《演技派》最后一期迎来大结局,从最初完全没有古装剧拍摄经验,到如今剧中的御厨张东官、景娴格格等角色跃然眼前,演员们的进步肉眼可见。“看这档综艺发现了好苗子,未来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合作起来,”有不少制片人感叹。

尽管是表演类真人秀,《演技派》更像是一场为期三个月的大型职场生存实验,优酷以及银河酷娱、欢娱影视希望通过把演员幕后培训、选角和推向市场的过程如实呈现给观众,以专业教学直通片场实践的模式,为年轻演员与市场接轨打开一扇门、点亮一盏灯。

以剧代练的“横漂”生活

与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

过去一年演员类综艺井喷,《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声临其境》等节目聚焦演员舞台呈现,《演员的品格》则把青年演员表演与品格培养作为重点。

在众多节目中,《演技派》跳脱常规思路“以剧代练”,以更接近职场综艺的模式向观众呈现演员从面试、见组、拍摄到走向市场的全流程,并通过《紫禁城里的小食光》让演员在实际拍摄影视剧中获得实践经验。

抛开大众印象中的光鲜亮丽,残酷的片场生存法则是年轻演员走向成熟所必须面对的磨砺与成长。《演技派》中的学员参与《紫禁城里的小食光》需要通过影视化考核选角竞争上岗,而拿到角色也并非高枕无忧。

正如于正所言,《紫禁城里的小食光》的剧情走向随演员表演而不断变化,这场戏表现好就会在下一集中加戏,表现不够出色则沦为背景甚至被编剧“写死”。赵天宇饰演的春寿就因为体态不够挺拔、表演做作而险遭淘汰,再次竞争上岗;就连拿到男女主剧本的周陆啦、王玉雯,也会因为对戏时化学反应不够、表演层次缺乏张力而戏份被删减。

在课程设置上,节目组将选角见组、影视化考核、体验生活等演员培养全流程打通,并引入真正的片方剧组根据角色试戏,《演技派》学员不止要内部竞争于正两部新戏的角色,还要面对外来所有想要试戏的演员一起同台pk。

这也是当下影视市场试戏时的真实情景:告别学院培养的空中楼阁,演员最终都要走向社会,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应对挑战,不断突破自我的表演局限。节目组甚至安排了影视习作公映的环节,让演员们第一时间获得观众的反馈,从而迅速提升进阶。

在节目观赏性上,观众以往对演员演技的鉴赏往往依赖于表演导师点评、周遭人的评价和主观感受,难免人云亦云。《演技派》另辟蹊径,以多位演员出演同一幕戏,飞行嘉宾表演示范以及影视化考核复盘等多重方式,来丰富观众对于表演鉴赏的认知。

比如多位男演员试镜《玉楼春》孙金阁的同一场戏,从观众视角能够看到不同演员对于角色的不同理解和处理,节目组分别设置了场内片方视角与场外导师和学员的围观视角,从不同角度来评判演员是否适合角色。

节目中随处可见的表演tips则帮助观众理解表演专业术语,从看热闹逐渐看懂门道。比如在进行《紫禁城里的小食光》每个单元阶段性复盘时,表演导师会针对性指出每位演员出色的表现或存在的问题,这时屏幕也会弹出相应提示辅助观众注意表演细节。

试戏环节,则以分镜等处理来体现学员在节目前后期表演的反差,配合表演导师的点评让观众加深对演技优劣的对比,比如用无实物表演还是以道具丰富人物性格,还原剧本还是突出个人特色,多版本演绎究竟能否呈现出明显差异,《演技派》通过多样化的释义手段,让表演鉴赏理论深入浅出。

节目之外,《演技派》还开设了知识付费节目《光影中的演技派》,通过表演导师张颂文解析电影,更加系统地帮助感兴趣的观众加深对表演的理解。过去在电影鉴赏中鲜少有专门的表演鉴赏课程,《演技派》在综艺衍生节目上的创新,不仅对大众起到表演知识科普的意义,也会反哺行业更加对演员演技的重视。

顶级配置服务于表演

《演技派》希望重塑演员的专业

“明明是一档表演类真人秀,我却看饿了怎么回事。”

作为《演技派》的“戏中戏”,《紫禁城里的小食光》以御厨张东官的视角见证宫墙内外的悲欢离合,以美食治愈人心。鲜少有观众知道,每集中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是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团队拍摄的,而剧情部分则采用《延禧攻略》的制作班底,角色佩戴的点翠、绒花都造价不菲。

以最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与顶级的服化道配置服务于表演,《演技派》对演员的要求同样苛刻。水戏、火戏、骑马、战争,14期节目下来,观众与《紫禁城里的小食光》的年轻演员们一起经历了影视剧拍摄的各种情景:穿帮镜头和打光不理想的地方要反复重来,救火要用真正的明火,水戏演员不用替身亲自上阵,连续熬大夜却还要打起精神,片场拍摄的不易,让更多观众对于演员这一职业有了新的理解。

而演员们并非只通过《紫禁城里的小食光》磨炼演技,戏外节目组通过剧本围读、信念感测试、反差表演、体验生活等多个环节来帮助演员提升进阶。

《演技派》第五集中,张颂文带着学员去医院和人才市场蹲点,让大家通过与素人接触丰富阅历,在察言观色间掌握塑造人物的细节;第七集则邀请李立群老师现场教学,针对年轻演员面部表情不够松弛,演不好死亡等特殊情节的问题,给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没有传统综艺里演员间的含蓄客套,表演老师们对于学员的点评坦诚而严格,《紫禁城里的小食光》做每次做阶段性复盘,演技夸张刻意、角色理解肤浅、表演千人一面等问题当众反馈,一些女演员因为吴镇宇不留情面的批评没少掉眼泪。

但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和无微不至的提点让大家进步飞速,在人情复杂的演艺圈,倾囊相授的师生情谊是限定产物,把自己过去选角的经验完全开放给学员更是难得。正如谢彬彬所言,“想到以后可能再也没有人这么直接跟我讲一些话的时候,就觉得有点难受。”

不仅几位表演导师,《演技派》还邀请了不同类型的飞行嘉宾来辅助学员拓展视野。在第七集中,香港影后惠英红谈到她由武打女星转型打开戏路的坎坷,黄圣依与年轻演员即兴搭戏,对于剧情强烈的信念感令人刮目相看。张智霖与袁咏仪夫妇通过《夫差》片段示范反差表演,白鹿、许凯、吴谨言以助演来帮助学员快速入戏,也让观众感受到表演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很多表演类综艺容易下结论或者比输赢,《演技派》却选择呈现出针锋相对的一面:在影视化习作公映时,观众与导师,甚至导师内部也会产生观点碰撞。没有绝对统一的教学理念,

而是从不同演员身上汲取所长,由模仿走向塑造个人特色,“不追光,去成为光”,是年轻演员通过《演技派》学到的重要一课。

从《演技派》走出的“演技派”:

更多机会有待把握

“我叫夏漫,是一名作家。”

一个月前,优酷首部多视角互动剧《当我醒来时》上线,几位主演王鹤润、昌隆、朱元冰和朱致灵均为《演技派》学员。悬疑剧情与多视角、多结局的互动剧特性对演员表演要求很高,需要根据观众不同选择做出相应的差异反映,而几位学员出色完成了表演,“这是朱元冰?”有粉丝看着剧中的技术宅男李伟惊呼,“口音有内味儿了!”

从产业角度,《演技派》不仅是一档提供大众娱乐和推介演员的综艺,而是试图打通年轻演员走向大众市场的路径,为行业输送优质人才。

在最后三期节目里,于正将两部戏《玉楼春》与《拾光的秘密》中8位角色的选角进行开放试镜,其中昌隆、姚彤、周陆啦、辣目洋子、朱致灵均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定角,郑湫泓与陆妍淇版的桃夭难分伯仲,于正只好让档期来决定结果。

从《演技派》走出的学员们,正在迈向真正演技派的道路上快步向前:周大为、黄馨瑶、姚童、昌隆、郑好均参与了《拾光的秘密》拍摄,王玉雯的《长安少年行》、赵天宇的《少爷与我的罗曼史》、张南的《传家》也均进入杀青或待播的阶段。经过《演技派》的历练,这批青年演员通过表演实践更快走向市场,在影视寒冬中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在杀青晚宴中,张颂文对学员们说,“我是一个走了很多年弯路的人,所以今天我看见你们的时候,很想快速地在这71天内,我们知道多少塞给你们多少。20年以后,你也告诉旁边的年轻人,当年我的老师曾经教过我什么。”

于正则建议年轻演员保持初心。每年给到自己一定时间去充电和生活。“当你演技不够扎实,当你太过忙碌,当你没有时间去好好研究剧本,当你演了一堆烂戏、赚了一堆钱之后,你很快又会失落的,因为又没有人找你(演戏)了。”

演员是需要传帮带的一门职业,《演技派》贵在纪录这一切,将资深演员、制片人和导演的经验以教学理论结合亲身实践,手把手地传递给年轻演员,将表演需要专业、敬业和坚持的价值观传递给观众。

而作为优酷综艺创新的尝试,《演技派》不仅在节目模式上同时满足行业观摩与大众娱乐的需求,也彻底打通专业教学、实战训练、市场接轨的产业链路,让一批未来的演技派从节目中脱颖而出,为影视行业输送新鲜血液,为青年演员打开了就业机会的大门。

对观众而言,《演技派》传递出的表演专业性与演员敬业态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以往人们对于演艺圈难免存在流量至上、八卦满天飞的刻板印象,从节目中走出的一众优秀年轻演员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表演的魅力,同样也对中国影视人才的薪火传承充满希望。《演技派》杀青,但一批未来的演技派们正走在路上。

标签组:[影视] [演员] [电影] [张颂文] [演技派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9402.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