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同为医疗剧精英,王珞丹比白百何差在哪儿?中国职场剧真没救了?

发表于话题:#白百何戏里遭受职场骚扰
发布时间:2021-10-26

备受关注的都市医疗题材剧《急诊科医生》播出过半,收视率也是一直稳居第一,虽然半路受到争议不断的《猎场》截胡,但是依然无法阻挡观众对该医疗剧的钟爱。


该剧能够赢得收视第一,也是有一定含金量的。导演郑晓龙,指导过脍炙人口且颇受好评的《金婚》、《甄嬛传》、《红高粱》等口碑热播剧。主演张嘉译近年势头猛烈,刚刚从零差评的《白鹿原》转战归来,还有江珊的无可挑剔,以及王珞丹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演员领衔主演,同时还有很多新鲜的年轻面孔加盟,又是近几年大热的医疗剧,于是,剧中的人物和剧情被拿来比较就在所难免。

首先就是剧情的对比,无论是人物设定、故事背景、感情和情感纠葛以及贯穿始终的医疗“黑幕冤案”,都和年中热播的《外科风云》极其类似。


其次,是关于主演的对比,除了张嘉译和靳东的对比之外,最受人关注的就是连长相和人设都极其相似的王珞丹和白百何的对比。

同样的都市医疗题材剧,同样的海归背景拥有精湛技艺的年轻医生,同样的趾高气扬和敬业爱岗,同样的与男主角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

一切仿佛都是没有约定的撞车,一切又似乎是注定了无法回避的碰撞。王珞丹和白百何又再一次拿来被比较评说,但是,纵观两部剧中的表现,抛开白百何的私生活不论,她依然在同样的设定中已然超越了王珞丹的演绎。


倒不是先入为主的理念形成第一印象,而是同样的出场方式,王珞丹满脸写着:我最厉害,我最牛逼!但是在专业能力和敬业态度上,却丝毫没有演绎出海归精英医生的样子,只是动不动就拽英文的姿态,让人倍生反感。

现在的电视剧中有一个奇怪而幼稚的现象,想要表现海归的优秀和优越感,就会让他们在无论和谁的对话中都会一句中文中夹杂一个蹩脚的英语单词,其实这些单词综合起来无非就是一个国内初中生都会说的敬语、动词、情绪表达和形容词而已。

至于整句整段的英文却丝毫不会。你说你明明生活到了中国普通话的大环境中,却非要拽几句大家都听得懂的英文寻找自我优越感,这又是何苦呢!

首先,这个锅其实并不能让演员来背,最该背锅的应该是编剧。

对于类似医疗剧一样的职场剧来说,拍摄者和观众总是希望从中看到所谓的专业,这样才觉得这是一部合格的电视剧,但是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偏偏最缺失的又是专业精神,就更谈不上匠人精神了。


于是,关于医疗剧手术不专业、治疗方法太业余,以及洗手姿势不对、拿刀拿反了、病人没有交钱就开始手术了等等细枝末节都成为了讨论的重点,从而淡化了最重要的剧情和价值观讨论。如果想看专业可以去看医疗纪录片啊。电视剧只是在传达一种普世的正确价值观而已,他们没有教你专业的责任,更何况你听说过哪个医科大学的学生是看几部电视剧学习医疗知识和做手术的?

当然,《急诊科医生》和《外科风云》都有对于医生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的讨论和演绎,但是,白百何的演绎完全是融入其中,毫无违和感,从每一台手术中的演绎,都能够看到她的演绎的确高于王珞丹。也许除了训练有素之外,那就是气场了。


其实,王珞丹相比白百何的精英医生角色演绎,是缺少一种气场的。这种气场不是动不动就拽英文,也不是对病人多么呵护和一言不合就垫付医药费和“我负责”的自以为是,而是对于医生与病人换位思考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剧透中说王珞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曾经去北京某大型医院见习数月,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演员去体验生活本来就是应该的,这也值得拿来炫耀吗?如果炫耀了,但是剧中又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而国内多数编剧,尤其是中年一代的女编剧,最典型的就是六六在编写职业剧《女不强大天不容》的时候,宣传稿中写的是她曾经好几个月到报社亲自参与全程工作,也了解了报社所有工作的流程,主演海清也深入某报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实地采访演练。

但是该剧播出后,却引来媒体记者的一片质疑。包括采访、选题策划、记者经历、老师带新人、广告部经营都与真实的报社运营存在很大的偏差。

而最终该剧也朝着两男一女的了恋爱狗血剧情发展,尤其是海清扮演的实习大学生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全国性质的“优秀稿件奖”和“优秀记者”,同时一路开挂就坐上了报社社长的职位,简直是不敢相信也不敢想象。一个从大学毕业在报社实习的记者就算辛辛苦苦干十几年也极少会有这样的际遇和命运。

回到医疗剧来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但是正如张嘉译在剧中说的,医生也不是神,但是他们又是神,当他们把一个个病人从死神那里拯救回来的时候,他们就是病人心目中的神。


这种于无声处感动人的细腻和专业才是最让人感动的。而王珞丹身上那种太过于表现的热忱、专业和敬业,反而让她的高大精英形象不是那么完美。

一个再完美的人都是有性格缺陷的,这一点,在《外科风云》中的白百何就演绎的非常好。她医术精湛,但是脾气暴躁;她体谅患者,但是又因为患者的无知而指责教训;她富有同情心,但是又不滥用同情。

再次说到爱情,国产剧还有一个很大的槽点:无论什么题材,都能变成爱情剧。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但是大多数国产职场剧的确都不是讲职场的,而是用来谈情说爱的。

最常见的爱情就是所有男配角都深爱着女主角,女主角又总是利用他们之后投入男主角的怀抱,所有女配角又都爱着男主角而深恶痛绝地恨着女主角,最后,所有的男配角都甘愿为女主角牺牲,所有的女配角都被女主角升级打怪般的干掉。


这样的爱情已然成为一种套路。医疗剧的爱情尽管相对好一些,因为牵涉到职场恋爱法则,那就是女主角和前男友或者男主角和前妻分开或离婚后,女主角又总是能够和男主角纠缠到一起爱恨情仇。


《外科风云》中的靳东和白百何看起来还算年龄相当的一对,虽然白百何和前男友分手了,但是也算是重新恋爱投入一段爱情。而《急诊科医生》中的爱情却是刻意为之。张嘉译一出场就是已经离婚的中年抢手大叔,而王珞丹一出场就被医院的小白医生无限殷勤地期盼垂爱,但是,王珞丹必然会最终和这个抢手大叔恋到一起。

这样的爱情很是让正常人匪夷所思,为什么影视剧中的爱情都是不对称的虐恋,而不能和年龄相当的一对好好地谈一场恋爱,最好是淡化爱情?

于是,剧情不够,就用虐恋来凑。反而淡化了本来逐渐走向精良的剧情,观众因为接受不了那种虐来虐去的非正常恋爱而纷纷吐槽。

职场剧写的最好的日韩暂且不论,就拿中国香港来说,香港有名的电视剧编剧,很多都参与过金庸剧的改编创作。金庸剧的一个特点就是情节强烈、戏剧冲突复杂。香港的很多警匪剧都是强情节剧,比如《使徒行者》、剧版《无间道》、《金枝欲孽》等等。

整体上,香港的电视剧编剧在戏剧结构、节奏、悬疑、反转等技术上,整体上普遍要比大陆编剧要娴熟。


香港之所以有众多优秀的职场剧,一方面是因为编剧的职业素质和深入所创作职场的经历,故事来源于生活和真正的职场;另一方则是由于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大陆编剧是很难写出《大时代》《创世纪》这种高水平的商战剧。

而大陆也有一部分优秀的擅长写强情节剧的编剧,譬如《新结婚时代》编剧王海鸰、《潜伏》编剧姜伟、《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他们之所以有名,不仅仅是因为编剧,更重要的他们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导演,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生活、社会经验积累。

当然,国内也有一些很有名的编剧能够深入生活,最顶尖的编剧之一高满堂,在剧本写作前,都会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生活基础雄厚,剧本扎实,但是他最好的作品又是年代剧,往往在都市职场剧中的编剧又总是缺乏真正的经验和生活经历。


一方面是如王珞丹一样单薄的角色和缺乏生活历练,尤其是真正职场经历的明星总想演绎出真正的精英样子,就愈发显得可笑;一方面,那些闭门造车的编剧又更加理想化的推波助澜,让想象出来的剧情在即使如郑晓龙这样的大师强调专业的急拉硬拽中也容易跑偏轨道而饱受诟病。

标签组:[电视剧] [影视] [内地电视剧] [香港] [医疗] [爱情] [编剧] [王珞丹] [外科风云] [急诊科医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491.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