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冬奥会火炬传递故事短片《冰雪之约》在京首映

发表于话题:易烊千玺谷爱凌冬奥火炬短片
发布时间:2021-10-27

冬奥会火炬传递故事短片《冰雪之约》在京首映

 10月2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故事短片《冰雪之约》在京首映并于全网发布。该片由著名导演丁晟执导,青年演员易烊千玺与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主演,在奥运之火再次拥抱北京之际,用影像点燃全民冰雪热情。

《冰雪之约》全球首映式暨创作分享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隆重举行。活动由电影频道主持人郭玮主持,导演丁晟携摄影指导丁豫、美术指导冯力刚、作曲捞仔等主创登台畅谈创作感悟,主演谷爱凌透过视频连线送上冬奥祝福。

短片《冰雪之约》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指导,阿里巴巴集团出品,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监制,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宁波功到影业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电影水准呈现风格短片

六地实拍打磨《冰雪之约》

火光照射下,由易烊千玺饰演的探险少年燃亮天山岩洞中的史前滑雪岩画,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追光之旅,与在冰雪世界中重逢的滑雪少女谷爱凌体验冰雪运动之乐,最终共同奔赴北京2022年冬奥之约……

“接到这个任务非常光荣,有一种使命感。”回忆《冰雪之约》创作初衷,身在首映式现场的导演丁晟仍感振奋。以纯净冰雪与炙热火种交汇的“色彩与温度”为意向,透过冰、雪、火三重元素的自然融合,短片用电影质感十足的影像,传递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独特理解。

纯实拍,传深情。为呈现自然状态下的冰雪之爱,片中所有壮阔场景都在中国冰雪大地实地拍摄。2021年初,由丁晟领衔的创作团队前后奔赴新疆阿勒泰及喀纳斯地区、吉林省长春市及吉林市、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与北京慕田峪长城,在最低体感温度达零下42摄氏度的严寒条件下,捕捉广袤天地间属于冰雪的纯净与永恒之美。

实景拍摄地新疆阿勒泰也是我国最冰雪运动的起源地。2005年,科考队员在阿勒泰汗德尕特乡的山涧洞穴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古阿勒泰人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狩猎的岩画。易烊千玺照亮的壁画,记载了前人体验冰雪魅力最初的故事。

“团队付出的辛苦,一点不亚于任何一部电影作品,我们也觉得必须达到一个最好的水平,才能兑现所有热爱冰雪运动朋友的期待。”据丁晟及其余到场主创介绍,短片中呈现的七个冰雪运动项目均为纯外景展现,团队在自然条件下制造冰面、摄制马群、捕捉日出,成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冻伤,只为真实塑造冰雪运动的纯粹、自然之美。

追逐光明的冰雪爱好者,和冰雪运动员一道陶醉于大自然之中,这场串联景观、运动和情感的传奇旅途,既是约会也是约定。透过视频连线,全力备战冬奥中的谷爱凌也向现场发来问候。正在瑞士训练的她在感谢摄制团队之余,直言这部短片给了自己一个了解冰雪运动艺术感的机会,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机会表达自我、打破界限,期待在中国的雪坡上认识更多朋友,与更多人分享冰雪运动之美。

奥运火种点亮追光之旅

各届嘉宾畅议“赴约”感悟

从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到如今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与奥运早已紧密联结。目前,北京冬奥会火种已然抵京。历届奥运火种采集、传递,以及此次冬奥火种从雅典传至北京的过程,也以影像形式在活动现场呈现,为《冰雪之约》的首映营造出热烈的仪式感。

活动现场,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赞扬丁晟导演团队用书写历史的态度记录下了当代中国的大美景色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将冰雪运动及奥运精神的至真至爱完美表达,让该片成为有价值的冬奥遗产。她也祝福《冰雪之约》能够伴随冬奥脚步走向世界,真正走进每一位热爱冰雪运动的人们的心中。

自20日发布预告短片起,《冰雪之约》便在全网收获广泛关注,社会也对全片的发布充满期待。预告视频被百余家主流媒体转载,“易烊千玺谷爱凌冬奥火炬短片”等话题也迅速登上微博、抖音等平台热搜高位。首映过后,兼具奥运热情与艺术质感的成片,更获得到场各界嘉宾代表的齐齐点赞。

短片映后,来自电影、文化、体育等行业的数十位代表登台与众主创展开交流,共赴这场中华民族与奥林匹克的冰雪之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用“精彩、非凡、卓越”六个字传递观后的感动心情。透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专业解析,他指出青春激情洋溢的短片应和着“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为青年出发的奥运宣言,用浓郁的文化氛围与历史深度传递着青年对美的追求,令个体对爱的表达上升为三亿人对冰雪运动的大爱。

两张青春面容之外,片中压轴出场的火炬将短片带入高潮。高举的火炬,是漫天白雪与蜿蜒长城中的一抹亮红,在易烊千玺和谷爱凌的手中灼灼燃烧,诠释着运动的激情与希望。

作为短片的出品方,也是北京冬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方,阿里将科技与人文融入火炬外观。活动现场,火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感叹短片与自己团队设计的飞扬火炬有很多共通之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智慧,都在设计与拍摄的自然美感中得以展现。

这场冰雪火交融的冬奥之约,获得了到场学者与影评人的认可。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观后意犹未尽,赞其为高水平的用心之作。直言自己是丁晟导演影迷的策划人、影评人谭飞,表示作为细节控的丁导拍出了很多隐含的信息量与故事性。透过两位主角虚实相生的关系处理,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指出,这部有匠心的作品会令人们多年后在回忆冬奥时想起。

多位媒体代表发表观后视点。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指出,短片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极富中国韵味的文化符号传递出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谢戎彬,认为短片体现出摄制团队对于国家、世界、冰雪运动与电影艺术的四种爱。《第一导演》主编李毅赞扬丁晟导演团队视觉系统成熟出彩。公众号《毒眸》主编吴燕雨则指出,短片在宏大命题下凸显细腻与浪漫,其短片形态也更利于传播奥运精神与冰雪运动。

作为未来可能征战国际赛场的冰雪运动员,两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代表也在映后表露心声。花样滑冰专业学生路韵达认为影片值得反复回味,连赞丁晟导演团队具备竞技体育精神。冰壶专业学生裴君杭表示短片很震撼,作为专业运动员能感受到其中的拍摄难度,期待中国运动员能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

标签组:[华语] [冰雪运动] [丁晟] [火炬传递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3490.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