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不愿看到贫穷的家乡人,他辞去央企的工作,走了8万多公里,最后要用一颗黄桃改变命运

发表于话题:32岁男子辞央企工作回村当羊倌
发布时间:2021-10-29

土砖房、泥墙、废柴......每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那个时候啊,最怕的就是逢年过节,本是张灯结彩放炮竹喜庆的日子,我却跟着父亲在一年又一年抱着毯子举债还债中度过。

终于有一天,可以踏上这条曾经每天都走的小路,不用再回头的时候,我发誓从这里走出去,绝不再回来。

穷日子过怕了,真的会很怕“穷、苦”。

“昌群啊,发什么呆呢?快看!今年的黄桃长得可好了。”

被李婶儿的一声叫,拉回了现在。只见一颗颗圆嘟嘟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还沾着晨露的水汽。

转眼又到了一年黄桃收获的季节。

回想过去六年,

走了八万公里的路,

却又回到了这里——当年誓死离开的贫困村。

我 和 黄 桃 的 故 事 就 从 这 里 开 始

扫 描 下 方 二 维 码 或 点 击 阅 读 原 文 了 解 详 情

我叫周昌群,70后,出生在屈原投江殉国的汨罗江畔一个贫苦家庭。

漏锅、烟水、红锅菜,是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是我的童年。

一年365天常常连一口肉都吃不上,和艰苦的日子死磕到大,跑去和父亲赌咒:这辈子也不要回农村务农了!

对从小长大的地方,没有丝毫眷恋,更不用说乡愁。满脑子都是对城市的憧憬,还有对财富的渴望。

去了城市,就不用再住土砖房;有了金钱,就可以不用吃红锅菜了。这是我当时想的最多的事情了。

一头扎进城市,每个细胞都在拼搏。

1992年电气维修毕业的我,兜里揣着400块钱,独自坐上了南下的火车。我的离乡没有眼泪,眼神里跳跃的都是喜悦。

从铸造工人到销售员,再到营销负责人。从0起步到销售冠军,再领着团队实现超100倍的产值提升。

二十年来,心中的不安渐渐淡去,贫困似乎倒成了一个陌生词。而这就是我要的呀,在城市立住脚跟,别再回去。

但命运的滚轮到了特定时间,总会设个坎儿在那儿。一场意外,让我又重新回到了农村。

岳阳老家的舅丈人几十年的时间,把自己的所有赌注都放在了独生女儿身上,不料女儿却在老人70多岁的高龄,离开了人世。

原本幸福温暖的家庭,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土砖房、红锅菜、四十年依旧。

那一刻我发现:农村父老抵抗风险的能力比想象的要脆弱很多。

我回到岳阳老家看望舅丈人

以前总想着自己一定要离开这里,去了城市就别再回来。却从未想过身后留在这里的家人甚至更多贫困的村民们。

一场天灾人祸就足以使他们崩塌。而这些所有的不幸和背后的脆弱,都是因为土地产出的收益不足以支撑农民抵抗风险。

岳阳峰岭菁华产业扶贫基地

几年前,多次辗转反侧的夜晚之后,辞去了央企部门负责人的职位,带着毕生积蓄,创办了一家专注于中高端鲜果规模种植、销售的现代生态农业公司——峰岭菁华。

因为我相信,只有一条稳健、可持续、可复制的农业之路,才能真正帮助父老乡亲摆脱贫困。

而我还是回到了那个少时用尽全力离开的贫困村。

四十年风雨抹不去的都是贫困的痕迹。但我带不走整个村落的人离开这里,而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面对问题,解决贫困。

寻找了近20个种植地区,

走了8万多公里的路,

最终选定了果香馥郁、口感极佳的

锦绣黄桃进行试种推广。

2011年,流转了500亩林地,

统一生产操作标准,

统一采购农资,

带领当地123位贫困户一同建设这片土地。

2014年果园开始挂果,

一亩黄桃林,亩产2000斤。

亩产营收突破10000元。

农民们将黄桃丢进草帽里,一股股香甜气味散开,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成

2016年基地扩建至5064亩,

我们将已丰产的果园,

交给与我们一同建设的贫困户进行承包生产,

帮助贫困户立业。

而今年,我们决定干一场更具挑战、更有意义的荒山变果园计划。

最终选取口感一流、甜度高,

营养丰富的鲜食黄桃来广泛种植。

种植地选在岳阳本地,

呈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具备推广大规模种植的基础。

我们的黄桃产地

年日照时间超过1722小时,

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达到1500MM。

为鲜食黄桃的糖度积累提供了足够的优势条件。

锦绣黄桃是黄桃中少有的鲜食黄桃。

颗颗圆润饱满,

绒毛顺滑,无斑无暇,

每颗重量在180克以上。

外表色艳,果肉鲜黄,

隔着10公分都能闻到的阵阵桃香。

咬一口甜蜜多汁,

中心是透红的果肉。

周边大量的贫困户来到果园里参与耕作。

身强体健的,

去果园里管护果树。

体力不足但手脚麻利的,

去生产车间操作设备、加工包装;

劳动能力不足的,

去各个小班园里帮我们看护园子。

没有收入的有了收入,收入低微的提升收入;年富力强的接受职业农民改造,有经营头脑的承包小班果园立业创收……

这是峰岭菁华所有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的事。

每个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开始远离生存的困境。大家也开始过得越来越好。

直到回到这片土地,种植了这一整片桃园之后,才发现,之前的离开原来是换汤不换药的逃避。

因为害怕贫穷,想到的是离开,去城市换一个自己,换一种生活。以为不再面对农村,就可以永远不用再直面贫困。

舅丈人的事情引起的思考与一系列的改变,让自己惊醒:原来真正的解决问题途径,是直面问题。

我一直坚信,父老乡亲都不是因为懒惰而致贫的,他们毕生都在故土耕耘,他也如我们一样追求幸福、呕心沥血。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众筹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探索可能性,吃到新鲜的水果,同时记住我们的名字“峰岭菁华”。

没有永远的贫困,

只有贫困的开始。

你若敢直面,问题就有解决途径;

你若心怀希望,人生就可以被改变。

这颗黄桃的伟大理想,是中国无贫农

标签组:[农民] [农业] [三农] [黄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4184.html

相关阅读

《高轩过》的创作背景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

2025-07-29

《致酒行》诗词赏析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

2025-07-29

金庸《射雕英雄传》郭靖性格分析

郭靖郭啸天与李萍之子,黄蓉之夫,杨康的结拜兄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浓眉大眼,身强体壮。生性质朴憨厚,还有些愚钝,四岁时才开始说话,但为人朴实方正,忠厚老实,尊师敬老,有刻苦精神。为人正直,有侠义之风...

2025-07-29

《白马啸西风》作品鉴赏

《白马啸西风》故事平凡而简单,一个以德报怨、以爱化解仇恨的爱情悲剧,夹杂了一些悬疑、打斗和趣味性的情节,是一部有着浓烈的血腥味的寓言,一则悲惨哀伤的童话故事。《白马啸西风》故事的背景,原本远离刀光剑影...

2025-07-29

《红楼梦》里大观园为什么非建不可

《红楼梦》中的“一号形象工程”无疑是为了迎接贾元妃回乡省亲,而兴建的大观园及其配套工程。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工程”,但按照现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它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对拉动长安城的内需、提...

2025-07-29

红楼梦里的色彩学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到“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

2025-07-29

金庸《白马啸西风》人物介绍

《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白马啸西风》是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马李三先后遇害拉开序幕,通过“吕梁三杰...

2025-07-29

林黛玉的家产去哪了

一直以来,关于林黛玉家产的问题,被红学家乃至红迷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普遍都认为,林黛玉的家产是被贾府侵吞了,被用来修建省亲别墅了,这个推断对不对呢?我们今天不妨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林黛玉家产之前,...

2025-07-29

林黛玉的“痴”从何而来

关于情榜,我们前文提到宝玉的批语是情不情,那么黛玉得到的批语则是情情,听起来颇象是顰顰二字,宛如是低眉宛转间的一声缠绵无垠的叹息,那样一种清冷的绝决与笃定,果然是黛玉之风。 与宝玉的情不情不同,黛玉只...

2025-07-29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

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汉语成语,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拔帜易帜的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