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太空极客硬核大会:首次发布《中国极客影迷画像调研报告》

发表于话题:沉浸式太空生活
发布时间:2021-11-05

文|文娱价值官

1月6日下午,文娱价值官和极客电影共同主办的《太空极客·硬核大会》,在品途LandoWork创新加速器强势登场。论坛从对于即将上映的俄罗斯太空大片《太空救援》的讨论切入,引出国内影视文娱行业大咖们首次对“电影极客”这一概念的探讨,并首次发布“中国极客影迷画像调研”,为中国影视行业的极客精神正名。

《太空救援》为什么能打动人?

《太空救援》在极客电影组织的专场观影中打动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论坛主持人——十月文化副总,前时光网主编王双,以及圆桌《如何把太空与科幻题材变成现象级内容》的嘉宾:《蛋黄人》导演黄辰、著名科幻作家与编剧陈楸帆和知名影评人严蓬(电子骑士)。

沙龙嘉宾:王双,黄辰,严蓬,陈楸帆(从左至右)

陈楸帆表达了自己对《太空救援》的肯定:“这个片子相当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商业电影是缺席我们主流院线的。但看过本片,我觉得它技巧已经非常纯熟,整个类型化的结构、对历史真实事件的改编、完整的人物塑造、以及在内容中加入的很多戏剧冲突,都有非常清晰到位的体现。这些让我觉得俄罗斯的电影工业化水平已经到了相当的一个地步。”

著名科幻作家与编剧陈楸帆

对科幻与奇幻题材情有独钟的新锐导演黄辰,从创作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不管我自己的作品是科幻片还是超级英雄片,首先得先建立一个能让大家相信的世界观和生活质感,只有我先相信它、并沉浸在里面了,我才能带领观众一起来见证这个奇观,才有这个基础。”

《蛋黄人》导演黄辰

中国电影的“极客精神”在哪里?

一直以来,科幻影视作品都在带领人们提前感知未来世界,满足大家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对此,《银河系科幻电影指南》作者,在科幻影迷中拥有极高呼声的著名影评人严蓬(电子骑士)认为,极客希望用各种各样的科学手段辅助探索世界、认识自己,这个气质的养成跟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对科技和世界一直保持好奇”,就是他理解的极客精神。

自曝“从幼儿园开始看科幻”的陈楸帆进一步解读极客精神:“我觉得‘极客精神’指的是对新世界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在认知上永远处于一种不安分的状态,并时刻准备学新的东西,不断去钻研这种东西,最后才可能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极客做这些是为得到最纯粹的个人满足感、而不是名利和被社会认同。”

著名影评人严蓬(电子骑士)

当极客精神遇上电影,催生出《骇客帝国》、《阿凡达》等经典大片以及像斯皮尔伯格、卡梅隆这样富有极客精神的大导演,而放眼中国电影圈,距离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大片还有多远?

陈楸帆认为中国观众喜欢为与自己有“共同记忆”的电影买单,而寻找国人对于科幻题材的记忆共同点就成了关键所在。

在严蓬看来,“共同点”要从社会要从现实中找:“比如说我们对于环境污染的共同记忆,我们对于高科技生活对我们的生活的改变的共同记忆,比如说我们从没有外卖的时代,到现在外卖满天飞的时代,我们从没有手机到手机离不开的时代。我们共同的记忆要从这些符号里去寻找。”

首次发布《中国极客影迷画像调研报告》

极客电影的创始人李东东在活动上公布了一份2017年底做的中国“极客影迷”画像的调研报告结果,这也是迄今为止极客电影公布自己粉丝群体的特征描述。

极客电影创始人李东东公布《中国极客电影影迷画像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的“极客影迷”是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收入的高净值垂直群体,在影视和科技产业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18-37岁男性是“极客影迷”的主力,产品技术和专业人士占1/4,企业管理层占15.4%;

月收入普遍在1-3万元人民币,14%的人超过3万,吃穿娱乐社交、教育培训和投资理财都是他们主要投入的领域;

近一半的人每月观影1-3次电影,14.7%的人每月观影超过10次,45%的人选择电影院观影,在家看片的选择正版网络电影占41.8%;

最喜欢的电影类型第一科幻电影,第二动作,第三悬疑,第四是喜剧;

2017年“极客影迷”最爱的影片是《银翼杀手2049》,而国内影片他们的最爱是《战狼2》。

极客影迷代表、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回国后在知名车企从事车联网相关工作王冀然,现场分享了《太空救援》观后感,自己对电影的特殊情感、和影视作品对科技工作的启发。

极客影迷代表王冀然

沉浸式VR体验,极客的未来观影方式?

K-Labs交互媒体实验室CEO、中国最大的VR社区VRplay发起人潘博航,一直致力于用VR技术推动娱乐方式的变革。

K-Labs交互媒体实验室CEO、中国最大的VR社区VRplay发起人潘博航

论坛上他以《在虚拟现实里,自己动手修个太空站》为题,讲解了VR技术如何实现人对于太空的幻想,获得真实可感的太空体验。并现场展示了美国已经制作完成、用VR获得NASA航天员在外太空行走感受的产品和内容,让现场观众深感震撼。

“科学顾问”,让专业题材影视作品更有气质

北京科技期刊学会办公室主任,卓众出版科学传播中心总监林浅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剧本创作带来了实操层面的福利。

北京科技期刊学会办公室主任,卓众出版科学传播中心总监林浅夜

据他介绍,美国有一个始自2008年的科技与影视融合项目,其作用是向好莱坞影视剧提供科学元素、输送科学家,因这一项目的存在,好莱坞诸多电影中的科技部分才变得合情合理,引人入胜。

目前国内相关领域正在开展类似方向的调研工作,希望打通科学技术与影视创作,让中国的专业类影片更符合科学常识,更有“极客气质”。

科技与电影的创新和进步都依赖“想象力”,所以两者相互交融,而且随着科技创新对生活方式的颠覆,两者呼应度越来越高。影视行业“极客精神”是未来的趋势,此次《太空极客·硬核大会》全方位解读了这一趋势,为行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开了新思路。

标签组:[电影] [太空] [太空电影] [极客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5920.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