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段奕宏改名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陶虹,而是这部电影

发表于话题:陶虹段奕宏 合作
发布时间:2021-11-16

眼睛一睁一闭,假期就结束了。

此刻的你们是不是还没缓过劲儿,沉浸在悲伤,难过的气氛中啊........


哈哈哈,厂长就不一样了,我就十分的开心。


因为在假期中我磕了一对超超超级甜的段忆虹中年CP。


近期一段采访刷爆了各大平台,段奕宏面对镜头,大胆告白:我暗恋的人在后面,我们班陶虹。



这是一部中泰合拍的电影,虽然发生在泰国,主人公细伟却是一位中国人,他还有着一个令人人闻之变色的称号:“连环杀童食人魔”。


在泰国,可能在许多家庭里都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大人们吓唬小孩子说:


“如果小孩子不乖,可是要被细伟吃掉的哦!


是的,在泰国人民心中,细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邪恶的象征,恐怖的代名词。



他不仅疯狂杀人,还专门挑选10岁左右的孩子,食用他们的内脏。


据记录从1954年起,在泰国的多个省份细伟绑架和杀害了至少6名儿童,其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11岁。



泰国人对细伟这个杀人狂魔可谓是恨之入骨,在1959年9月17日,细伟被执行了死刑判决。


数发子弹从他的身体上穿过,留下几个迸发鲜血的弹孔。



本以为随着尸体的倒地,这起泰国历史上第一例,也是最惊悚的一例连环杀人案就落下帷幕。


但事情没有随着细伟生命的结束而终结,他的尸体没有被丢弃,反而被保存了起来。


目的是展示非自然死亡的人体构造,或者是对犯罪行为展现威慑作用。


在泰国大皇宫对面的一所医院中就摆列着这具深褐色的扭曲干尸。



他就是细伟,他的全身被打上厚厚的一层蜡,用来保存尸体,免受腐蚀。


说实在的,这很渗人,但是相比真实发生过的可怕事件来讲,原型更恐怖。


段奕宏也正是由于入戏太深,在拍完这部戏之后,久久不能从角色中走出来。



据段奕宏自己说,演这部电影差点让他疯掉。


在泰国拍摄期间,每到夜晚,他就会觉得细伟就在他的床边。


细伟渗透到了他的灵魂深处,让他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



由于在戏中杀死的都是孩子,这让善于入戏的段奕宏,十分痛苦。


尤其是在拍失手掐死小女孩的戏份时,拍完之后,他失声痛哭了半小时。



是的,为了塑造细伟这个角色,段奕宏是跟着人物经受着挣扎和冲突。


当年,在拍戏一段时间后,他就连夜做噩梦,梦到墙上都是血,老是睡不好觉,可他还不好意思说,最后搞到自己精神很差。


在片场都精神恍惚,走路都走不稳,才被别人看出来,后来导演就去问一个法师,法师建议他改名字。



于是乎,他才把原名段龙改成了段奕宏。


这大概就是他说的为戏为奴吧,网友@榨汁机这样评价段奕宏:


让我觉得几乎没有几个剧本配得上这么好的演员。


当年,他凭借《烈日灼心》中塑造的伊谷春一角,在上海电影节上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


段奕宏在获奖感言中就说到:我愿意为戏为奴。



而他作为一个演员,也确实一直在这么做,他所有的角色都倾尽所有地去投入。


在《烈日灼心》中,把一个抽烟的动作,演的细节满满。


注意抽烟时手的轻微颤抖。



被面汤溅到揉眼睛更是点睛之笔。




对待演戏,他总是较真的让人生畏。


他孤独的守着自己心中得那份规矩,渴望把每场戏都拍到完美。


他会因为一个喝不喝水的细节,拍摄二十多条,和导演讨论半天。


却从未因拍戏,诉过一句苦。



说实话,这样实在的演员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想火。


太难了!


不卖人设,不炒cp,不上热搜,一心只想演戏。


从十几年前是这样,到现在依然如此,其实在本片中,段奕宏的台词很少,他所有的表演都是靠肢体眼神和表情来刻画的。


他把细伟从懦弱善良到麻木病态的蜕变过程拿捏得恰到好处。



从最开始,他是一个胆子小到连只鸡都不敢杀的人。


可到后来,他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狂魔。


影片真实还原了封建社会的愚昧与绝望。



其实,在本片中有一个小细节,他根本不叫细伟,本命叫做黄利辉。


当他孤身一人抱着对新生活的渴望来到泰国时。




码头过关时,签证官员把自己名字搞错了。


他再三强调自己的真正名字是利辉,然而并没有人在意。




名字,不只是一个符号,还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


就是这样,他的尊严被人随便践踏在地上,毫无地位可言,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也预示着他悲惨而荒凉的一生。


直到死,大家都只知道他叫细伟,而不是利辉。



本片很恐怖,恐怖到全网封杀,资源被禁,因为他只吃人心。


小时候他靠吃死刑犯的人心,保命。



长大后,他渐渐开始为了吃人心而发癫发狂。



看完本片,很多人会想到我们语文课本中那篇鲁迅的《药》里人血馒头治肺病的情节。


《药》描写的是中国民众麻木,愚昧令人痛心疾首的现状。


而这部电影反映的却是因社会整体的漠视与凌辱之下,一个弱小灵魂的消亡。


这种电影看得人很压抑,但更可怕的是真实事件改编。


标签组:[影视] [电影] [段奕宏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390.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