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十大禁菜,最血腥、残忍的一道竟要一尸两命!

发表于话题:中国十大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7

古有对人的炮烙之刑,今有对鸭的炮烙之刑,作为中国十大禁菜之一的烤鸭掌就是这样的,可想而知对鸭子来说是多么的煎熬。不知道这道菜味道怎么样,不过大多是为了看戏吧。

你听说过商纣王的炮烙之刑吗?炮烙就是将人的身体,活活按在火烧的铁柱上,来惩罚那些犯了错的人。根据《封神演义》中记载,炮烙两手,见闻其手掌焦臭,纣王哈哈大笑。显然就只是看戏罢了,而在鸭界中也有这样的事情,那就是烤鸭掌。

所谓物以稀为贵,越是罕见的东西,越是珍贵,越是受人追捧。不过,珍贵、罕见的东西往往来之不易,有的甚至来得残忍。比如中国 10 大禁菜,一道比一道残忍!

没人见过真正的龙凤,所谓“龙须”是活鲤鱼的鱼须,所谓“凤爪”是活鸡掌下正中的一块精肉。要做成这道菜,一次用上百条鲤鱼、几十只鸡,普通家庭是难以承受的。

须是鲤鱼的触角和味觉器官,被割去须的活鲤鱼不仅疼,还失去了相当于人的手脚和舌头的触角和味觉器官;而被剜去掌心肉的鸡,流血、疼痛不说,最后还瘸了。

这是南通、上海及宁波一带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做菜时选用的一定是活虾。把冰块放入玻璃器皿中,放入活虾,再倒入黄酒直至完全盖过虾,最后盖上盖子,不一会儿虾就醉了。吃醉虾时,食用者既可以尝到虾的鲜香,同时也可以尝到酒的洌香,一举两得。

不过,醉虾的做法跟把人淹死没什么两样,而且醉虾的吃法接近生吃,如果虾身上携带寄生虫,人体是很容易感染的。因此,还是不碰为妙。

据说这道菜的发明者是个白皙貌美、善音律歌词的人——武则天的男宠,人称五郎的张易之。

在做烤鸭掌时,将活鸭放在微热的铁板之上,把涂着调料的铁板加温。随着温度的升高,活鸭先是在铁板走来走去,后来就开始跳,等它的双掌被烧熟了,就有人切下鸭脚装盘上桌。那时,鸭子还活着,还要在痛苦中等待死亡的命运。

在古人的记载中,有一道鹅鸭炙与这道菜做法类似,相传也是张易之的手笔。鹅鸭炙的做法是取活鹅、活鸭置于铁笼中,笼内放五味调料,在铁笼下点炭火,鹅和鸭子因热而奔走,饮下酱汁。待羽毛褪尽、鸭子熟透后取出食用,肉中自带调料的香味。

别以为只有鹅、鸭遭受过如此虐待,史书记载,商纣时期就有用在人身上的“炮烙之刑”!

这是一道跟驴过不去的菜。首先是拉来一头活驴,烧好一锅滚烫滚烫的老汤,食客说要吃驴的哪部分,厨师就剥下那一块的驴皮,露出鲜肉,然后用木勺舀沸汤浇那块肉,等浇得肉熟了就割下肉来,装盘上桌。

据说吃这道菜的人,大部分不是为了吃菜,而是为了看浇驴的过程,看驴被剥皮、浇肉时的面目表情。

鹅肠,鹅的肠子,是火锅中餐的优质食材。要得到鹅肠,一般的做法是将鹅杀死后开肠破肚取出,但是有的人为了取得所谓最新鲜的鹅肠,残忍的脑洞大开!

抓一只肥美的活鹅,拿小刀沿着鹅的肛门划一圈,再把食指插入鹅的肛门内,然后旋转,再用力向外拔出!这样一来就可以取到最新鲜的鹅肠了,但是鹅受到的痛苦实在太大!

将甲鱼放在清水中养3-5天肠胃干净后,夹在两片特制的瓦片里,放在有调料的凉汤中用慢火煨。煨的过程中,甲鱼会因为口渴而喝汤,调料也就进入到甲鱼的体内了。等汤喝完,甲鱼也死了。整个过程至少要4-5小时,之后厨师还要再加工。

做这道菜,火候的掌握最重要,没几年工夫是练不好的。因为火候的大小决定了甲鱼死亡速度的快慢,太快或者太慢都不能让观者享受到折磨甲鱼的乐趣。据说,看着锅中甲鱼痛苦的翻滚,某些举箸之人无不兴奋异常。

风干鸡又名刘皇叔婆子鸡(刘皇叔即刘备,刘备的婆子说的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十里铺镇的传统名吃。据说刘备最爱吃鸡,孙尚香为满足刘备的喜好,发明了许多种做鸡的方法,其中就有风干鸡。

做风干鸡的基本步骤是挑选活鸡—整形—漂洗干净—腌制—风干,看起来没什么残忍的吧?实际上,做这道菜时鸡是没有放血杀死的,制作者要以极快的速度将鸡拔毛、取脏,填调料入鸡腹并缝上,挂于通风处,像风铃一样——直到这一步,鸡必须还是活的,还会“咕咕”叫,其景惨不忍睹。

这道菜吃的是活老鼠,一般人没有那个勇气,最早见于唐代的记载,那时叫“蜜唧”。蜜唧,是把还没睁开眼、全身通红的幼鼠,喂以蜂蜜,摆在筵席上钉住,鼠崽蠕动爬行。用筷子夹起一咬,鼠崽唧唧叫唤,所以叫作蜜唧。

蜜唧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三吱儿。食客用烧红的铁头筷子夹住活老鼠,它会“吱儿”的叫一声,这是第一吱儿。将它沾上调味料时,又会“吱儿”一声,这是第二吱儿。当食用者把小老鼠放入口中时,鼠发出最后一“吱儿”,三吱儿由此得名。

吃猴脑时,需要准备一个中间挖了洞的桌子,这个洞正好可以容下一只青年猴子的头。猴子的头顶从小洞中露出后,猴子就会被金属箍锁住,动弹不得。这时,厨师用快刀贴桌面划去,迅速削去猴子的头盖骨,露出如嫩豆腐一般的猴脑,接着倒入已经热好的滚油,撒上葱花。

之后就是食客享用的时间。食客用汤匙在猴脑袋里直接搅拌,趁热舀食,还不时倒入滚油······他们吃的时候,猴子还活着,最后在撕心裂肺的哀嚎中死去。

这可谓是中国十大禁菜中最为血腥、最为残忍的一道!制作方式非常简单,但是一尸两命,残忍至极,简直是人类舌尖上的罪孽 !

这道菜怎么做呢?就是将即将临盆的母羊投入炭火中烧烤,当炭火将母羊全身烤熟之后,里面的乳羊也熟了。最后,开膛破腹,取出乳羊食用。据说,皮酥肉嫩,味道鲜美。

以上,就是中国的十大禁菜了。实在想象不到,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想出如此丧心病狂的吃法!

别以为只有以前的人会这样,现在的人也有非常可怕的一面。早前,网络上出现了一道相当残忍的招牌菜——蛇咬鸡。

怎么做呢?就是专职玩蛇的师傅抓出一只老鸡和一只眼镜蛇,诱蛇咬一口老鸡,要到鸡流血。彼时,鸡已气若游丝,厨师趁鸡一息尚存,体温未凉,提着它到厨房放血、去毛。而完成任务的眼镜蛇,经一番处理后,也和鸡一起入锅,熬成“龙凤汤”。

据说,蛇毒能让鸡肉更美味,而且能让人的味觉变得异常敏感,连啤酒里的各种味道都能一一分辨出来。

这种吃法被曝出来后,网友们讨论纷纷,其中一部分网友说,这种做法很残忍不能接受,就算是成菜后没毒,让蛇活活咬死鸡也太残忍!“某些人将这些视为吃文化,但是这种吃法不应该成为中华文化,这种吃法应该受到谴责”!

标签组:[美食] [甲鱼] [中国十大禁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86.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