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韩国三大悬案改编,这部电影恐怖到骨子里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今天要说的电影,最初仅仅是一张海报,就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

枯树、儿童剪影、偷窥视角、浓重的黑……诡异气氛扑面而来。

这是根据“韩国三大悬案”之一的“青蛙少年失踪案”改编的电影《孩子们》

“三大悬案”的另两起也分别被拍成了《杀人回忆》(2003)和《那家伙的声音》(2007)。

必须要说的是,“青蛙少年失踪案”当属三起案件中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大的一件。

来看电影:

1991年的某一天,韩国大邱的5个小男孩结伴上山抓青蛙。

这一天,也是全国公务人员选举的日子。

本来,孩子们和父母约好一起去投票,但时间到了,孩子却全都没回来。

大人们担心,于是去派出所报案。

可是,警方却嚷嚷着他们正在忙投票选举的事情,没空。

警察赶走了家长们,说那根本不叫失踪,孩子们只是贪玩忘记了时间,就算报案也得24小时后才能立案。

总之,警察认为家长们是小题大做。

结果,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

转眼已经是4个月后,孩子们依旧没有找到。

这个时候,政府和警察当回事了,派出救援人员和军队搜索。

全国各地也展开了发放10万张失踪孩子照片的活动。

可是,依然一无所获。

父母们只好参加电视节目找孩子,结果又被电视台工作人员嫌弃、敷衍。

走投无路的父母们只好去找神婆施法找孩子。

神婆开始做法,神神叨叨忽然大叫着说孩子们在垃圾车里。

家长们又冲上垃圾车疯狂翻找。

就这样,各种稀奇古怪的方法都已用遍,还是找不到孩子。

转眼已是1996年,距离失踪已经过去5年。

孩子们的寻人启事海报早破烂了,被人们肆意地踩在脚下。

可孩子们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此时,因为节目造假被查,当时嫌弃父母们参加电视节目的制片人被流放到了大邱。

在大邱,父母们依然继续寻找着孩子。

制片人获悉此事后,认为这件事可以制作成连续剧的形式。

为了翻身,他开始重新调查这件事。

当年失踪案发后,一个心理学教授的采访视频引起了他的兴趣。

制片人观看教授分析案情的视频

教授认为,是有人为了影响当时的选举,所以制造了这次失踪事件。

从其中一个孩子钟浩失踪两个月后打来的电话录音中,二人发现此事必有蹊跷。

钟浩的母亲接到儿子电话时过于淡定,完全没有心急如焚和关切之感。

于是,二人来到钟浩家中了解情况。

教授利用自己和钟浩爸爸上厕所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推算。

加上老奶奶给的“提示”,发现疑点重重。

在一次交谈中,教授指出钟浩的爸爸就是凶手。

并且认为,尸体就藏在钟浩家中。

他们说服警察配合搜查,制片人还找来电视台人员直播、拍片,由此又掀起一阵风波。

警方一大队人马在钟浩家大动干戈,媒体则用摄像机团团围观。

又是砸墙,又是挖地,又是吸厕所。

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警察等人也在村民的指责声中落荒而逃。

摆下如此大的阵势却没找到证据,制片人不再相信教授的话,而他也收到了调回原来的工作岗位的通知。

他回到城里后,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激动的流下了泪水,那一刻他才明白了那些父母的心。

时间来到2002年,失踪已过去11年。

有一天,下了特大暴雨,台风持续了三天。

风暴过后,有人在山上捡栗子,发现了头骨。

警方出动,一起来的还有之前流放的那名制片人。

经家长确认,确实是当初失踪的孩子。

五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当时怎么找都找不到,11年后才被发现已成为粼粼白骨。

碍于面子,警方宣布是因为这里距离当初搜寻的地方比较远,造成了疏漏。

家长们并不认同,和警察起了争执。

经法医鉴定,孩子们是被打死的。

制片人独自一人开始根据头骨的线索寻找真相,最终将嫌疑目标锁定在一个屠宰场工作的人身上。

不过,反侦察能力超强的嫌疑人发现了制片人,还找到了他正在念幼儿园的女儿做出警告。

制片人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嫌疑人工作的屠宰场,两人扭打在一起。

最后嫌疑人留下一句:大叔,你有证据吗?

电影结尾在2002年11月12日,最终死者发布会上,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的尸骨哭得不成人样。

五个孩子1991年失踪,这起案件的法律追诉期至2007年3月26日止,之前对嫌犯的调查及刑责都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看完电影,想必你一定会问,那到底凶手是谁?5个孩子是怎么死的?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电影没说清楚,导演不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

因为案件本身就是一起没有答案的谜案。

众所周知的是,韩国是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最多的国家之一。

韩国电影人擅长将生活里的沉重转化为电影,这些电影不仅影响了韩国民众的思想,甚至改变了国家。

比如《熔炉》、《追击者》等。

电影《熔炉》(2011)剧照

其中,难得的是,这些沉重的电影往往票房都很高。

《熔炉》和《孩子们》都是年度票房榜榜上有名的电影。

不得不说,韩国电影人敢拍,也是因为投资者敢投,观众也愿意买票支持。

毕竟,通过银幕直面一桩未结的真实凶案,并不是一件商业前景乐观的事。

而把资金投给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本身就是一场冒险,一次豪赌。

以前,我们常给拍出《熔炉》这样作品的电影人点赞,今天,我们也要给这些电影的投资者和观众点个赞。

反观国内,以前,我们常常说“我们拍不出”。

不过,今年我们拍出了《我不是药神》。

以前,我们会说“这届观众很差”。

不过,今年,《药神》的票房说明,这届观众并不差,我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票为好电影出一份力。

记得贾樟柯说过一段话:

我觉得中国需要一些非常彪悍的个性的人,彪悍到可以独立的与这个时代共舞,参与到里面,改变它,影响它。

而不是穿上盔甲,说我是独立的,眼睁睁看着所有的事情覆水难收。

愿中国多一些彪悍的导演,拍出彪悍的电影。

愿中国也多一些彪悍的投资者,多投资几部剽悍的电影。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剽悍观众的大力支持。

标签组:[韩国三大悬案] [钟浩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042.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散文成就

散文成就王西平、张田《略论杜牧的文和赋》较全面地论述了《樊川文集》中杜牧的文和赋,认为其主要特点是:一、笔锋犀利,寓意深刻;二、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说理充分;三、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议论中带有浓郁的抒情...

2025-07-30

杜牧的诗歌成就:绝句

绝句杜牧的绝句数量与律诗相当,亦有很高成就,一向享有盛誉。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云:“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于梦得。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云:“杜紫微诗,...

2025-07-30

钮钴禄氏曾是贝勒府的丫鬟,她如何成为清朝的皇太后?

钮钴禄氏的祖上也是追随清太祖努尔哈赤一起打天下的。但最终没有被封爵。所以钮钴禄氏的后人虽有其名,但无期分。所以这一家族的在贵族中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而钮钴禄氏就是这样,在雍正还是贝勒爷的时候,钮钴禄氏...

2025-07-30

商鞅:功臣与罪人的双重镜像——从历史评价与制度变革看其历史定位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作为战国时期最富争议的改革家,其变法使秦国从边陲弱国跃升为战国霸主,却也因严刑峻法与激进手段被后世斥为“刻薄寡恩”。这种矛盾评价源于其改革在推动历史进步的同时,也埋...

2025-07-30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进攻蜀汉 司马懿是怕了诸葛亮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否进攻蜀国,魏国皇帝说了算,司马懿说了不算。准确的说,在司马懿夺权之前,他说了不算。当年岳飞也想北伐,皇帝不让,不也就作...

2025-07-30

孔伋:孔子嫡孙与儒家道统的承继者

在中国儒家思想传承的谱系中,孔伋(字子思)的身份与思想地位始终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孔子直系后裔,他不仅承载着家族血脉的延续,更在战国初期完成了儒家道统从“祖述尧舜”到“思孟学派”的关键转型。通过梳理...

2025-07-30

自《三国演义》广为流传以后,当时的武将是怎么排名的?

自从《三国演义》广为流传以后,三国时代的名将们就拥有了极高的人气,而这些猛人们的武力值,也成了大家经常争论的热门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民间有三国二十四名将的说法,除...

2025-07-30

防弹少年团田柾国《Seven》连续104周进入美国公告牌榜单

据Billboard消息报道,防弹少年团成员田柾国首张正式SOLO单曲《Seven》在7月26日发布的"Billboard Global 200"榜单中位列第156位,至此该曲已实现连续104周入榜...

2025-07-30

李裹儿被李显宠爱有加,但她为何最后却是红颜薄命?

这个被称为唐朝第一美人的李裹儿,美丽外表下的背后,却是心肠歹毒。可以说,她和武则天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呀。她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也是最受宠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拥有着最好的一切,...

2025-07-30

钟离眛姓氏考辨:从“钟离”到历史符号的家族密码

钟离眛(?—前201年)作为楚汉之际项羽麾下的核心将领,其姓氏问题在历史记载中存在一定争议。然而,结合《史记》《汉书》《新唐书》等权威史料及后世宗谱研究,可明确其本姓为“钟离”,这一结论不仅还原了历史...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