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上海堡垒》,流量明星,凉了_鹿晗

发表于话题:已经凉了的流量明星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上海堡垒》,流量明星,凉了

文 | 黄鲁植

来源 | 易简读书

8月9日,《上海堡垒》上映,两小时票房破6000万,首日票房7500万,仅次于今年暑期的现象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样一部打着“硬科幻”旗号的电影将一路高歌时,8月10日,《上海堡垒》的口碑出现断崖式下跌,豆瓣评分直接跌至3.3分。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昨天和同事去观摩了这部电影,偌大的放映厅,只有7位观众,1人中途离场,2人是为了看烂片去的,剩下的4人,一边吃爆米花一边玩手机,电影的质量可想而知。

除非下半年有更烂的电影出现,不然《上海堡垒》绝对稳坐今年国产电影金扫帚的宝座。

01

流量明星是国产烂片原罪吗?

电影《上海堡垒》是原著改编,作者江南担纲编剧,剧本把关应该是没问题的,导演是曾执导《失恋33天》的滕华涛,女主角是金马影后舒淇,按理说不至于扑街这么惨。

但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男主角是鹿晗。

看完电影我只有一个感受,鹿晗已经不能用演技烂来形容了,他有演技吗?

宣发时,《上海堡垒》口口声声说这是一部硬科幻电影,本质上却是一部披着科幻和灾难外衣的纯爱片,鹿晗饰演的90后江洋,对着舒淇饰演的70后御姐林澜穷追不舍,最终一无所获。

男女主毫无CP感以外,最令观众生气的一点,鹿晗的人设明明是一名中国军人,却留着厚重的韩式刘海,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MV呢。

堂堂一个中国军人,刘海盖过眼睛,说话奶声奶气,打仗那么久了,脸上还是白白净净的,哪国军人长这样,磕碜谁呢!

看到这里,很多喜欢鹿晗的朋友可能会不舒服,哥哥已经很努力了!

是的,江洋这个角色,很明显能看出他有意卸下年轻偶像的包袱,挑战一个更厚重的人物,他从始至终的扮相和表情,似乎也在很努力地往这个方向上靠。

90年的鹿晗,的确不适合嘟嘴卖萌了,但是一名30岁的演员,真的只能用“努力”来证明自我价值吗?

从2015年开始,很多国产电影都惯用“流量明星+老戏骨”的模式,顶级流量号召力大,是票房保证,再加几个老戏骨中和下演技,轻松获取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分账。

2015年,吴亦凡、徐静蕾主演《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票房2.84亿;

2016年,吴亦凡、刘亦菲主演《致青春·原来你也在这里》,票房3.37亿;

2017年,刘亦菲、杨洋主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票房5.35亿......

这几部粉丝电影,在票房方面,都不算太惨,但口碑一路崩毁,直接葬送了大家对流量明星的好感。

在我看来,《上海堡垒》错估了鹿晗的粉丝效应,鹿晗的形象完全不适合科幻片,更别提具有雄性荷尔蒙的军人角色了。

再加上,自2017年公布恋情以来,鹿晗的流量就严重滑坡,已经称不上顶级流量,指望粉丝买单就撑起几亿甚至几十亿的票房,简直天方夜谭。

《向往的生活》有一期,导演滕华涛讲到,是出品方点名要鹿晗出演的,从商业的角度上看,这实在令人费解。

请鹿晗出演是看中他演技吗?

显然不可能。

是期待他的6000万粉丝效应吗?

鹿晗以前的电影也扑街。

还是单纯想看鹿晗和舒淇组CP?

瞎子才会觉得他们相配。

一部从一开始就定位不明确的电影,也难怪会逻辑混乱,处处流露出一种廉价感,观众在吐槽电影的同时,也不免要往流量明星头上啐上一口。

02

剧本粗糙,制作差劲,谁能刹住国产圈钱片的车?

如果不考虑流量,《上海堡垒》本来还是有希望的。

赶上《流浪地球》开拓国产科幻元年的好时机,这样大视角、爱国情怀的题材,是最容易火的,而且江南的人气也丝毫不输刘慈欣。

但整部电影最大的bug,是剧本没写好,纵然有舒淇这样的王者,也带不动一群青铜。

首先,这部电影综合了多种类型片元素——

电影《情书》:江洋爱上林澜,是典型的小奶狗和御姐搭配,从支支吾吾送礼物,到手机短信“好好睡,晚安”,完全是纯爱暗恋风;

日剧《深夜食堂》:江洋和林澜最常去的一家面馆,装潢文艺,老板也拿腔拿调,时不时来几句鸡汤;

电影《独立日2》:里面同样有外星侵略母舰的场景,依旧是保卫地球的主旋律;

电影《2012》+《变形金刚》:灾难片里常有的末日镜头,再加上“捕食者”,联想到的不是变形金刚就是机械战甲......

致敬太多的结果,就是谁都致敬不了,《上海堡垒》看似把所有流行且成功的要素,都集中在了一部电影,却落个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局。

除却这些乱七八糟的致敬梗,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就是逻辑不通。

外星人轰炸上海多次,所有高楼都几近倒坍,东方明珠却屹立不倒,难道外星人也知道文物保护?

世界末日了,男主角还在度假,上战场前最后一件事居然是给司令官表白,你当过家家呢?

灰鹰小队作为上海唯一的希望,居然是三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人家战狼单挑雇佣兵最后还挂个五星红旗,莫非你比解放军还牛逼?

还有最搞笑的一幕,江洋终于解除危机,拿到了5年前的遗物盒,没想到居然要指纹解锁,当时还说这个盒子只要后人想找一定能找到,问题是找到了也打不开啊!

除了剧情本身满满的槽点,滕华涛作为一个拍言情片出身的导演,指望他把科幻片拍好,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江南就更敷衍了,实践证明,不是所有写得出IP好书的作者,都适合当编剧,把小学生对白搬上荧幕,不仅暴露了剧本的薄弱,还表现了制作方的低智与投机。

从郭敬明的《小时代》,到韩寒的《后会无期》,再到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图书IP改编成电影的案例层出不穷,由书粉到影迷的进阶之路,看起来顺理成章。

但纸质阅读和电影制作完全是两个概念,图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电影则更看重短期回报,讲述的故事、演员的诚意需要得到最快的反馈,并以票房的方式尽快体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图书IP的试错成本最低,流量明星的试错成本也最低,因为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原著粉和明星唯粉买单。

但随着《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这些没有流量、全凭老戏骨飚戏的硬核电影走红,我们仿佛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另一种模式——

在未来能给国产圈钱片刹车的,只有国产好制作。

03

你敷衍观众,就别怪市场狠狠打你的脸

一部电影是好是坏,主流观众永远最有发言权。

在宣发时,这部号称筹备六年的《上海堡垒》,一度被认为是暑期档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

但观众是结果导向型的人,根本不在乎你为一部电影多殚精竭虑,好电影才能让大家心甘情愿掏钱,不然再努力也没用。

剧情有如此明显的漏洞,难道制作方全然不知情?

我看未必,只能说没有用心。

一部《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上海堡垒》又把它重重关上了,话虽难听,但挨打时麻烦站好。

8月10日21时许,官微@电影上海堡垒突然苦大仇深地灵魂拷问:

“这是烂片?”

“这是烂片?”

“这是烂片?”

“这是烂片?”

一句话一发,就是4遍,可见片方也心态崩了。

8月11日,滕华涛在微博发长文回应《上海堡垒》口碑,他坦言看到很多批评,表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言辞恳切,但观众依旧不买账。

随后,鹿晗也转发微博,称“感谢所有的鼓励和批评”,热评前几依旧是粉丝的暖心安慰。

从片方到导演到演员,看起来全是委屈,是观众不懂欣赏,明明我们已经很努力了。

这才是我觉得最悲哀的地方。

我们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哪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夹痛了,我们也应该原谅,称他为勇敢的拓荒者。

记得《流浪地球》刚上映,大家喷他特效浮夸,个人主义,比不上好莱坞的超级英雄,但《上海堡垒》一出来,大家又纷纷倒戈,说他开创了中国科幻新纪元,是个传奇。

一旦有这种“差中选优”的心态,未来我们还将有更多的烂片,因为导演和演员们相信,一定还会有更烂的电影出现。

电影《上海堡垒》的失败,有千百个理由,例如筹备不足,撞档《哪吒》,遭遇台风无人外出观看等,但拍电影不是卖惨,要是一直互相推诿,国产电影永远站不起来。

必须注意到一点,《流浪地球》给中国科幻片开了个“低成本、高回报”的口子,一定会有更多人入主这块领域分一杯羹,《上海堡垒》想必也是想走捷径。

但观众不是傻子,一部电影拍没拍好,用没用心,大家都心里有数,过去找几个流量明星,做几张动态PPT的老路子,再也走不通了。

国产电影把故事讲好,保持赤子之心,努力提高完成度,做到这几点,离成功就不远了。

暂时做不好,也没关系,观众愿意等,但耐心一定是有限的,总不能10部电影9部烂片吧。

不然,你怎么敷衍观众,市场就怎么狠狠打你的脸,你别叫屈,也别喊疼。

潮水的方向从来如此,只有坚决抵制烂片,才能逼出更多国产好电影。

标签组:[电影] [中国电影] [鹿晗] [科幻片] [流浪地球] [上海堡垒] [鹿晗效应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12.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