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55年烈士毛岸英迁葬,一朝鲜老妇拦住志愿军战士:这坟谁也不能迁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夜阑人静时,在中南海的一处住所里依然亮着灯,一代伟人没有像往常那样批阅文件,而是独自坐在简朴的床上出神。许久之后,他缓缓从床头柜里拿出一只小皮箱,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轻抚着。

直到1990年,一次清理伟人遗物的时候,在仓库的一个柜子底下发现了这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以及一条毛巾。

这几件再普通不过的旧衣物已经有些泛黄,却被叠得非常整齐,而且纤尘未染,一看就是被人精心收藏着的,而这些被珍藏了整整26年的衣物的主人正是伟人长子毛岸英。

出身不凡,却历经艰辛

1922年10月24日的长沙湘雅医院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毛岸英,本名远仁,不过出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又身为伟人长子,毛岸英的童年注定离不开漂泊。

幼时的他曾经跟随父母辗转广州、武汉、上海等各地,经常这个地方还没住稳妥就又要搬家,因此小小年纪的毛岸英曾天真无邪地对父亲说,咱家的房子是长腿的。

那时候的他并不懂为什么要不停地搬家。直到1930年10月24日,在湖南国民党政府发动“清乡”行动的情况下,潜回板仓看望母亲与儿子的杨开慧被军阀密探发现行踪,母子二人不幸被捕入狱。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毛岸英由于年幼很快被允许保释出狱,据说当时的毛岸英死死抱住母亲不愿松手,最后是被粗暴的军警用枪托硬生生打开他的手。

毛岸英得以逃脱国民政府的魔爪,但他的母亲杨开慧却并没有这么幸运。国民党反对派要求她公开宣布与丈夫脱离夫妻关系,得到的都是杨开慧铿锵有力地拒绝。

1930年11月14日,恼羞成怒地反对派将杨开慧带到长沙浏阳门外的十字岭,面对敌人种种威逼利诱却始终坚贞不屈的杨开慧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英勇就义,那一年的毛岸英不过才8岁。

百炼成钢,自强不息

在母亲牺牲以后,经过党组织的安排,毛岸英被送到上海进入一所特殊的幼儿园,正是组织辖下的大同幼稚园,可惜后来因顾顺章的叛变导致幼儿园的孩子们被迫流散,毛岸英三兄也弟因此流落街头。

在流落街头的日子里,毛岸英和弟弟们睡的是马路边,靠着给人推黄包车和拖地板赚取微薄的银钱,也曾经从垃圾箱里翻找破烂,而失去幺弟更成为他久久无法释怀的痛苦。

1936年,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等人的帮助下,年仅14岁的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青辗转被送到苏联入读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正是在这里,毛岸英刻苦学习并迅速成长着。

许是虎父无犬子,毛岸英于1943年1月进入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并被授予中尉军衔,随后更转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期间被派往苏联卫国战争前线,参与进攻波兰、捷克等战斗。

童年的经历对毛岸英而言无疑是苦涩不堪的,但显然并没有成为他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反而百炼成钢,令他变得更加坚定不移,更加勇敢无畏。

因此,当1950年的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无视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的时候,美帝国主义的司马昭之心激起毛岸英保家卫国的决心,于是他成为了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第一位志愿兵。

那时候,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正因为急性阑尾炎而住院,他在医院陪护了妻子两个晚上后,在1950年10月15日清晨不得不告别妻子踏上征程,这一天刚好是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满一周年。

赴朝34天,不幸壮烈牺牲

到了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的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的毛岸英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律对外自称为“刘秘书”,和普通战士一起睡稻草地铺,吃高粱米,从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虽然毛岸英的工作重点是翻译和整理文件,但当他看到有些战士在处理没有爆炸的美军炸弹明显没有提高警惕时,他立即将战士们疏散,然后凭借自己的经验成功拆除了炸弹。

从此,毛岸英都会趁着闲暇与战友们一起拆除炸弹引线,还会协助保卫部门对百姓的调查工作,也正是在执行百姓调查工作的时候,他认识了朝鲜的一位老妇人。

这位朝鲜老妇人名叫朴真真,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她和相依为命的孙女一起住在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的大榆洞,这里也是志愿军司令部所在。

中国志愿军到来后,这位善良的朴真真老人就开始致力于协助志愿军,常常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屡次为志愿军送水,还曾经和孙女一起参加担架队。

直到有一次美军发动空袭,朴真真老人的房子遭受波及,心系百姓的毛岸英不顾危险两次冲入熊熊燃烧着的房子,先后将已经被炮弹的巨大气浪冲至昏迷的祖孙两人救出。

当朴真真苏醒过来之后,看着毛岸英被烈火烧焦的头发,再看看安然无恙的自己和孙女,心中感动不已,她在毛岸英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体内流淌着的是为人民出生入死的红色血脉。

自此以后,朴真真就将毛岸英当成儿子一般看待,只可惜两人的“母子缘分”稍纵即逝。

1950年11月25日上午10时许,毛岸英正与同事在司令部紧张工作,司令部上方突然传来美军机的轰鸣声,四架美军战机在空中盘旋一段时间后再次来到司令部上方,投下一百八十多枚凝固汽油弹。

一贯的美式狂轰滥炸过后,面积仅仅50平方米的司令部木屋连同周遭顿成一片火海,来不及撤退的毛岸英就此壮烈牺牲,正值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就此止步,年仅28岁。

得知毛岸英牺牲后,朴真真老人悲痛不已,她知道毛岸英是为了朝鲜而牺牲的,她要让后辈子子孙孙都为她的这位“儿子”守墓。

当1955年我军战士来到朝鲜为毛岸英迁葬的时候,不知内情的朴真真老人拦阻在战士面前。久劝无果的情况下,志愿军首长只能坦白毛岸英的真实身份,他不仅仅是大家眼里的“刘秘书”。

此话一出,朴真真老人大受震撼,久久无法回神。随后,她朝着中国毛岸英的墓碑深深一鞠躬,让志愿军将毛岸英的墓迁往了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1年3月,在和老友的一次谈话中,一代领袖曾经这样说过,我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保家卫国,又要派谁的儿子去呢?

朝鲜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当包括毛岸英在内的所有战士义无反顾地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时,一个个青春背影淹没在滚滚硝烟之中,令人不由得慨叹他们的英雄气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标签组:[历史] [毛岸英] [杨开慧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135.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