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数风流人物丨毛岸英: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坐落在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一个150米高的山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就曾在这里驻扎,如今,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长眠于此。

在毛岸英墓前矗立着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正面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在那动荡的日子里,他从小就随着父母四处奔波,有着一个艰辛的童年。毛泽东曾感慨地说:“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行万里路!”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组织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

1936年,毛岸英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后来又考入苏联军事学院。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在派往苏军的一个坦克连队担任党代表,并被授予中尉军衔。冒着枪林弹雨,毛岸英跟随苏联红军转战欧洲战场,为东欧国家的解放贡献了力量。

在毛岸英回国前夕,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送给他一支手枪,这是斯大林对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肯定,也是中苏友好的象征,毛岸英对这支手枪十分爱护。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遵照父亲“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地改革,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曾任北京机械总厂党支部副书记。他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1950年6月,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在联合国军进逼鸭绿江并疯狂轰炸我国边境城市的背景下,中央政治局进行了长达两周的激烈讨论。10月8日,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历史性决策,随即集结在东北边境的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随时准备入朝参战。

当时毛岸英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战争局势一直让他十分心忧。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他立即向毛泽东、党中央递交了要求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10月25日,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告别妻子,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

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后来,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一次清理毛泽东留下的遗物时,工作人员在仓库的一个柜子箱底发现一批衣物——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这些衣物已然有些破旧,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这些衣物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被叠得整整齐齐,这是他的儿子,毛岸英的遗物。

韶山并没有保存遗物的风俗,逝者生前的遗物,尤其是衣服往往是要烧掉或者送给他人,以免生者睹物伤心。但在毛岸英牺牲以后,这些遗物却被毛泽东收藏起来,一藏就是26年。

如今,这些毛岸英遗物被放置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整整齐齐地陈列着。透过他们,来访的游客似乎可以看到在那段烽火岁月里,先烈们英勇无畏的报国热情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世界历史] [抗美援朝] [毛岸英] [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144.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