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发布丨上海:生育假延长到60天 子女3岁前夫妻每年可各享5天育儿假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3

  中国网11月25日讯 25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上海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不再对再婚夫妻之前生育的子女进行合并计算,将生育假由三十天延长到六十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在其子女年满三周岁之前,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五天。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条例》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删除相关法律责任条款。授权市和区人民政府综合采取财政、教育、住房、就业、保险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鼓励用人单位采取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措施,支持家庭生育、养育。

  《条例》提出,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综合采取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措施,建立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

  目前,上海市约有380万个独生子女家庭,涉及约760万独生子女父母。为了做好政策衔接,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在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扶助关怀。《条例》明确,延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制度,明确在政策调整后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并给予必要的优先和照顾。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在原有一次性补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对此类人群的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


标签组:[婚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649.html

相关阅读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的权衡与无奈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统治时期,西汉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孝宣中兴”。然而,这位明君在立储问题上却陷入两难:他明知长子刘奭“柔仁好儒”,与自己“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理念严重冲突,甚至预言“乱我家...

2025-11-03

TWS将与知名制作人 罗英锡 PD 上演一场“撒娇对决”

频道 “十五夜” 于11月3日通过官方频道宣布:TWS要来十五夜啦!与英锡PD展开一场撒娇对决,今晚6点十五夜Live见!” 并公开了TWS出演直播的消息。TWS...

2025-11-03

维多利亚女王爱的梦幻岛奥斯本庄园介绍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都是品味高雅的艺术家,两个人都不简单,维多利亚是名副其实的“带货女王”她经常从珠宝商那里定制爱情信物(so aweet~),带旺了珠宝行业,甚至还发明了婚纱。阿尔伯特也很有才干,除了...

2025-11-03

辣椒怎么区分辣度

斯科维尔是辣椒的辣度单位,一定量的辣椒素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再用舌尖尝试其辣得到的辣度就是斯科维尔,斯科维尔指数越高其辣椒越辣,最先使用该辣度单位的是美国药剂师韦尔伯·斯科维尔,他于1912年提出了这个单...

2025-11-03

腹肌怎么练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腹肌,那么什么是腹肌呢?因此,腹肌是人体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斜肌、外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通过我们的不断训练,可以让这些肌肉表现得更明显。每个人的腹肌养成日记都是不一样的,但...

2025-11-03

宋金和议是什么盟约

宋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汴京陷金,徽、钦二宗北狩,北宋亡。其後宋室南渡,改元建炎,以迄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之十五年间,与金始终处於交战状态。惟交战期间,宋未尝一日忘和,一面请和,一面抗战。宋金酝...

2025-11-03

隆兴和议南宋割地求和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便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

2025-11-03

曹丕任命自家贾诩为太尉时 孙权为什么会嘲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据裴松之引《荀勖别传》而注《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晋司徒阙(通“缺”),武帝(司马炎)问其人於勖(荀彧侄孙)。答曰:&"三公具瞻所归...

2025-11-03

刘邦想废刘盈另立太子 刘邦为什么因为四个人放弃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换太子,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192年,汉高祖刘邦病重,他想把太子刘盈废掉,改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为了探听朝臣们的看法,刘邦就把太傅叔孙通叫到宫里,询问他的意见。...

2025-11-03

公子宋什么人?他为何要谋反杀害郑灵公?

公子宋什么人。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笑谈古今事,坐看风云起。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国君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存在和一个国家的威严,俗话说,君无戏言。然而,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