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4.如何理解“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8

  根据党中央要求,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问答》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中国文明网开设有声书专栏,对全书7个板块、100个问题进行连载,帮助广大网友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不断提高学习贯彻自觉性坚定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⑭

  2019年9月25日上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联检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个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的世纪工程,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镶嵌在绽放盛世荣光的中华大地,见证了“中国之治”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中国奇迹何以不断上演,“中国之治”何以如此成功?深入理解“中国之治”,其背后的制度密码是必须破解的关键。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到5年时间就完成预定建设任务,顺利投入运营。 

  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积累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学习和模仿。进入近代以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我国国家制度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坚持党指挥枪,坚持“一国两制”,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先进性的主要因素,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就内蕴于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之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密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正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胜利前进。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把尺子,量出了人民在一个制度中到底占据怎样的位置。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婴儿,我们坚持一个都不放弃,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是我们党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和显著优势贯穿始终。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样连续多年的接续奋斗,还是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这样短短十多天的突击战斗,无论是建设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嫦娥”探月这样的世纪工程,还是打造“北斗”、“天宫”、“天眼”这样的国之重器,无不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

  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品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动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兴办经济特区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4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我们要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巩固和完善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开辟“中国之治”的更高境界。

  域外声音

  中国将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全球性大国,在风格特点、发展模式、规范准则、发展重点以及价值体系等方面有别于西方模式。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

  中国在短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巨大的政治制度优势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

  ——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议长尼格马图林

标签组:[时政] [习近平] [国家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治理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1238.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