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我们都被大张伟骗了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2-02-14

我从没想过,大张伟会像今天这样红。

或者说,是不敢想。

把时间往前倒几年,大张伟的周遭从没有过鲜花。

相反,都是铺天盖地的谩骂。

假唱、抄袭、背叛、三俗,都是大张伟一路背来的标签。

更有甚者,造谣他吸毒。

那时候,大张伟说:

“我这辈子就这么完了,没戏了。”

我也曾悲观地以为,大张伟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




看完前言,你一定会觉得大张伟后来的故事很励志。

实则不然。

我主观上,从不觉得大张伟有过某个励志的瞬间。

如履薄冰时没有,深陷泥沼时没有,抱屈衔冤时也没有。

其中更多的,应该是妥协。

我以前觉得,这是天才的缴械投降。



天才的履历是怎样的?

大张伟就是答案。


1983年8月,大张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杂院里。

他家不过9.8平米,父母都是国营制造厂的职工。

故事开始,并没有大富大贵的出生。

但谁料想,竟是个逆天改命的剧本。

大张伟的童年,是一部顺风顺水的爽剧。


三岁那年,他听音乐就过耳不忘。

用他妈妈话说:“电视上放的歌、摇滚音乐,他(大张伟)听一遍就会唱”。

金子的光芒自然是盖不住的,天赋很快被老师发现,大张伟开始系统练美声。

这一练,就练出个小帕瓦罗蒂。



凭借那一口儿童美声,大张伟几乎所向披靡。

前脚刚迈进少年宫,后脚又迈入央视银河少年艺术团。

不出两年,奖状奖杯就塞满了不足10平米的小家。

出征俄罗斯,又轻松背回个国际大赛二等奖。

光是这高光开局,就足够吹一辈子。


但可惜,天胡开局却难免磕碰。

童年美声的道路,很快止步于变声期。

几年的努力,终归是错付。


大张伟回忆那段日子说:“命运啊,时不时就冲着你肋骨插一下子。”

换作其他人,故事也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但大张伟不一样。 他好像确实低迷过,但这种低迷转眼就被摇滚的音浪冲散了。

爽剧男主的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你仔细回想,你的15岁在做什么?

我在浑浑噩噩的读初中。

唯独浑浑噩噩这点上,我和大张伟保持高度统一。


15岁的大张伟,是老师最不待见的学生。

他尽搞些歪门邪道,体育极差,成绩也拿不出手。

但在另一群人眼里,却截然不同。


15岁的大张伟,还是中国第三代摇滚的领军人。

是宋柯口中摇滚的未来;

是窦唯也不吝夸奖的晚辈;

是成天和崔健、郑钧混在一起的明日之星。



大张伟第一次露脸,就吓傻了一帮摇滚前辈。

他的原创音乐,让宋柯一连用了四个「很」:

“词曲很真诚,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动的力量。”

宋柯准备立刻找大张伟签约,却被人捷足先登。

签下他的,是宋柯之前的员工付翀。

他看到大张伟,就立刻递上了辞呈。

毕竟是天才,谁想错过呢?

没过多久,中国多了支实力顶尖的摇滚乐队——花儿乐队。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这么一则问题:

如何评价大张伟的作词水平?

这个问题下面同样有很多人质疑,还有很多人嘲讽。

大张伟有那么优秀吗?


其中,最高赞回答的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这个问题,让巅峰时期的花儿回答你。

我深以为然。

空虚敲打着意志,仿佛这时间已静止,我怀疑人们的生活,有所掩饰。——静止

你有美丽的脸 可根已经枯萎,我想要的泉水 在心中粉碎。——花



你看,这些都是那个少年写下的歌词。

那些年花儿乐队红得发紫,他们的专辑一经发售就卖了四五十万张。

同年,最火的朴树专辑也才卖了三十万张而已。

天才的起点,又何止于此。


大张伟的歌,还跟崔健、窦唯的歌一起被收录进专辑《中国火》。

一起见证着那个属于摇滚的九十年代。

《华尔街日报》中如是写道:

“如果能拍摄更多录影,能有更多公开演出,那么每个中国孩子都将穿着花儿乐队的T恤。”

遗憾的是,彩云易散。

魔岩三杰撤退,中国摇滚圈彻底颓了。

摇滚越来越赚不到钱,父母又双双下岗,大张伟只能作罢。

他说:“我因家境考量自废摇滚武功。”



付翀拍着桌子怒斥:“你背叛了摇滚乐!”

那时,大张伟还学不会妥协。

他们为此闹得不可开交,撕得面红耳赤。

接着是走上法庭,协议解约。


因为利益关系,大张伟失去了自己所有歌曲的版权。

获得的,是一笔巨额违约款。

这一年,他刚刚19岁。

只能转投大的唱片公司,彻底转型做流行乐。

何止负债累累,大张伟还背负着所谓背叛的骂名。

人们都指责他背叛恩人,背叛摇滚。

他来不及悲伤:“我要带着悲伤一块儿玩儿。”




背叛的构陷声后,大张伟彻底火了。

他做了一首真正出圈的音乐——《嘻唰唰》。

这首歌在当时,吊打今天一切抖音神曲。

它响彻大街小巷,垄断手机彩铃,就连我爷爷在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哼唱。

当然,它毁誉参半。

摇滚圈乃至整个内娱歌坛,都把这首歌这定义成大张伟的堕落。

只是外人也就罢了,就连乐队其余两个成员也怨声载道。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嘻唰唰》被爆抄袭,冷嘲热讽瞬间升级成围剿猎杀。

乐评人尹亮直言:

“花儿对于物质及名利的过度苛求,以至于踩线过界,道德沦丧。”

“花儿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舆论哗然,从主流媒体到贴吧论坛骂声载道。

王思聪甚至把他抄袭的微博置顶了好几年。

大张伟认错、道歉、补买版权,依然于事无补。

“上帝都原谅我了,但网友不会。”

他只要发歌,网友就四处寻找相似的旋律。

花儿乐队,彻底臭了。



内部矛盾激化,乐队不得不解散。

解散当天,恰好是花儿乐队十周年。

他们办了个分手演唱会,大张伟在舞台上边哭边喊:

“我们能不能不分手,亲爱的别走。”

为了止住哽咽,他拼命咬自己。

“我就知道,我喜欢的东西最终都会离我而去。”



这是大张伟第一次痛哭着煽情,也是最后一次。

解散过后,他不得不咬着牙继续往前。

那时候大鹏还只是个小主持人,大张伟做客他的节目。

录制中,大张伟因低血糖走神、口吃、精神恍惚。

大鹏一连问了三四个问题得不回应,便愤然离场。

别有用心的人曝光了节目录制片段,标题上写着「大张伟吸毒」。

莫须有的栽赃,引来倾泻般的谩骂。

这种诬陷。就是要彻底毁掉这个少年。

而大鹏,点了个赞。

这个赞,把大张伟推向了万丈深渊。



铺天盖地的骂声中,没有人听大张伟的解释。

“我真的没吸毒。”

他再委屈,也救不了自己。


这一年,是他最孤独的时刻。

26岁的大张伟,失去了一切。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向乐观的他那年重度抑郁。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天才要挺不过去了。

每一天,父母都反复跟他说:

“儿子你要活着啊。”


另一边的大鹏,混得风生水起。

很多年后,他才突然想起来道歉,而这个道歉和当年那个赞一样。

归根结底,他还是为了自己。

毕竟谁能想到呢?

那件事后,大张伟还能回来。




这两年,没有人不喜欢大张伟。

我始终觉得,这是个奇迹。

偶然听到那些人叫他大老师,会尤其恍惚。

终于,大张伟有了接不完通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我一直觉得大张伟像个泡泡机,即使咽下肥皂水,也要吐出快乐的泡泡。

最难熬的日子里,大张伟写出了最快乐的歌。

这首歌,陪大张伟走上了央视春晚。

“就这个 feel 倍儿爽!”



就这一嗓子,大张伟回来了。

在这个快乐越来越难的时代,大张伟是宝藏。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说的就是大张伟。


2015年,他走上综艺《拜托了冰箱》,王嘉尔忍不住拥抱他:

“我很喜欢你。”

大张伟发现,能让别人快乐真的很幸福。

后来,他开始救场各大综艺。

《天天兄弟》主持人毁约,大张伟凌晨2点接到电话,就搭乘最早的班机飞去长沙。

《向往的生活》开播,大张伟拎着电脑包就跑去帮忙宣传。

《吐槽大会》嘉宾爽约,大张伟二话不说直接赶往录制现场。



太多次不计回报的救场,让他成了当之无愧的综艺网约车。

综艺一档接一档,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说他人间清醒,有人说他难得通透。

但事实上,他还是那个天才少年。


过去我以为这是缴械投降,是大张伟的妥协。

因为他好像总是一步步得退让。

后来才知道,那是我的狭隘。

大张伟,他从没放下过那份热爱。

哪怕明天要录制,也会熬着夜写歌。


有一次汪涵看他黑眼圈很重就问他:

“昨天是不是又熬夜写歌了?”

大张伟一如既往地打趣道:

“嘘,别让别人知道我努力,他们该不说我是天才了!”

正如高晓松说的,大张伟是真朋克。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热爱,并用自己的办法坚持着。

正如他拿起麦时,眼里闪过的泪光。

他还是那个天才少年,从没有缴械和退让。

忍着泪水,却藏不住渴望。



直到今天,大张伟也从没有回应过他是怎么走出那些沼泽的。

他好像只顾着以一个个全新姿态出现。

哪怕之前遍体鳞伤,但当我们再看到他时,他就又是活蹦乱跳的、没心没肺的。


他曾一脸深刻地聊过成长:

“成长对于我来说就是不断的让恐惧成为习惯,习惯忍受疼痛,学会让爱的人离开。”

但转头又会笑着说:

“那些曾打倒我的人们,谢谢你们,躺着真的很舒服。”

他总是这样,嬉皮笑脸又无比真诚。

他总是这样,不欺暗室的活着。

他相信,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坦诚的心。

他知道世界很脏,但笃定他不能脏了这个世界。

眼看着他路人缘越来越好,我总会暗自庆幸。


万幸啊。

这个干净的少年,没有被这片贫瘠的土地淹没。

标签组:[大张伟演唱会] [花儿乐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7228.html

相关阅读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以隐忍蛰...

2025-09-17

司马岳:东晋短命皇帝,在位三年就驾崩

他是东晋第四位皇帝司马岳,二十一岁登基,二十三岁去世,仅在位了两年,接下来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晋康帝司马岳是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他的哥哥司马衍是嫡长子,同时也是东晋第三位皇帝。那么有儿...

2025-09-17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朝廷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宦官集团与...

2025-09-17

从世家子弟到寄人篱下,揭秘欧阳询的一生

说到唐朝的著名文人,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潇洒肆意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狂放傲气的贺知章,但是在初唐时期,却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了解一二。他生于安乐却长于乱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能够醉心书法研究,以一...

2025-09-17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阁的丹青,从玄武门的血色到昭陵的松柏,这...

2025-09-17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书·后妃传》及昭陵墓志铭等史料,唐太宗四...

2025-09-17

蜀汉国力不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是?

三国时期战乱贫瘠,政权得到分割,各地开始分裂,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各路诸侯纷纷拔地而起,不将皇帝放在自己眼中,曹操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获得政权,操控天下诸侯,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对于汉献帝十分不敬,...

2025-09-17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

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全方位成就,成为盛...

2025-09-17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然而...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