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陈思诚原想把张子枫吻戏留给刘昊然,呵呵呵!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2-03-31

  “这里唯一我有一段不喜欢的戏,就是子枫的吻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把子枫的初吻用在下一部《唐探》里和昊然了。”能说出这样的一句话,首先是对张子枫不尊重,其次是对刘昊然不尊重,同样也没有尊重自己!


  2020年7月在成都开机,9月在成都杀青,2021年4月2日,电影《我的姐姐》正式上映了。该片是由殷若昕执导,游晓颖编剧,张子枫领衔主演,肖央特别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遥源、王圣迪特别介绍出演,讲述了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对追求个人独立生活还是抚养弟弟的问题上展开的一段亲情故事。


  电影《我的姐姐》是张子枫与导演殷若昕继《再见,少年》之后的第二次合作,也是编剧游晓颖继《相爱相亲》后的又一部亲情题材作品。在电影中,张子枫首次尝试姐姐的角色,而为了更靠近该片中的“姐姐”,张子枫开拍前“狠心”剪去了长发,真的特别用心。


  《我的姐姐》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它真实地将二胎家庭引发的矛盾和女性在家庭、社会中面临的困境等的现实话题抛给观众,发人深思,是国内市场不可多得的家庭女性题材电影。影片中姐弟间的真挚情感,还原了女性走出原生家庭伤痛的成长过程,深刻揭示出女性在抉择中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时刻。


  按照惯例,新片上映,都会有很多大咖捧场,《我的姐姐》也不例外。在北京的首映礼上,当红大导演陈思诚亮相,在谈观后感时,表示很钦佩女性主创,对表演的细腻把握确实是我们这群糙老爷们难以达到的。然而,一句玩笑话却上了热搜。陈思诚开玩笑说,对片中张子枫的吻戏“不满意”,因为他原本想把张子枫的吻戏留给《唐探》中刘昊然扮演的“秦风”。陈思诚现场原话:“这里唯一我有一段不喜欢的戏,就是子枫的吻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把子枫的初吻用在下一部《唐探》里和昊然了。”


  电影《我的姐姐》中吻戏的两个当事人是张子枫和梁靖康。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被迫提前长大,拥有独立、尖锐且强势的性格,成熟独立且渴望“闯出去”。生活中面对不公时,她直来直往勇敢说不。梁靖康饰演的赵明是安然男友,和安然约定好两人一起去北京读研究生,给了安然很多的温暖和光亮。


  陈思诚还说到,一路看着张子枫在成长,特别为她感到骄傲,可是另外一段话就不是那味儿了。当他说完那段“玩笑话”,众多网友都觉得他不尊重张子枫,爹味太重。也许,陈思诚只是想开个玩笑,但是这个玩笑不怎么好笑,还挺尴尬。如果内心没那样的想法,也开不出这样荒唐的玩笑,在他的内心,张子枫和刘昊然特别的般配,如果有荧屏初吻是一件美好的事。再较真一点,对出演这部电影的梁靖康也不尊重。


  本来感动于电影,可以一句话燃烧了起来,气氛活跃的另一面是深思,这里并不是在“打权”,人家还是个小姑娘,有的话可能会拉低身份身价。成功的人不一定说什么都对,更要注重个人修养,尤其在公共场合,在聚光灯下。任何人都不能掌握别人的命运,不能玩模拟人生。

  最后,再脑补一下,陈思诚这个玩笑会不会别有用心呢?是不是在借机宣传下一部《唐探》呢?下一部《唐探》里有张子枫和刘昊然的感情戏?

标签组:[刘昊然] [张子枫] [陈思诚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1810.html

相关阅读

霍光拒为卫子夫平反:权力博弈下的历史抉择

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爆发,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被迫起兵自保,最终双双殒命。汉武帝虽为太子修建思子宫以表追思,却始终未为卫子夫恢复名誉。霍光作为武帝托孤重臣,掌权二十余年,却未主动为这位“三姨”平反。...

2025-10-29

血统与权力的博弈:刘裕为何弃“汉”而择“宋”

在中国历史上,国号的选择往往承载着政治合法性、文化认同与权力继承的多重意义。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虽为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却在称帝时放弃“汉”而选择“宋”为国号。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政治现实...

2025-10-29

汉献帝的至暗时刻:长安城中的饥饿与屈辱

东汉末年,长安城笼罩在战火与饥荒的双重阴影下。作为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命运始终与乱世紧密相连。而在其一生中,兴平二年(195年)的冬季,堪称他最悲惨的时刻——彼时,这位年仅15岁的皇帝不仅目...

2025-10-29

乱世飞将:正史中吕布的武力神话与战略困局

东汉末年,并州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走出一位以“飞将”之名震动天下的猛将——吕布。他手持长矛、胯下赤兔,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交织出复杂而矛盾的形象。从《三国志》的客观记载到后世小说的艺术加工,吕布的实...

2025-10-29

“一尺布尚可缝”:汉文帝与淮南王刘长的权力困局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在流放蜀地的途中绝食而亡,汉文帝刘恒闻讯后痛哭流涕,却难掩民间“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讽刺歌谣。作为刘邦仅存的两个儿子之一,刘长之死既是个人悲剧,更是汉初皇权与宗室矛盾的集中爆...

2025-10-29

戏言成真:荀攸爱妾改嫁背后的三国人情与时代风貌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魏谋士荀攸随曹操征讨孙权途中病逝,留下年幼子女与一位名为阿骛的爱妾。令人意外的是,其挚友钟繇并未让阿骛守节,反而亲自为她寻觅新夫,促成这段改嫁之事。这一看似违背传统礼教的行为...

2025-10-29

绵竹之殇:诸葛瞻失败的五大深层原因

公元263年冬,蜀汉政权迎来最后一场生死较量——绵竹之战。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与邓艾率领的魏军精锐在成都平原展开决战,最终以蜀军全军覆没、诸葛瞻父子战死收场。这场战役的失败,不仅标志着蜀汉政权...

2025-10-29

曹操的困局:实力冠绝天下,为何难圆统一之梦?

东汉末年,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智慧与“青州军”的军事根基,逐步统一北方,成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然而,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终其一生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其失败原因涉及政治博弈、战略...

2025-10-29

简雍与孙乾:刘备创业初期的隐形支柱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诸葛亮、庞统等谋士的光芒如星辰般璀璨,但刘备创业初期的艰难岁月里,简雍与孙乾这两位看似低调的谋士,却以务实的外交智慧与忠诚的辅佐,成为刘备集团存续与扩张的关键力量。他们虽无奇谋...

2025-10-29

乱世棋局中的身份博弈:袁绍礼遇刘备的深层逻辑

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棋局中,刘备从公孙瓒麾下的平原相,到成为袁绍倾心礼遇的座上宾,这一身份跃迁的背后,实则是政治资本、战略价值与人格魅力的三重共振。袁绍以"离城二百里相迎"的礼遇,不仅是对刘备个人的认可,...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