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小伙伴我们来聊聊中国太极八卦图的由来以及韩国国旗的起源。

发表于话题:阴阳八卦图简单解释
发布时间:2021-05-11
韩国旗产生背景

“太极”出自中国古典《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指派生万物的本源。 到北宋时,形成了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并成为中国道教的标志。 因此一般认为韩国旗里的太极图是高丽时代以来从中国传入的。



国国

韩国国旗,又名太极旗

韩国国旗,又名太极旗(朝鲜语:태극기/太極旗 Taegeukgi),是韩国标志性旗帜和国家象征。太极旗长宽比例为3:2,由白色底,蓝红两色太极图和乾、坤、坎、离四卦组成。1949年3月25日,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国旗时对太极旗的解释是白色代表着大地;中间蓝色和红色的太极两仪分别代表着阴阳;左上角的乾代表着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代表着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代表着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代表著火、冬、北、智[1]:36-37。

含义

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周易》。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等原理,代表着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太极为中心,四角的卦分别象征阴阳互相调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各个卦还象征着正义、富饶、生命力和智慧。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

1876年,随着《江华条约》的签订,朝鲜打开国门,而设计国旗之议也萌生了。朝鲜国旗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是由清朝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提出的,1880年9月,黄遵宪撰写了一本小册子《朝鲜策略》,赠与访问日本的朝鲜修信使金宏集,在《朝鲜策略》中建议朝鲜“奏请陆海诸军,袭用中国龙旗为全国徽帜”[9];同年11月,清驻日公使何如璋在致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报告也有提到:“若朝鲜既经开港后,应饬令彼国袭用中国龙旗,或围绕以云,微示区别,以崇体制。”[10]李鸿章也对朝鲜袭用中国龙旗的方案表示同意,他在1881年2月26日与朝鲜官员李容肃会谈时说:“今贵国王自用之旗,据称是画方龙旗,亦与中国龙旗相仿,自可以画龙旗为国旗,即作航海旗标。定于应用之先,将龙旗尺寸、颜色绘具图式,咨明本大臣衙门,以咨核奏咨行。”[11]

然而,朝鲜王朝似乎对清朝的建议不以为然,1882年,清朝协助朝鲜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在条约签订前一天的5月21日,朝鲜官员李应浚设计了一种国旗方案,翌日,负责协助朝鲜缔约的清朝官员马建忠对朝鲜全权大官申櫶说道:“昨李应浚袖至旗式,似与日本相混,贵国旗式究竟何若,前黄参赞谓贵国宜用中国龙旗,以仆观之,似亦未安。”马建忠在否定了先前的中国龙旗方案后,又想出一种新方案,他说:“吾想贵国国旗,可用白底、青云、红龙,惟龙用四爪,暗示区划。何以区别?只在四爪五爪耳。青云者,亦取云从龙之意,君臣以民为本,故质用白色。”[12]但在5月27日,朝鲜方面以“红龙青云制造须费工”为由婉拒了马建忠的提议,并主张采用“红质中青白合成圈子”作为国旗,马建忠又建议道:“前议此事后,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则恰合八道之数。八卦纯用黑色为显,太极用半红半黑,旗外又缘以红色,何若?”[13]这个方案亦不见朝鲜采用。《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缔结前后中朝两国关于国旗方案的折冲是太极旗最早的酝酿,而李应浚设计的方案与现在太极旗相比只是无卦而已(因此被马建忠评为“似与日本相混”),被认为是韩国国旗最早的雏形。后来在美国发现的1882年著作《航海国旗帜(Flags of Maritime Nations)》发现了配有四卦的太极旗,一些学者认为是李应浚设计的方案,因此认为太极旗的实际创始人是李应浚。[14]

1882年朝鲜爆发了反日的壬午兵变,其后日本强迫朝鲜缔结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规定朝鲜须派使臣向日本谢罪。于是在1882年9月,朝鲜政府以锦陵尉朴泳孝为谢罪兼修信使,出使日本。临行前朴泳孝就国旗问题请示国王高宗,高宗授权朴泳孝必要时可制作并使用国旗。1882年9月22日,在前往日本的“明治丸”号轮船上,朴泳孝、金玉均等参酌英国驻朝领事阿须敦(W. G. Aston)和英籍船长杰姆士(James)的意见,以太极四卦为图案,设计出了最早的太极旗。于是韩国国旗便在“明治丸”号上诞生了。10月3日(阴历八月二十二日)朴泳孝在给本国的报告中记录了太极旗诞生的状况:

国旗标式在明治丸中与英领事阿须敦议到,则伊言该船船长英人周行四海,惯识各国旗号,又各色分别远近异同,均能洞知云,故与之商议,则太极八卦之式特别出色,然八卦分布,颇觉稠杂不明,且于各国之仿制,甚不便易,只用四卦,划之四角,则更佳云。又言外国国旗外,必有君主之旗标,盖仿样于国旗,而设采设纹,繁鲜最好云。国旗大中小各一本,使该船长裁制,小一本,今修启上送主上。旗号太极中居,八卦拱布于旗之边幅恐好,质则专用红色,似属鲜明也。既与各国通好之后,凡出使者,礼不得无国旗,为遇有各港口各兵舰载炮六门以上者,则必有祝炮以礼待之,伊时当揭该国使臣国旗而别之。又遇有约各国各等庆节,有悬旗相贺之礼,各国公使相会,以国旗表坐次,均此各件,阙不得制带国旗。而英、美、德、日各国均请仿画而去,此系布明于天下者也。[15]

太极旗诞生后,朴泳孝一行就将其广为使用,他们一登陆日本就在客店外悬挂太极旗,朴泳孝描述道:“新制国旗悬寓楼,旗竿白质而纵方,长不及广五分之二,主心画太极,填以青红,四隅画乾坤坎离四卦,曾有受命于上也。”[16]其后他们在外交场合中也频频使用太极旗,引起各国使节和日本各界的注目,“英、美、德、日各国均请仿画而去”。其中日本《时事新报》登载了太极旗图样(见右图左一),并报道了太极旗诞生的经过。[17]1883年3月6日(阴历正月二十七日),朝鲜王朝正式决定以太极旗为国旗。[18] 1897年后又成为大韩帝国国旗。后来经过一些微小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太极旗样式。


标签组:[中国朝鲜] [太极中国] [国旗] [韩国国旗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336.html

相关阅读

曝王子邱胜翊插足他人婚姻

据台媒报道,10月29日,范姜彦丰发视频控诉棒棒堂王子邱胜翊介入自己家庭,和自己太太“粿粿”江玮琳发生婚外情。他表示:“我的信任和真心被狠狠践踏,最终成了戴绿帽的...

2025-10-29

逃亡车辙下的父权悖论:刘邦弃子事件的历史解构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的溃败,将刘邦推向了历史争议的漩涡中心。当夏侯婴驾着马车在楚军追击中狂奔时,一个载入史册的场景发生了:刘邦三次将年幼的刘盈与鲁元公主踢下车,而车夫夏侯婴三次冒险救回。这场充满悖论...

2025-10-29

魏武双璧:张郃与张辽的军事能力与历史成就比较

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张郃与张辽同为"五子良将",但二人的军事风格与历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战场指挥艺术、战略影响力及历史评价,可清晰看出张辽在战术创新与战场威慑力上更胜一筹,而张郃则以战略持久性...

2025-10-29

洛神陨落:解码甄宓与郭女王的后位之争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赐死结发妻子甄宓,改立郭女王为后。这场看似简单的后宫更迭,实则是权力博弈、性格差异与时代局限共同编织的悲剧。当“洛神”的绝世风姿败给“女王”的权谋手腕,历史的暗流中,藏着三个致...

2025-10-29

荆州之殇:关羽失守背后的多重困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的战鼓尚未停歇,荆州城防已悄然瓦解。这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失利,既非单纯因关羽“大意”所致,也非单一因素促成,而是多重矛盾交织、内外势力博弈的必然结果。从战略决策到人性弱点,从盟...

2025-10-29

曹操立嗣之谜:宗法、权谋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公元217年,曹操在反复权衡十年后,最终将世子之位授予嫡长子曹丕。这场涉及二十余位儿子的继承人之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未来走向,更折射出东汉末年宗法制度、士族政治与个人能力的复杂博弈。曹操的选择,是传...

2025-10-29

武周兴亡录:从权力巅峰到王朝谢幕的十五年传奇

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以女性身份建立的王朝,在十五年的跌宕起伏中,既创造了"贞观遗风"的盛世图景,也因权力博弈与制度困境走向...

2025-10-29

权谋与妥协:武则天退位后未遭清算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夺取李唐江山,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这场权力交接的戏剧性转折,不仅源于武则天对身后事的精准布局,更折射出唐代政治生态中权力、血缘与利...

2025-10-29

嘉靖之谜:李时珍难解的帝王病痛与权力困局

1542年冬,紫禁城西苑的丹炉火光摇曳,嘉靖皇帝朱厚熜正盯着道士炼制的“先天王粉丸”。这位沉迷丹药的帝王不会想到,二十四年后,他会因长期服用这类含汞朱砂的丹药,在剧烈抽搐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当李时珍以太...

2025-10-29

嘉庆皇帝亲政的第一天,为何要追封陆氏为庆恭皇贵妃?

《如懿传》中,陆沐萍的戏份很少,她原本是太后安排在后宫的一枚棋子,当初皇上借玫嫔之手用绝育汤使其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在求依太后无果后,陆沐萍选择了依附于炩妃卫嬿婉,并事事对卫嬿婉进行阿谀奉承。没想到因争...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