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杨洋,端吗?

发表于话题:杨洋方声明
发布时间:2022-04-21

《且试天下》刚刚开播,“杨洋 端着”便被刷上热搜。

(部分)路人点评: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部分)粉丝反驳:仪态好就是端着了?

话题已经掰头了几万条,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一边声音是觉得杨洋在剧中很BKING,表演不够松弛自然,脸上像是写着“我很是帅,我很装”。

肢体语言也经常让观众出戏,比如扭头与其他角色说话时的细节,经常就会给人一种他脖子受伤不能灵活转动,需要像机器人一样头身联合的之感。

另一边支持的声音则认为剧中男主人设便是BKING,像BKING说明杨洋演得符合人设,身体“端着”则是因为他完美的呈现了古装贵公子的仪态。

看多了没仪态的古装丑男,反而不适应仪态好的真古装美男了?

杨洋这一次被吐槽“端着”,的确有一点角色人设的影响,《且试天下》原著是十多年前大火的言情武侠小说,故事中的流行元素较多。

可惜很多流行元素都有审美的时间限制,十多年前让人感觉既新鲜又热血沸腾的元素,十多年后再看,可能就会有着浓郁的中二风,或者说,装X风。

即使观众没有看过剧情,也能从主角的名字与外号中有所感触,“丰国世子黑丰息X风国公主白风夕”的故事,一听就有着浓郁的古早网文味。

这也是男女主被吐槽“端王与端王妃”的原因之一。

但杨洋这一次被吐槽“端着”,人设只是导火索,根本原因还在演技。

BKING不好驾驭,却不是演员表现不松弛的理由。

高冷不等于僵硬,“装”与“端”不是同一个概念。

黑丰息不请自来到韩家助女主取药,第一件事就是让手下摆坐倒茶,这是角色“装”,与老武侠片为了突出BKING男主气场玩天女散花式出场异曲同工。

观众可能对类似桥段的喜好不同,却不会将这种装X行为解读成演员的“端”,甚至还会因为男女主互怼矫情与仪态的台词设计觉得很有趣。

杨洋诠释角色时表演痕迹太重,导致肢体与表情经常出现脱离戏剧信念的观感,尤其是呈现人物高冷时的表演经常很生硬,才是观众质疑的“端”。

仪态也不等于“端着”,杨洋的优点与缺点并不重合。

杨洋对古典仪态的拿捏,基本上不会有什么诟病,近景有贵公子风范,远景能让观众能GET到古人形容的芝兰玉树,格外养眼。

安静时如松如柏,打动时如柳如风,论仪态美感,杨洋可以当一个小教科书,但仪态美的视觉效果与“演技端”的整体感受,是分开的。

角色的一举一动演员都做了,却又像是为告诉观众做了而做,比如经常出现的左扭头与右扭头镜头,酷似AI程序写好的算法,这是仪态美抵消不掉的问题。

相对高冷表演来说,黑丰息戏中戏装病的桥段,杨洋反而诠释得更加出彩,有点当年大宝玉的效果,虽不算演技炸裂,却胜在灵动自然。

而且,杨洋被质疑“端着”,不单单是源于《且试天下》,而是大量作品积累出的舆论情绪,同一种风格的表演,他已经重复过很多次。

正如曾经的肖奈,光看颜观众无一不满意,原作者顾漫也将他视为自己小说男主最佳人选,但当提到演技,就颇让观众很分裂。

他对高冷属性的解读几乎只留下装X,好在当时观众对杨洋美颜滤镜比较强,再加上彼时荧屏面瘫演技遍地走,肖奈之于小荧屏仍旧惊喜大于瑕疵,赞赏居多。

但当同一个瑕疵不断刷存在感时,观众便很难再忽略演员的问题。

《且试天下》播出后引发“端着”的舆论风暴,更多是大众长期观感的爆发,演技派靳东因为角色风格重复都差点翻车,何况是重复演技缺陷的杨洋呢?

认清演技缺点,才能更好地发现并总结问题,已经在偶像派演员里影响力达到极致的杨洋,舆论在此时点破问题所在,这对他来说,其实并不是坏事。

如果一位演员演技有问题大众完全选择忽略不说出真实看法,任由演员故步自封而不自知,那大家期待的可能并不是一位优秀的演员,而是一个漂亮的花瓶。

不过,很讽刺的是,有演技瑕疵的杨洋,仍旧是古偶天花板。

甚至,也是现偶天花板。只因他有两大筹码:仪态与颜值。

这原本属于大部分偶像剧演员的基础条件,在近几年被祸害得稀碎。

颜值方面,多个版本数不清的“古丑”盘点,相信大家已经深有感触,如《且试天下》般主角养眼配角全员清爽的卡司阵容,基本上能算近三年视觉顶配。

仪态方面,更是发展到古装剧不见“古人”的状态,连卡司以演技派为主的另一位S+大制作武侠剧《雪中悍刀行》也深受其害。

剧中很多年轻演员与老演员在仪态的拿捏上完全不在同一水准,女主李庚希备受诟病的一点,便是她举手投足都是一个现代姑娘,毫无古人特质。

古偶男演员更是仪态问题的重灾区,弓腰、驼背、脖子前倾、走路或吊威严状态不对的案例层出不穷,观众不仅难找颜值惊艳,还要忍受仪态出戏。

如《且试天下》丰兰息的古人礼数腔调,便是越来越罕见,大多数作品不是直接去掉了古人礼数,就是敷衍地走个过场,仪态松垮至极。

在古偶长期输出“古丑”与“现代古人”的侵蚀下,不少观众已经降低了自己对古偶演员的要求,达到只要颜值和仪态卷起来,就可以忽略演技问题的地步。

杨洋被吐槽演技“端着”,大部分路人网友都很赞同,但同时也会认同他是古偶TOP,让人又爱又恨,当然,这个恨无恶意,只是希望他能更好。

以前大众呼吁85花刘诗诗做一个专注时尚拍画报的漂亮花瓶,因为大家喜欢她的颜与仪态,却不满她长期演技不进步,出道多年只能jpg升级为gif。

但当刘诗诗离开古偶几年后,很多网友又开始呼喊她回归。

毕竟,如今演技平庸的古偶演员处处都是,仪态与颜值能胜过她的却不多了。

全方位优秀的古偶TOP,已经离观众太远,失望长期在影视剧观众中横行,新剧选角的综合分一再降低,是观众的悲哀,但长久下去,行业难道会毫发无伤吗?

显然不会,每一次消费的降级,都在流失观众。

观众呼吁颜值与仪态回归古偶,并不代表完全无视演技,否则《且试天下》杨洋只会迎来一水高赞,而非如今颜值仪态与演技评论的两极分化。

只能希望,行业在选角门槛方面,能够回归底线,当下的古偶演员,不应该没有仪态,未来的古偶TOP,也不应该只有颜值和仪态。

标签组:[鏉ㄦ磱] [婕斿憳] [涓旇瘯澶╀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4859.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