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2-2021 今日看点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52634号-10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看到返回舱安全落地,我的心放下来了。”4月16日上午9:56,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稳稳落地。77岁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忍着腰痛坐在电视机前,看完了直播全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激动,“我们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希望,按时完成了任务,具备了向前走一步的良好条件。”
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叶培建已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50余载。如今,叶培建依然步履不停,他还担任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院长,希望带领更多年轻人加入航天强国的队伍。这一切的动力,源自心底深处的爱国情怀。他说,“我喜欢为国家做事情,做得越多越好”。
叶培建院士
“回国前有没有思想斗争?问这个问题是小看我了。要为国家出点力,我从来没有思想斗争过。”
尽管有医生卧床休养的嘱咐在前,但在叶培建眼里,没有什么比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更加重要。4月16日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落地的日子,当天上午九点多,叶培建坚持坐了起来,坐在沙发上收看神十三返回的电视直播。
“我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方面是安全落地;另一方面是航天员的安全出舱,他们这次回来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结束。下面再开始要做的若干事情,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是在建我国自己的空间站了。”
“中国制造”的印记,在37年前叶培建作出回国选择的那一刻就已经深深烙下。1945年,叶培建出生于江苏泰兴的一个军人家庭。在父亲教诲下,叶培建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后来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赴瑞士求学。1985年8月,论文答辩一结束,获得瑞士科学博士学位后,叶培建便动身回了国。“回国前有没有思想斗争?问这个问题是小看我了。”叶培建说,“要为国家出点力,我从来没有思想斗争过。金屋银屋不如我的茅草屋,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不干谁来干?”
叶培建院士
在叶培建的简历里,一长串深空探测发射项目极为耀眼: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嫦娥五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经历过这么多次的航天器发射,哪一次让自己印象最为深刻?叶培建的答案让记者感到意外,他选择了自己挂帅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中国资源二号”。“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当时我们的技术基础,人员能力和科研条件没法与今天相比。有些设备甚至要我们从无到有进行研制。”
2000年,资源二号01星成功发射。然而,卫星入轨后的第二天突然失去了联系。在完成任务后的返回途中,叶培建收到了卫星“失联”的消息。“当时听到消息后心里一紧,我真想车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叶培建回忆。紧急关头,叶培建直面难题,争分夺秒找出原因。当卫星再一次经过中国上空的时候,工作人员立刻发出了正确的控制指令。机会抓住了!卫星接收到正确指令,迅速调整姿态,恢复了正常运行。
“只要国家下决心,我们可以在2030年前后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陆,在嫦娥四号平稳落月的一刻,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激动地掩面而泣,叶培建院士走到张熇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这个感人的瞬间被摄影师记录了下来,一时间,相关照片引发全民热议。
图源新华社
那一刻,张熇的心情有多么激动,经历了中国探月工程立项和数次发射的叶培建无疑最懂。“落月以后,我马上走过去,拍了一下张熇。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没有说话。如果一定要说,那只有一句话,‘你们干得很好’,如果再多说一句,‘你们将来会干得更好’。”和记者聊起这段难忘的记忆,叶培建很是感慨,“这是历经千难万苦获得的成功。我们是战胜了挫折才赢得胜利的。这就是我为什么我拍了她一下,张熇马上就流泪了”。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的背后,是叶培建的据理力争。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有嫦娥三号珠玉在前,嫦娥四号发不发已无争议,但落在哪里,出现分歧。有人认为,稳妥起见,应该把探测器落在月球正面。叶培建则主张:月球背面没人去过,嫦娥四号要迈出人类尚未迈出的那一步,“没有大胆创新,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
早年在瑞士留学期间,叶培建曾在位于瑞士的世界知识产权大厦见过美国人展示的月球岩石。2010年,嫦娥五号立项,叶培建再到瑞士出差,有机会再次见到了这块美国展示的月球岩石,他兴奋地拿出相机拍了下来,分享给团队里的每一位设计师,并勉励大家:“咱们中国人要拿回月石就靠你们了!”
年轻的工程师们没有让叶培建失望。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进度没有拖,经费没有超,指标没有降。”叶培建说,各国的航天任务当中拖进度超经费的比比皆是,“我们这三步做到了,而且还超额完成!”
中国人到底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这个问题叶培建被问了很多次。他的回答延续了一贯的探索精神:我个人的主张是,中国人一定要去,你不去就没有发言权。“只要国家下决心,我们是可以在2030年前后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的。”叶培建说:“我们中国人站到月球上去。将来可能还有载人探小行星,载人探火星等。再远,我们将来还要探测木星,探测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争取往太阳系外去探索。”
“我的年纪我的身份,能为年轻人扛住很多压力,如果我不担责任,我不扛,他们的压力会更大。”
“我今年77岁,没有迟到过一次。”在空间技术研究院,叶培建的严谨出了名。尽管年过七旬,依然保持着极度的自律,还每天坚持走一万步。在今年2月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接力中,叶培建成为了火炬手之一,成功传递奥运圣火。他表示,好的身体素质十分必要,“有很好的身体才能实现你的愿望,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去做事情”。
火炬手叶培建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中。 图源新华社
每天早晨八点,叶培建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天问一号”探测器和“祝融号”火星车在月球上的“互拍照”,这两张照片叶培建爱不释手。火星探测器信标项目副总设计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王寅告诉记者,在“天问落火”成功的当天晚上,叶培建院士和大家一样在现场坚守了整整一夜。直到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各项功能正常以后,才离开飞控中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熬完这一宿,叶培建站不起来了,回去后躺了十多天。
“腰病犯了,我们很多的付出是外人不知道的。”叶培建说得“云淡风轻”,但在年轻的航天工程师们眼中,他是飞控中心的“定海神针”。 从“嫦娥二号”的发射开始,叶培建不再担任总师,但每次发射他都会坐镇现场。“有叶院士在,发射不紧张,队员吃得香。”
叶培建院士在飞控中心现场。 央视新闻截图
“我觉得我的年纪我的身份,能为年轻人扛住很多压力,如果我不担责任,我不扛,他们的压力会更大。因此我只有帮助他们,支持他们的义务,不会给他们增加压力。”叶培建向记者展示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落火后,总师孙泽洲给自己发来的信息:“ ‘天问’一路走来遇到过很多挫折,您给予我们专业技术和帮助,也给予我们精神和士气上的鼓励,也帮助我们挡住和屏蔽了很多外界的干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安心精心地构筑‘天问’的成功。”
2019年9月29日,叶培建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被授予这一称号的,还有数学家吴文俊、天文学家南仁东、医学家顾方舟、核物理学家程开甲。如今,其他四位都已去世。说及此事,叶培建沉默了几秒钟:“所以,我也要替他们多做些事。”
2019年9月29日,叶培建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作为深空探测的‘老人’,下一步我将继续策划和参与深空探测各项工作。”“嫦娥落月”“天问落火”之后,叶培建的目光锁定了未来: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月球科考站,小行星探测……深空探测,77岁的叶培建依然走在路上,永不停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供图
视频剪辑 戎毅晔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标签组:[鑸┖鑸ぉ] [鐧绘湀] [浜虹被鐧绘湀] [涓浗杞戒汉鐧绘湀宸ョ▼] [瀚﹀ē鍥涘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