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改革东风鼓千帆 初心不改谱新篇

发表于话题:央视榜上榜九年初心不变
发布时间:2022-04-26

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

当第一缕晨光唤醒这座城市,站在莲花山上俯瞰深圳,城市画卷徐徐展开,美丽而壮观。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来路,改革开放大潮似劲风鼓帆、巨轮破浪,一往无前。

40年来,深圳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路大胆探索、一路改革创新、一路快速发展、高歌猛进,迅速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我们国家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史上的奇迹,成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精彩缩影。

生日快乐!深圳经济特区!

生日快乐!我们的城市!

(一)

伟大的旗帜为深圳指明方向,深厚的关怀令深圳足音铿锵!

1979年,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向中央提出了创办出口加工区的建议。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创造性提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由此,深圳担负起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路探路的历史使命。

这是一幕幕永难忘怀的场景——

邓小平同志两次亲临深圳,发表了拨云见日、振奋人心的讲话,作了题词,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江泽民同志多次视察深圳,要求“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勉励深圳“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胡锦涛同志多次莅临深圳视察,指出“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经济特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广东、深圳,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明确要求深圳“充分发挥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首次赋予一个城市在“四个全面”上创造新业绩的光荣使命。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东、深圳,首次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崇高使命。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深圳经济特区取得了显著成绩,再次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高规格印发,于8月18日公开发布。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使命接续、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寄望更高!

这座年轻的城市将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先行示范再超越的时代新高度,要提前15年打造一个强国城市范例,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胆探索、先行示范,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头阵、当先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探索新路、闯出好路,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提供方案,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

使命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

深圳有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定向,党中央的关怀厚爱,全国全省人民的倾力支持,就是深圳最硬的底气、最强的力量。

深圳有信心。40年,一段缔造奇迹和辉煌的黄金时代,一座城先行探索的伟大历程,深圳以实力优绩证明:先行示范,我们一定能。

深圳有信心。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改革开放赋予的“先天”品格,困难挑战的反复淬炼,特区精神在,深圳就不惧风雨。

深圳有信心。重大机遇前所未有,“双区驱动”、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和立法变通权、重大开放平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圳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立足新时代,瞄准新坐标,深圳仍要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高位过坎的“精神劲儿”奋力开创新局面,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用深圳新作为赋予“特区精神”以更丰富的特质、更崭新的内涵。

时代的要求在变化,改革的难度在提升,人民的期待在升级,深圳经济特区坚持改革开放的初心不变、使命如磐。

(二)

时代潮流,激荡改革开放风云;发展实践,催生改革开放答卷。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

深圳的沧桑巨变,展现了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40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响亮喊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强音,率先实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取消粮票等一切票证,蛇口工业区“4分钱奖金”拉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序幕,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向前迈进;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建立第一个出口工业区、科技工业园区,率先创办证券市场,出台全国首部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政府规章,创造了1000多项改革的“中国第一”,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面对难啃的“硬骨头”,特区人始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出了“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等时代号召,狠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强区放权”、商事登记、科技管理体制、国资国企、财政预算管理等重大改革,实行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二次房改”,两天前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

以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为重大抓手,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深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境外上市融资、海外研发等,推动与国际投资、贸易等规则相衔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77.6亿美元,吸引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对外投资存量达到1450.8亿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先后打造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持续推进中越经贸合作区、中白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援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复信肯定,与56个国家的88座城市缔结友好关系,国际航线达60条,201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增长13%,基本构建起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开放的深圳,孕育出一批善于整合全球资源的国际化企业。

1987年成立于深圳的华为,和经济特区一起成长,千锤百炼始成钢,成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已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30亿人口。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看着地图做生意,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拥抱更广阔的市场。传音手机在非洲市场占有率第一,迈瑞、理邦、开立等企业的医疗器械产品成功打入东南亚、欧洲市场……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深圳把改革开放旗帜举得更高更稳,进一步擦亮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

(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深圳40年动力不竭的发展密码。

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是一部关于创新的奋斗史。

创新,驱动深圳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喊出“二次创业”的口号,让“荔枝节”蝶变“高交会”,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驱动深圳前瞻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长”出华为、中兴、腾讯、大疆、光启等几代创新型企业,加快实现从“速度型选手”向“质量型选手”的转型;

创新,驱动深圳接连担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要战略任务,不断向创新链上游攀升,加快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跃升……

近年来,深圳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漫山遍野”的良性格局——深圳的科技型企业已经超过3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万家,在5G通信、基因测序、3D显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超材料、柔性显示等领域,深圳的创新能力已跻身世界前沿。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是对深圳科技创新给予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深圳创新引领提出的更高期望。

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近年来,深圳发力源头创新,耐住性子、舍得投入。每年将不低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设立的50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8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正不断发挥作用;与国际接轨推行项目攻关“悬赏制”、项目评审“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着力构建、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8年以来,深圳每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4.2%,居全球前列,已拥有鹏城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湾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2261家。

一流的创新呼唤一流的人才。

深圳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近年来,深圳以立法形式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设立“深圳人才日”,不断强化深圳人才政策的领先优势,打造国际人才高地。

深圳尊重人才,保护创新成果,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去年,深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常年保持在全国的30%以上、连续16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公布2019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深圳在156个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深圳经济特区未来的征程,依然是一本关于创新的前进书。

围绕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手笔布局、大力度推动“两区两城”建设——高水平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高起点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新区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紧扣湾区发展方向,鹏城实验室正全力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务求在引领型原创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咬定创新不放松!深圳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高端高新上取得突围,昂首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四)

经济是城市运行的血液,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市注入澎湃动力。

今天,从深圳最早建成的市区——罗湖区沿着深南大道一路西行,曾创造出“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第一高楼”地王大厦和现在的“深圳第一高度”平安大厦,依次呈现在眼前。

这个不断向上的高度,像极了40岁的深圳经济特区不断跃升的发展台阶——

经济总量从1979年的1.96亿元起步,到2011年突破1万亿大关,用了30年的时间;再到2017年迈上2万亿台阶,仅用了6年;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69万亿。

2020年,在一季度GDP下降6.6%的不利情况下,二季度实现增长6.2%,上半年增长0.1%,实现“V”形反转,深圳是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城市,经济在万亿级体量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

回望深圳40年经济发展来时路,可以看到产业体系和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巨变。从出口加工起家,到主动摆脱路径依赖将目标定位为“建成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地”,到确立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在传统发展模式遇到“天花板”时,主动调低增速目标,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腾笼换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选择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开启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圳在一次次割舍过去、创造未来的自我变革中完成了破茧之后的新生。

高度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的宽度。

加快补链、强链、稳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结构优效益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主动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向着“高质量发展高地”进发。

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圳商事主体总量超过340万家,市场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今年1-7月,深圳新登记企业17.8万家,同比增长14.1%,发展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2019年,深圳以立法形式把每年的11月1日确定为“深圳企业家日”。不久前,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深圳拿下综合绩效、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三个单项冠军,位居城市高质量发展榜首。8月10日,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8家深圳企业上榜,深圳品牌在全球话语权不断增强。

面向未来,深圳正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厚度。

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与广州携手强化“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与汕头加强“核+副中心”深度协作,启动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积极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推动“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协同发展。

围绕“5G+8K+AI+云”,抢先布局新基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入“引领”时代。建成4.6万个5G基站,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成为全球5G第一城;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促进大湾区信息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崛起,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从中国走向世界。

在2019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西门子能源深圳创新中心项目来了,小米集团国际总部项目来了,中国船舶集团海洋科学园项目来了……这场涵盖128个签约项目、签约额超过5600亿元的大会,是深圳瞄准高端产业又一次极具魄力和远见的创新“大动作”。

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加快崛起,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基建蓄势储能,正在形成生机勃勃的现代产业“雁阵”。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步伐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五)

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也是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的历史。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告深圳经济特区的正式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出生伊始即自带“法治基因”。

法者,治之端也。

深圳充分发挥立法“试验田”作用,《深圳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有限责任公司条例》是我国第一批公司法,《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多部法规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物业管理”这一全新概念……截至2019年底,深圳共制定法规231项、政府规章319项,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我国地方立法最多的城市之一。

深圳的法治,与改革创新相行相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深圳启动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成为全国首个质量强市示范市后,深圳实施国内针对宏观质量管理的首部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深圳知识产权创新活力位居全国前列,去年实施“最严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构建与创新发展相匹配、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商环境改革被深圳列为“一号改革工程”,不久前,《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1988年,深圳设立福田保税区时,这一特区新政引起海内外瞩目,吸引数十批外商前来洽谈投资,但他们草签的协议上大都写明“待《福田保税区条例》颁布后生效”。深圳人意识到: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不仅是特区的政策有多优惠,更是特区的法治保障有多稳定。

把法治作为最大“公约数”,打造法治政府,深圳始终保持“优等生”的领跑姿态。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法治政府白皮书》显示,自2013年至今,深圳在法治建设方面一直名列前茅。今年8月,深圳荣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是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各地法治政府建设的最高褒奖。在2018年、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组织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中,深圳蝉联全国重点城市第一。

不止如此,深圳在司法体制改革上也实招频出——率先启动“触及司法灵魂”的法官职业化改革,打破晋升“天花板”;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在深圳挂牌,被外界称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金融法庭正式成立,让更优越的营商环境实现更多人的创业梦想。

如今在深圳,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加快形成,以法治思维凝聚共识,用法治文化塑造社会文明,已成为新的城市气质。

先行示范,必须与法同行。

中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意见》中提出,深圳要“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前提下,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这将为深圳法治城市建设提供更强大更有力的支撑。

以法为纲,实干笃行。深圳将更好发挥法治在推动发展、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打造法治城市示范。

(六)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1996年在深圳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书市,成为了出版界一次史无前例的盛会。为了控制顾客进场人数,书市开业当天实行售票。买书先购票,这样的事在全国图书业前所未有。即便如此,当天还是有10万深圳市民涌进书城!

一座缔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的城市,同样会因热爱文化而受人尊重。

从最初只有“一台钢琴、一间剧院、一支宣传队”,到如今7座超级书城、600多家公共图书馆、700多家实体书店,深圳的年人均借书量、家庭藏书量、人均购书量等均居全国第一,荣获“设计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图书馆之城”等一系列荣誉……

“理工男”气质的深圳,如今“文艺范”十足。

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了“文化立市”战略,此后深圳文创产业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深圳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扬帆远航的桥头堡。

静水流深,文明成长。现代城市文明在深圳有着丰富的表达和现实的注解。

来过深圳的人们,对这座城市最深的印象,可能来自于这里的人——公交地铁站台上,上下班期间长而有序的排队;马路交汇路口,“拉链式通行”是司机们心照不宣的约定;斑马线前,汽车耐心等待行人过马路;身着“红马甲”的义工,随时为需要的人们伸出援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城市文明,已经融入深圳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遍布全市的186万名义工、175万注册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的387万人次、5名全国道德模范、220名深圳文明市民、19名“中国好人”、6名“南粤楷模”、172名深圳关爱行动“爱心人物”……这些有爱的市民构筑起城市的精神高地。

这是一座蝉联五届的“全国文明城市”,正全力以赴摘取第六顶“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深圳已将目光定格在更高远的目标——建设“城市文明典范”。迈向更高的发展目标,深圳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宽厚的底蕴——

在全国首发“城市文化菜单”,实现“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等凸显“国际范”;读书月走过20年,文博会成“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全年16万场次文化活动滋养城市“文脉”;文艺原创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走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数全省遥遥领先……

在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征程上,深圳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海洋博物馆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正加快推进,“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同步进行,“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正逐步成为现实。

在文化的润泽下,时光有了温度,精神有了归宿。

(七)

40年回眸,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闪耀在特区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上。

不久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深圳以高分值高满意度光荣登榜。这座“美好生活城市”散发出的巨大吸引力,正把越来越多人的“他乡”变为“家园”。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教育牵动无数家庭。深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过去3年全市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09所,新建幼儿园257所,新增各类学位32.7万个,是全国一线城市中学位供给增幅最大的城市……

医疗“短板”变为“潜力板”。40年来,深圳全市医疗机构、床位和人员分别比1979年增长56.3倍、73.4倍和86倍,全市门诊量分别是1979年的66.2倍和104.8倍,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批医疗界“大牛”,正通过“三名工程”成为“新深圳人”;一个个名医院正在加速集聚,引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阜外医院等一批高水平医院;“三医联动”“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等医疗领域的“深圳经验”,正在全国全省推广……

近年来,深圳以超常规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动财政支出6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市民群众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深圳自觉将先发优势转化为先行责任。帮扶不添乱、扶贫不图名、实干见真情,从1990年首次承担对口帮扶任务以来,深圳帮扶工作已开展30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18亿元,动员社会帮扶资金超760亿元,派出各类援派干部人才超8000人,已帮助194万贫困人口脱贫。

做好疫情“加试题”,开创城市精细化治理新境界。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人口流动“大出大进”、人口密度“全国最高”、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等重大挑战,深圳周密妥善应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康机构发挥“前哨”作用,拉响广东第一声警报;第一时间指定收治患者定点医院,20天高水平建成拥有1000张床位的应急院区;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实行应治尽治、应隔尽隔、应检尽检;建立社区工作人员、社康医生、社区民警“三位一体”社区防控小组,构建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防控网络,织牢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两张网”;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防疫物资保障,口罩产能由春节前不到2万只/天迅速提升到目前的4000万只/天;及时公布疫情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让信息透明成为防控疫情的“特别武器”……

深圳仅用25天就实现从首例病例确诊到首次实现病例“零新增”,全市没有发生社区传播和聚集性传播,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贡献,也为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战疫提供了有益借鉴。钟南山、张文宏等大咖纷纷为深圳点赞,世界卫生组织、《柳叶刀》杂志等将深圳疫情防控策略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

疫情防得好,工地上的吊机又转了起来,工厂里的机器又响了起来,商场里的人气又旺了起来,港口里的轮船又开了起来……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深圳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努力解决市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天,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难能可贵的是,年轻的深圳在多年前就有了对环境价值的领悟和对绿色发展的追求。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就明确提出重污染项目原则上不引进;在90年代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圳发布环保限制发展项目清单,推进产业绿色发展;2005年,发展势头正猛的深圳给自己划定了一条生态控制线,“红线”内区域共计约97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49.9%,这些土地被严格限制开发建设;2012年开始,深圳定期召开环境形势分析会,对生态环境建设进行长远规划、顶层设计。

让生态文明之树常青。

从空气着手,深圳制定了十分严格的大气质量提升“40条”行动计划,近年来又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让“深圳蓝”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2019年,深圳PM2.5平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十大城市之一;今年1-7月,PM2.5浓度进一步降至16.9微克/立方米,创同期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1%。

近年来,深圳举全市之力向水污染宣战。

累计投入超1200亿元,全面推进雨污分流,补齐管网设施历史欠账6275公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大幅提升处理能力,完成1.6万个小区和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

茅洲河不黑了,远眺水清岸绿、近看鱼翔浅底,滩涂变湿地、旧貌换新颜;深圳河不臭了,碧水重现,流过红树林,注入深圳湾,波光粼粼、渔歌唱晚;大沙河景美了,一片盎然生机,微风吹拂、白鹭纷飞,宛如一条“绿色”飘带在城市中央构筑出一幅水、岸、城和谐共融的美景……

深圳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成为全国水环境改善最明显的十大城市之一,成功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生态之治需要生态之制。

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对自然资源资产编制负债表,摸清了生态“家底”;探索引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建立了对党政一把手考核的环保实绩考核工作机制,此后又全面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被列入“一票否决”考核之一……

获批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达到全国最优水平,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居全球城市前列,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0%,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标准优于欧盟标准……

如今,质量高、结构优、消耗低,已成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倡导环保低碳生活方式,乐享绿色生活,已逐渐成为深圳市民的新风尚。

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四季见花,成为深圳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1983年,深圳只有5座公园;如今已有1090个各类公园,建成“千园之城”,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7%,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1.2%,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深圳,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九)

深圳是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的城市,是党治国理政的光辉杰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深圳,就没有“当惊世界殊”的深圳奇迹。

奇迹源于旗帜引领。回望40年,党中央举旗定向,是深圳前进的“灯塔”。

奇迹源自核心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深圳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深圳指明方向。条条重要指示批示,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声声殷殷重托,饱含深情厚爱,照亮前行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深圳奇迹,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坚持创新驱动。

党的领导是实现深圳奇迹的“关键密钥”。

从特区建立初期面对“要不要办”“姓资姓社”等疑问质疑,到发展中遭遇“特区‘特’不‘特’”“深圳,你被谁抛弃”等成长烦恼,再到近年来面临“高位过坎”严峻挑战,党中央始终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掌舵领航,及时指明前进方向、给予巨大支持,极大增强了我们不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深圳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率先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设立党组织,实现“两新”组织党建“两个全覆盖”,大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模式,建成覆盖全市的“1+10+N”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推动特区事业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进入新时代,深圳市委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和“第一天职”,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打造向世界全面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的“精彩样板”。

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全市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在全市74个街道实现党校全覆盖,设立1000余个“新时代大讲堂”,每年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9万余场,覆盖党员群众300多万人次,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

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出台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意见,推进党政干部人才“苗圃计划”,组织超过1500人次年轻干部到经济发展主战场、疫情防控第一线、重大任务关键点开展集中攻坚、摔打锤炼,加大容错纠错力度,建立考察评价干部“保护清单”,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近年来,深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抓好中央巡视整改落实,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工作,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力量,在党旗下凝聚。

让党旗高高飘扬,党徽闪闪发亮。

40年前,历史在重要转折关头选择了深圳。深圳40年的精彩实践,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雄辩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能够走得通,而且能够走得快、走得好。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时代再次选择了深圳。

如果说当年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一次波澜壮阔的启航,那么现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则是新时代一次再创奇迹的进军。

时代一新,其命惟新!永不停歇,奋勇前行!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深圳经济特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扛起新时代肩负的伟大使命,大力弘扬火红年代干事创业的奋斗激情,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改革开放的实干家,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宝贵经验,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书写新的更大的奇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组:[鏃舵斂] [缁忔祹] [绀句細鏀归潻] [娣卞湷鐗瑰尯] [缁忔祹鐗瑰尯] [娣卞湷鍒涙柊] [娉曟不鍥藉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816.html

相关阅读

演员于适,有新身份

据@新疆发布 今天(9月8日)下午消息:今年9月,经过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批准,任命于适同志为中国骑射运动中心副主任。据同步公布的简历介绍,于适,中国内地男演员,1996年12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

2024-09-10

虐恋赛道纯元关畅新戏《渡清欢》定档910 锦鲤体质带火剧集皆爆款

今日,民国甜虐网剧《渡清欢》官宣定档9月10日在优酷平台首播,观众翘首以盼的作品终于要上线了。据悉,该剧讲述了女主虞清欢在姐姐惨死后,化身为歌舞厅浮生欢女老板,寻找杀姐凶手复仇,却发现线索均指向自己的...

2024-09-10

隔壁老樊2024全国巡回演唱会重磅来袭,首站广州正式官宣!

汹涌人潮将城市填满,斑驳心绪漂浮在时间之隙,当生活的喜悲逐渐演化成歌,天空将自己负载的缄默倾泻,那些或酸涩、或热烈的点滴滑落心海,那层悬挂在「我」与世界分野的无形壁垒,渐也被曙光渗透消融。 提炼生活剧...

2024-09-10

郭子乾昔穿“9487”囚服模仿柯文哲,称“人生没有如果”,网友:神预言

岛内艺人郭子乾模仿政治人物有一套,如今柯文哲因涉京华城案遭到台北地方法院羁押禁见,昔日郭子乾在综艺《疯神无双》中穿着囚服模仿柯文哲的画面被网友翻出,直呼“原来阿北的监狱日志,封(疯)神早演了”。网友5...

2024-09-10

曾是李连杰御用武导,捧红杨紫琼赵文卓,却在死后2年内无人知晓

直到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才明白属于我们一代人的荧幕经典已经消失殆尽! “做人要以和为贵,我是站中间的。” “哦,原来你是墙头草两边倒啊!” “好说好说,安全第一!”他是香港著名导演,不仅捧红了杨紫琼和...

2024-09-10

像极了爱情!克莱与新队友莱夫利热聊 库里偶遇“你们聊!”

...

2024-09-10

19999-23999元买到就是赚!华为三折叠Mate XT要卖爆:预约人破400万

快科技9月10日消息,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已经正式公布,目前预约人数已经突破400万,妥妥的爆款机节奏。 截至笔者发稿前,Mate XT非凡大师在华为商城的预约人数已突破400万,新机将于9月1...

2024-09-10

《春花焰》角色介绍

最近引起热议的《春花焰》,自从播出以来就迅速赢得了各界的关注。这部剧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关注,也成为了不少人的心头最爱。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属于《春花焰》角色介绍。今天,我们将深入讨论这个话题。...

2024-09-10

爆款好人李雪琴演的什么角色 李雪琴名场面

  1、《爆款好人》中李雪琴演的是小琴一角,她在这部电影中演了个单亲妈妈。2、李雪琴饰演的角色在《爆款好人》中戏份很重要,葛优演的张北京因为心气不顺跟她发生了争执,结果两人的样子被拍到网上引发了巨大的...

2024-09-10

《凡人歌》那伟为什么被辞退

在《凡人歌》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位角色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不仅如此演员们的出色演技也是一大亮点,观众们看了都不由地产生共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凡人歌》那伟为什么被辞退。 秦玲玲的愤怒如同火山爆...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