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黄畅:联合创始人 不要在乎“名”

发表于话题:人生就像泡沫
发布时间:2021-05-11

有一种类型的创始人虽然不是CEO,却在企业创建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承担重要的具体工作,还需基于自身优势快速推动进程,让整个公司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今天的主人公黄畅就是这样一位联合创始人。

个人档案

黄畅,现任地平线机器人联合创始人&算法副总裁。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信息检索方面的研究,发表诸多论文,拥有多项国际专利。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和 NEC 美国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2年加入百度美国研发中心,2013年参与组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任高级科学家、主任研发架构师。2016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实战商学院》嘉宾。

企业背景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由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创始人余凯创办,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定义万物智能,让生活更便捷、更有趣、更安全。公司在北京、南京、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和商务运营团队,具有软件和硬件兼备的研发和产品能力。于2015年9月初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包含晨兴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线性资本、创新工场及真格基金等多家中国顶尖投资机构。2016年又先后获得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 Yuri Milner、双湖投资、青云创投和祥峰投资的重量级投资。

天生就是工科男

小学时,大家说我能考上大学;初中时,大家说我能考上好大学;高中以后,大家说我肯定能上清华北大。

黄畅说上初二时家里买了一台386电脑,从此他就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到高考时,黄畅已经很坚定地非清华不可了,志愿上只填了计算机系和生物系,且拒绝服从调剂院校和专业。

当年计算机行业中热门的要数通信领域,而黄畅个人偏偏对图像处理与智能相关的内容情有独钟。黄畅大三暑假,跟随恩师艾海舟教授参加清华与日本欧姆龙公司的技术合作项目,研究芯片上的图像算法技术,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人脸检测专用芯片,创造了世界上首次计算机视觉技术被大规模应用的成功范例。

坦率地说,在我进入智能领域的前十年里,我发现这些技术很难在工业界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因为技术还不成熟,大多数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关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的行业其实很早就已经存在了,虽几经变革,但到黄畅博士毕业的时候都还未成规模。很多校友、师兄、师弟都觉得这行“不靠谱”,纷纷转到互联网或者金融行业了。而黄畅从清华毕业时已经锁定了人工智能领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进行的“多物体跟踪领域”博士后研究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坚守人工智能的信仰

我硕士和博士期间的研究很顺利,成果也比较显著,所以此前我一直没有找到出国的理由。不过始终觉得还是应该到走在前端的地方拓展视野,也正好有师兄介绍我去美国,幸运的是我去了。

黄畅很尊敬他的博士后导师Prof.Ramakant Nevatia,因为在这两年半的研究中,他不仅传授给黄畅很多新的知识,还改变了黄畅的思维方式。后来黄畅受到恩师的鼓励和引荐,投身工业界,在NEC Lab,开始了大规模并行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研究。

2007年我离开清华的时候,和别人说过一句话:这个行业在5-10年的时间里一定能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个从业者,黄畅相信人工智能的价值,也相信技术的推动会取得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凭借一股原始的热情和神奇的感觉,黄畅说出了如同预言一般的话。也就在2012年,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工智能得以复兴,甚至被称为“人工智能普及年”。在探索前进的路上,虽然不断有同窗投身其他领域或完全转行,但黄畅始终如一,不怕进展缓慢,更不畏失败。

有时候人要倔强一些,为什么别人说这个没用、不靠谱我就要放弃呢?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从众,并没有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我希望证明大多数人是不对的,事实也正如那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在NEC Lab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黄畅收获了两个“生命之重”:一是真正以工业界的视角对人工智能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彻底地淬炼了自己,坚定了信仰;二是结识了亦师亦友的伙伴——余凯。

人生是选择与被选择

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不认为那是我选择的结果,而是命运选择了我。这一路上我所遇到的人,很庆幸他们都是非常好、且对我有帮助和指引意义的人。当余凯选择回国、和我聊起这件事时,我也认同回国内发展,毕竟在不对称性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更大的影响,可以得到很多资源做更多的事。

命运选择了黄畅,黄畅也在选择会在哪种环境中和哪些人共事。从余凯和黄畅的简历中就能清晰地看出,自从黄畅和余凯相识以后,两人的工作经历就一直是重合在一起的。

梦想交汇在地平线

余凯是一个浪漫而富有激情的人,我觉得这对于一个公司的领路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质。

黄畅觉得余凯是一个合格且优秀的CEO,作为公司的领头人,余凯承担了招贤纳士、鼓舞员工、说服投资人、赢取客户和市场,这些都是自己所不擅长的。也正是余凯和黄畅互补的这种特质,让黄畅欣然加入这个值得信任和倚靠的团队。

大家都说创业公司要强调个性,我反倒觉得因为创业压力大就更需要相互依赖、并肩作战,控制个人喜好和想法。在地平线,我代表的不是自己,公司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这个团队能获得后的胜利。

黄畅的目标是宏大的,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集合团队力量齐头并进才能达到。他将一群人在一起工作比喻为匈牙利算法:有的人可以做很多事也做的不错,有的人只在某些方面做的好,此外每个人还有自己想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因此就需要把不同的任务分派给不同的人,寻求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状态,才能保证公司的高效率。

谈到这里,黄畅讲到他所领导的算法团队正在展开的冬季实习生训练营计划,他们会将招募的实习生分配到九个研究方向中,由各个方向的负责人亲自带队指导,而他本人也会以导师的身份参与到实际工作中。这种方式是非常互利的,也和他所持有的团队理念相契合。

地平线机器人的愿景是定义万物智能,让生活更便捷、更有趣、更安全。事实上这种改变是由内及外、由身边逐渐传向远方的。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地平线做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去改变人们行为做事的方式,例如他们目前已发布的两套产品:针对智能家居的“安徒生”系统和针对智能驾驶的“雨果”系统,基于这些技术开发者可以开发各种改善用户体验的应用,目前也已经应用到空调、冰箱、洗衣机和汽车中。

我希望用户能够通过产品感受到技术对生活的变革,不是引爆式惊艳的巨大变化,更像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两三年后或许人们会发现,生活因我们变得更好了。

泡沫会有的,五年见分晓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行业也存在泡沫,但现在当我参与其中时,我理解了,为了推进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泡沫是有必要存在的。

黄畅博士说,这道理就如同机器学习中的退火理论,在短期内将市场迅速炒热,让更多人参与,把不确定性变大,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去探索更多的方向,更多的可能,后通过降温保留下生存能力强的人,也就是自然规律筛选出来的优胜者。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只是起到加速作用。

有泡沫是健康的,只是要做好准备,因为它迟早会冷下来,而后坚持下来的公司将肩负起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目前市场虽然是一片乱象,但我觉得五年内就能见分晓了。

处理好这两件事:一是国家政府或社会层面要考虑如何重新分配资源,让失去工作的人重新学习新的技能、并提供给他们新的就业机会。二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去考虑,其实人工智能取代的是人类为了赚钱求生而实际并不愿承担的那部分繁琐的工作,人依然有选择的权力,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标签组:[人工智能] [联合创始人] [余凯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461.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