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3年前汶川地震,那个向解放军敬礼的3岁娃娃,如今怎样?

发表于话题:13年后看汶川
发布时间:2021-05-12

  2008年,一场震惊全世界的地震,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殇。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有伤痛,亦有中国人的善良和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场地震让十三亿同胞心手相连,共同抵抗无情的自然灾害。

  灾难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显大爱,华夏儿女的团结在这一刻显现得淋漓尽致。地震中,感人肺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自豪。

  

  要说这其中最让人深刻的记忆,莫过于当年一个3岁孩子在获救之后,躺在担架上举起小手向解放军战士敬礼的照片。感动了整个中国,“敬礼娃娃”就是我们对他的亲切称呼。

01“叔叔,救救我!”

  2008年5月13日凌晨,解放军某部政委时天聃带着官兵们已经连续奋战了多时,达曲山幼儿园是他们开展救援的又一个战地。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正在官兵们挥着手中的救援工具,努力扒开石块时,一声声微弱的声音,“叔叔,救救我!”从废墟下传来。

  跟着声音搜索,终于战士们在废旧的铁硼下发现了一个年仅三岁的小男孩,只见小孩的脚卡在了石块中间,浑身不能动弹,小脸早是一片脏污,而脏乱不堪的被子也凌乱的裹在身上。

  

  得救的那一刻,这个三岁的孩子终于将心中积压了许久的恐惧释放了出来,在一身军装的战士面前嚎啕大哭,要找妈妈和奶奶。战士只能手忙脚乱的一边安慰,一边用手小心翼翼地清除孩子身边的石块以及撬开阻挡着孩子的水泥板。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孩子得救了。在救援过程中,孩子告诉解放军叔叔自己叫郎铮

  担架早已等在一旁,当小郎铮躺在担架上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举起了小手,向解放军敬礼了。简陋的担架上一个浑身脏污的小男孩,周边是八名解放军战士,脚下踩着的是凹凸不平的废墟,整个画面极具视觉冲击。

  让人感动的是孩子的感恩之心,年幼却懂事得让人心疼。这一刻,军人的形象在小郎铮心里生根了。

  

0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张照片感动全中国,也让解放军战士的形象在祖国的花骨朵心中生根发芽。

  获救之后的小郎铮被送到了绵阳市404医院,然而哪怕抢救得再及时,小郎铮的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因部分坏死,不得不面临被切除的结局。

  也许是孩子的纯真举动牵挂着众人,住院期间,各级部门纷纷前去医院探望,甚至连奥运冠军刘璇都赶赴到了医院去看望这个感动了全中国人的小男孩。

  不少人纷纷感叹,这个孩子真懂事,果然是别人家的孩子。也许是大家的好奇心,记者对小郎铮的家属展开了采访。最终,大家终于明白,为何小郎铮能够这么懂事了,原来这一切都和家庭教育有关。

  

  郎洪东,北川县一个镇的派出所所长,自汶川地震以来,他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带着全体派出所人员奔赴一线。连日来的奔波救援,早已让他身心俱疲,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为还有更多的人等着他去营救。

  他希望有那么一刻,年仅三岁的儿子能够完好无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是的,他的孩子也在这场地震中成为了需要救援的那一个,他不知道孩子正身处哪一片废墟,也不知道孩子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时间紧迫到连他悲痛的时间都不给他,只能不停地搬抬走一块又一块压制在伤员身上的石块。

  直到一张三岁小孩躺在担架上向解放军敬礼的照片出现在媒体上,孩子,终于找到了。是的,他就是小郎铮的父亲。父亲的铁骨铮铮影响着小郎铮,而身为招商局职员的母亲吴晓红则给予了小郎铮内心柔软的一面,即懂得感恩。

  母亲告诉媒体,小郎铮自小就懂事听话,小小孩童便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最崇拜的人是警察,因为父亲总是喜欢给小郎铮讲英雄的故事,而在此过程中立正、敬礼则是父子俩最爱玩的游戏。

  

  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平时的游戏环节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敬礼的意义也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03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9年4月,正是小郎铮出院的时间。虽说年幼,但他心中甚是明白给予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人是解放军,他从未忘记解放军的恩情。这一年,他来到了重庆,与曾经救下他生命的解放军叔叔团聚在了一起。

  小小年纪便能懂得感恩,纯真的感情往往最令人动容。多年来,他的生活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张照片让他成为了一名妥妥的“网红”,痊愈之后,各种采访、慰问、广告代言以及影视邀约纷至沓来。

  或许很多人觉得成为网红很好,但在小郎铮看来,他却十分腼腆地回答记者,他认为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没有什么不同,而他也用十分稚嫩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只想快乐的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着如今活泼阳光的郞铮,父亲郎洪东十分感慨,也很是欣慰。他说,地震带给人们的伤痛是难以磨灭的,哪怕是在地震中成功得救的小郎铮,也依然没有逃过地震的后遗症,难以治好的心理障碍。

  怕黑、不爱说话、渐渐孤僻、不愿意离开母亲、不敢接触陌生人以及稍微大一点声音的关门声等等,这些都是小郎铮害怕的东西。没有安全感是地震留给这个孩子最大的伤害。

  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13年过去了。曾经的小郎铮也终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成功走出困境,恢复了曾经的阳光开朗。而时间的流逝,也让他更为感念当年救出自己的解放军战士。

  2018年,13岁的少年郞铮开始在网上公开征集线索,想要找到当年那八名解放军战士。对于感恩,这个少年有着自己的认知,也有着自己的执着。

  

  如今的他,没有辜负当年解放军战士的努力救援,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盼,他正在以名列前茅的成绩回馈着祖国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希望。

  当众人问起他的梦想时,他眼神坚定地说道,“穿上军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心中那一抹绿挥之不去,让他魂牵梦萦,让他执着朝前迈进。

总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这就是强大的榜样力量,对比网络上那些崇洋媚外、言行不正的明星,我想一身军装,一个敬礼才是当代青年最应崇尚的楷模,这才是人民的榜样。

  13年过去,曾经一片废墟的汶川早已焕然一新,风雨之后必定是彩虹。不论是2008年的地震,还是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挡在我们身前的都是这些可爱的战士,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警察、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让更多如小郎铮一样的孩子,有了坚强的后盾,能够茁壮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组:[地震] [自然灾害] [汶川地震] [敬礼娃娃] [郎铮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267.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