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图忆|汶川地震十三周年:回忆未曾忘却 “猪”依然“坚强”

发表于话题:猪坚强
发布时间:2021-05-12

5.12汶川大地震13年来,有一只动物的消息每每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

它是一只在地震中被埋压在废墟下的猪,但它没有在暗无天日的废墟中弃生,而是坚强地活过14年。它被取名“坚强”,作为抗震精神的象征一直被饲养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内。近日,建川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4岁的“猪坚强”已进入了生命的晚期,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目前,博物馆方面已经在为“猪坚强”的离开做准备,“在它撑不下去的时候,会考虑实施安乐死”,它的遗体或被制作成标本。2008年获救大半年后,“猪坚强”已从100多斤迅速长到了近400斤。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3周年。通过一组图片回顾“猪坚强”如何坚强活过14年,同时希望它能再创生命奇迹。但“猪坚强”终有一天不再坚强,只有留给人类坚强勇敢的抗震精神永存。正如建川博物馆的官微中写的那样,“大家关注的并非只是一只猪,而是关于那段共同记忆的缅怀深思。”

       

2008年6月17日

5.12汶川大地震后,1岁的“猪坚强”被掩埋废墟下,仅靠吃木炭和水顽强维持生命,奇迹存活,被埋36天后获救。被埋期间,其体重从原来的300斤骤减到仅100斤。废墟中的“猪坚强”获救后的“猪坚强”  建川博物馆官方微博 图“猪坚强”原本是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养的一头母猪2008年6月

       

       

       

获救后,许多市民及网友呼吁,不要把它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并为其取名“猪坚强”。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得知后,以个人名义用将其从原主人手中买下,随后饲养在博物馆内。2008年6月23日,获救后不久骨瘦如柴的“猪坚强”。被埋期间,其体重从原来的300斤减到仅100斤。2008年7月

       

“猪坚强”开始在建川博物馆愉快的生活,每天都有饲养员为它准备特制的食物,打扫卫生。在饲养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猪坚强”身体恢复迅速,体重接近200斤。建川博物馆因此成为新景点,不少外地市民专程赶到安仁镇探望这只明星猪。2008年7月1日,游客前来探望“猪坚强”。同年10月9日,“猪坚强”明显胖了,体重迅速恢复至300斤。2008年12月26日

       

       

“猪坚强”获网友十大喜欢动物称号。经过大半年的恢复,“猪坚强”的体重已从获救时的100多斤迅速接近400斤。饲养员为了给“猪坚强”减肥,饲养员每天早上都会把它赶起来散步。2008年12月26日,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的“猪坚强”,体重近400斤。建川博物馆为“猪坚强”测量“三围”,身上被标上“三围”数据。2013年5月

       

       

“猪坚强”6岁。博物馆为“猪坚强”制定了瘦身减肥计划,近一年来,体重有所下降。2013年5月11日,“猪坚强”在建川博物馆内休息,体型有所改善。2015年2月1日

       

“猪坚强”8岁。时年47岁的龚国成开始接管“猪坚强”,成为它的新管家。此前,“猪坚强”先后经历了2任管家看护。龚国成称,所有生命都有始有终,他的工作就是把它伺候到“老”。中药材、洗发露、消毒液,是“猪坚强”洗澡必不可少的物品。饲养员龚国成每周用洗发露帮“猪坚强”洗澡两次,到了夏天,洗澡次数更加频繁。2017年5月12日

       

震后9年,“猪坚强”10岁,已经相当于人类70岁。“猪坚强”在建川博物馆独享“一室一厅”的套房,外面一间客厅是睡觉和供人探访之处,里面一间是它吃饭洗澡的地方。2017年3月7日,“猪坚强”在“猪坚强之家”的客厅接受游客探望。2017年12月5日,“猪坚强”与游客互动。2018年1月4日

       

       

“猪坚强”11岁。腿伤却一直困扰着“猪坚强”,因为气温下降,腿伤再次复发。 当日,成都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个人微博上发文称,“猪坚强”因后腿伤势严重,已经不能站立,取消每天散步计划。但“猪坚强”的生活非常有规律,除吃饭时间,均以睡觉为主。樊建川表示,如果有一天“猪坚强”老去,它的圈舍将永久保留,同时遗体或将制作成动物标本或雕塑,但他更希望“猪坚强”入土为安。2018年1月6日,游客前来探望生病中的“猪坚强”。2018年1月12日,饲养员龚师傅为“猪坚强”盖上被子。2018年1月12日,饲养员龚师傅为“猪坚强”换药。2018年4月

       

       

       

经过工作人员的细心看护和兽医的积极治疗,“猪坚强”脚部伤势完全恢复,再次奇迹般的站立起来,重新回归到人们视野。每天两次散步计划也重新开启,保持一日两餐,同时体重也被控制在400斤左右。2018年4月7日,11岁的“猪坚强”与饲养员龚国成(左)在建川博物馆散步。在饲养员精心照料下,“猪坚强”显得十分开心。2018年4月15日,“猪坚强”每天要外出遛弯两次,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2018年4月15日,外出遛弯走热了,饲养员龚师傅用刷子为猪坚强擦汗。2018年12月,为备战寒冬,馆方早早的为“猪坚强”搭建了防风、保暖棚。2019年

       

       

       

       

“猪坚强”12岁,相当于人类80岁高龄。虽然步履蹒跚,但依然在建川博物馆健康的活着,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2019年4月10日,龚师傅给“猪坚强”喂野草。为了它的健康,坚持每天带出门遛弯。2019年10月23日,散步中的“猪坚强”受到孩子们的欢迎。2020年1月11日

       

       

“猪坚强”13岁,相当于人类百岁。关于“猪坚强”可能活不过春节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饲养员龚国成辟谣称,传言有误!冬天精神差点很正常,虽然“猪坚强”无法自主站立,但在搀扶下,一顿依然能吃20斤左右的猪食,总体状态不错,不至于活不过春节。“猪坚强”在饲养员的搀扶下吃营养餐。趁着“猪坚强”吃饭期间,饲养员龚国成给其四条腿上药。“猪坚强”躺在“别墅”草垛上,盖着棉被,烤着暖炉酣睡。2020年1月16日

       

       

       

建川博物馆为“猪坚强”举办了搬家仪式。这是一套外形设计呈猪型的独栋建筑,50方米面积,分成猪生活区和游人参观区。2020年1月16日,游客围绕在“猪坚强之家”别墅门外。2020年1月16日,“猪坚强”在游客的环绕中被饲养员从旧宅领入新家——猪坚强之家。2020年5月,“猪坚强”在猪型独栋别墅前散步,和游客互动。2021年5月1日

       

       

       

上午8时,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发布一条微博,称“猪坚强的情况很糟了”后,网络上关于猪坚强“已经活不到几天”“猪坚强准备安乐死”的谣言四起。随后,建川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辟谣。2021年5月5日,明显消瘦的“猪坚强”几乎整天酣睡,时而发出鼾声。“五一”假期期间,虽然后腿无法站立,“猪坚强”尽力尝试“蹲坐”,抬头和游客“打招呼”。2021年5月5日,游客探望“猪坚强”。“猪坚强之家”的墙上贴着它获救后每一年的照片。2021年5月10日

       

       

       

当日,建川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4岁的“猪坚强”已进入了生命的晚期。有媒体探望后报道,“猪坚强”当天仍然吃了十斤饲料。建川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猪坚强”从去年春节一直撑到了现在已经是奇迹了,博物馆将尽全力照顾好“猪坚强”的生活,直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目前,博物馆方面已经在为“猪坚强”的离开做准备,“在它撑不下去的时候,会考虑实施安乐死”,计划未来将它做成标本放在这座圈舍内,让它作为汶川地震的一段历史记忆,继续展现给游客。2021年5月10日,“猪坚强”在专职饲养员龚国成的照料下进食。进食后,饲养员龚国成准备给“猪坚强”上药。2021年5月10日,建川博物馆内,“猪坚强”没有太多精力和游客互动。侧身躺在地上,后蹄无力地搭向前方,前蹄卷曲在胸前,眼睛闭着,缓慢地呼吸着。面部有一些泛红,皮肤上的黑斑如同人类的老年斑状。

       

       

       

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 IC(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热词搜索: 猪坚强 汶川 地震

标签组:[汶川] [猪坚强] [汶川地震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293.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