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猪坚强”弥留?建川博物馆:系用词不当,已修改

发表于话题:猪坚强
发布时间:2021-05-12

原标题:“猪坚强”弥留?建川博物馆:系用词不当,改为已进入生命晚期

新京报讯(记者吴采倩实习生吴梦真)5月10日12时许,建川博物馆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猪坚强’已入弥留”的消息引发关注。下午,建川博物馆负责宣传工作的黄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猪坚强’目前还是老样子。官方微博用词不当,已修改为‘猪坚强’已进入了生命晚期。”

黄女士介绍,“猪坚强”目前14岁,大概相当于人类的一百多岁。她提供的一段摄于5月10日14时33分的小视频显示,视频中的“猪坚强”体形消瘦,躺在地上,想用两只前蹄站起来,但没有成功,接着又躺了下去。

“猪坚强”本是四川彭州市村民家养的一头母猪。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它被埋在废墟下36天,靠着雨水和木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被救援人员救出,后被四川的建川博物馆收藏饲养,至今已有13年。

2021年5月10日,“猪坚强”体形消瘦,已经站不起来。受访者供图

“猪坚强”已进入生命晚期

5月10日12时许,建川博物馆官方微博发文称,兽医说“猪坚强”,已入弥留,只在须臾。该微博引发关注,网友以为“猪坚强”快不行了,希望它能坚持到5月12日。

10日下午,建川博物馆负责宣传工作的黄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14岁的“猪坚强”相当于人类百岁,“目前还是老样子,只是想给大家打个预防针”。此前官方微博用词不当,已修改为“‘猪坚强’已进入了生命晚期”。

上述微博还写道,自2008年,“猪坚强”从地震废墟中来到博物馆,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游客前来看望它。它没有在36天暗无天日的废墟中弃生,而是坚强活过14年,实现了一只猪的天赋之年。

建川博物馆修改微博称,“猪坚强”已进入生命晚期。微博截图

黄女士提供的一段摄于5月10日14时33分的小视频显示,视频中的“猪坚强”体形消瘦,躺在地上,想用两只前蹄站起来,但没有成功,接着又躺了下去。

“五一”假期期间,“猪坚强”的身体状况也曾引起关注。5月1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一段视频,并配文:“猪坚强的情况很糟了”。

视频显示,“猪坚强”住在“猪坚强之家”中,墙上挂着它的照片。饲养员龚国成正在打扫卫生,“猪坚强”则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樊建川边拍视频边介绍,以前“猪坚强”前腿还能站起来,现在前腿也站不起来了,每天吃东西还能勉强吃一点,就躺在那儿都不怎么动了。

随后网上传出“博物馆考虑对‘猪坚强’实施安乐死”的消息,5月2日,建川博物馆对此进行辟谣,称“猪坚强将被安乐死系谣言,它吃饭睡觉都正常”。

博物馆此前表示,“猪坚强”去世后将被做成标本

“猪坚强”本是四川彭州市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一头母猪。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猪坚强”被埋在废墟下36天,靠着雨水和木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下救出,体重由300多斤瘦成了100多斤。

2008年,刚被救出的“猪坚强”。受访者供图

同年6月22日,四川大邑县建川博物馆收养了这头猪,这一养便是13年。馆长樊建川给它取了一对名字: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它成了地震博物馆唯一的“活文物”。

新京报此前报道,饲养员龚国成从2015年开始兼职照料“猪坚强”,见证了“猪坚强”的衰老。目前,“猪坚强”面临着肢体老化、身体长藓等问题,需要长期用药,“它一年不如一年了”。

“猪坚强”原先的居住环境是露天的,比较冷。龚国成表示,为了更好地照顾它,建川博物馆为它建了新家。2020年1月16日,“猪坚强”搬入了50平方米的新家。

新的“猪坚强之家”被划分成生活区和参观区,里面有介绍“猪坚强”的生平事迹的图片和视频,游客可以了解它从2008年至2019年间在建川博物馆的成长历程。

2020年1月16日,“猪坚强”搬入新家。受访者供图

博物馆副馆长何新勇此前提到,它去世后会被做成标本,新家也会变成一个小的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官网显示,目前建川博物馆已建成开放抗战系列、红色年代系列、地震系列、民俗系列、其他系列等主题32座场馆。

何新勇表示,“猪坚强之家”位于地震系列展馆的中心区域,位于文创街的C位。“我们会一直养,让它高高兴兴地活到去世。”

标签组:[博物馆] [猪坚强] [建川博物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327.html

相关阅读

关于王安石的历史故事三则

王安石的历史故事:1、拗相公 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

2025-08-02

吴用被认为是狗头军师的原因

“狗头军师”泛指刁钻促狭、好出馊主意的人。这一类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代表人物如曹操手下谋士蒋干,正是他误听人言,导致曹操斩了自家水军大将蔡瑁张允,自毁长城,从而赤壁一战,元气大...

2025-08-02

韩愈:从小便怀有凌云之志

谈及韩愈就不难让人想到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发起开展了古文运动,以及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师说》、《昌黎文集》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他在取得这些成就,收获荣誉之前所经受的打击和挫折,又有多少人了解?...

2025-08-02

京剧的四大基本功是什么

京剧基本功是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 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

2025-08-02

盘点韩愈最著名的十首诗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3、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2025-08-02

《梅花》诗歌赏析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

2025-08-02

京剧发音技巧常识

真嗓 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

2025-08-02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

2025-08-02

京剧的鼎盛期:四大名旦粉墨登场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

2025-08-02

韩愈故事之风流成性

唐代文学家韩愈不仅在诗歌,散文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其倡导的古文运动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但其也有不为人知的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一面。据记载,文学家韩愈纵欲且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