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十二年后,再看“范跑跑事件”,他还应该当老师吗?_范美忠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
发布时间:2021-05-12

原标题:十二年后,再看“范跑跑事件”,他还应该当老师吗?

时间,从来都是一味良药。很多事情,随着斗转星移,都会发生些许的变化,包括曾经那些轩然于纸的看法。

曾经的孰是孰非,经过时间的千锤万凿,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曾经的众矢之的,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练,人们的看法总是会有些许的不同。

十二年,漫漫长河岁月,十二年过去了,地震后的灾区也已然重建,建起了高楼大厦,盖起了平房学校,灾区的人民也早已安居乐业。

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在危险降临时,救援队伍奋不顾身的身影,没有忘记在那灾难中一个个令人感动的身影,还有那一个个返回去的英雄。

同样,历史也没有忘记这其中的"逃跑者"——"范跑跑",甚至历史还给他留下了"范跑跑事件"

范跑跑其人

"范跑跑"原名范美忠,十二年前的5.12日,他正在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给孩子们上语文课,也就是这一天发生的一件事儿彻底断送了他的职业生涯。

那一天,刚桌椅板凳晃动的时候,他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冷静地告诉孩子们"不要慌,只是轻度地震而已",哪知话音未落,整栋楼都剧烈地晃动了起来,而此时,当同学们回过神时,他们的老师,他们平日里和蔼可亲的老师竟早已抛下他们,自己跑到操场上去逃生。

此时此刻,大难面前,再加上在无数的英雄的光环笼罩之下,大众对于这个弃学生于不顾的语文老师,顿时骂声四起,无数的人开始以"没有师德",大众开始用满口的仁义道约束他,觉得他不配为老师!甚至于不配为人!

当时的一切,当时网络上的骂声,其实都无可厚非,甚至在当下也没有了讨论的必要,因为没有亲历,我们无法想象当时地震的残酷。

而在那么多英雄的对比之下,"范跑跑"的行为确实是出格的不同,当时的网民很难给他好脸色,而且学校方面,也不可能再去接受这样的争议性如此大的一位老师。

生而为人,何错有之

十二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这件事儿,我觉得"范跑跑"他确实是算不得一个好人,称不上善良,也不能算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但是就人而言,他并没有错!

当时,正在上课的他,面对巍巍欲坠的大楼,而且他也已经预测到了知道这是一场来势凶猛的大型地震,必将是伤亡惨重,面对这样的情况,所有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跑"。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没有义务一定要对于他人的求助或者是他人的危难时刻去施以援手,所以就人的本性而言,"范跑跑"他并没有错,他只是没有回头去救人,这只能说明他不是一个英雄,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并不能说就像大众所说的,他不配为人。

而且后续的调查中,他自己也提到,他是有一个家室的人,基于此,我们更没有资格去要求他,一定要舍小家为大家,我们也没有权利去苛责他,一定要用自己的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

试想,如果他牺牲了,那岂不是却让他的家庭陷入了一场悲剧,而这样的悲剧,我们除了惋惜以外,什么都无法去做,其实总是这样,世人皆苦,唯有自渡。

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要求他舍生忘死,要求他用他的家庭去冒险,又有什么理由去让她的女儿没有爸爸,让他的妻子没有丈夫呢!范美忠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人的本性便是自私,这世上没有那么多无私的人,我们更没有太多的理由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无私!

为人师表,难辞其咎

后来范美忠也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文章,为自己曾经的行为做辩解,后来他发文称,是大众动辄道德绑架,你们何苦剥夺了我的职业生涯。

其实在我看来,范美忠的职业生涯确实应该就此为止,无论他是否才高八斗,无论他是否学富五车,身为老师,他确实缺乏了"师德"。

我认为他或许不应该再成为一个老师,不是因为他没有去救人,而是因为这样的老师根本没有办法去教会孩子们无私和善良。

言传身教,向来都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他的身上孩子们都无法看到无私和善良,因为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他们的老师是跑得如此决绝!

虽然也有教师张若渔也为他发声,坦荡地承认"我的恐惧和勇气一样强大,也一样渺小",身为普通教师的张若渔扪心自问:在面临相同情况时是否会和范美忠老师一样兀自逃跑?他发现自己始终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答案。

教师也是人,但是老师除了人以外,他们还是教书育人的指明灯,教书育人,教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教的更是道德。反观范美忠,就一位老师而言,他真的不是一位称职敬业的老师,教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道之道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为人的道德。

不妨试想一种情况,如果将来你的孩子,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老师在面对危难的时候一跑了之,这样老师带给孩子的后果,那将是无论将来怎样的教育都无法弥补的,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老师无法教育出英雄,更无法教育出一个善良无私的人。

因为当初当他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此刻最信任的人,他们的老师,面对来势汹汹的地震,跑得是那么义无反顾,甚至都没有回头跟他们说一句,"快跑!",甚至都没有回头去看他一眼。

他的学生都会看到,他们的老师,作为一个教师,在灾难发生时,他不顾学生的安危选择先逃跑,这会给学生造成的很大心理打击,甚至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一些反思

我相信当我们将来或为人父或为人母时,我相信我们一定希望我们老师、我们孩子的老师在危难时期,可以不去救人,但是好歹回头跟他们说一句,你们快跑,好歹给他们一个求生的信号与希望,而不是跑得那么义无反顾。

所以在我看来,人性而言没有错,站在老师的角度,他真的不称职。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每一个生命,我没有权利和么资格去要求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做英雄,所以我更希望的是,学校可以承担起学生的应急意识培训和防灾意识培训,让我们的孩子在面对灾难时,不是等着被救,而是去自救。

标签组:[范美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354.html

相关阅读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其所属时代,学术界普遍认定李贺为...

2025-09-17

郭嘉作为三国第一谋士 同时期的谋士都比不上他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第一谋士郭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郭嘉是身出名门,颍川郭氏自郭弘后,数世皆传法律。主要是郭嘉去世得早,给后人留下了遐想空间,好像郭嘉若不英年早逝定能创下更大功业,反观二...

2025-09-17

天祚帝与宋徽宗:末代君王的命运交响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相似的命运轨迹而交织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卷。天祚帝耶律延禧与宋徽宗赵佶,便是这样两位末代君王。他们分别统治着辽朝与北宋,却在历史的洪流中,共同走向了亡国的深渊。 一、相...

2025-09-17

高龄孕妈纠结:无创DNA和羊水穿刺选哪个?看完这篇再决定

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高龄女性选择再次怀孕。当年龄超过35岁的准妈妈们在产检时,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是做无创DNA,还是羊水穿刺?很多孕妇对此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抉择。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两...

2025-09-17

巾帼英雄刘金定,她为何能成为兵马大元帅?

刘金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巾帼英雄的故事传奇听了不少,最出名的也莫过于那花木兰。但是要让我们说出花木兰之外的名儿,倒是想不起几个的。这刘金定同丈夫高琼两个人都为赵...

2025-09-17

李师师:历史迷雾中的真实身影

北宋末年,汴京的繁华与动荡交织成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而李师师,这位色艺双绝的歌妓,如同画卷中最耀眼却也最神秘的色彩,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探寻与遐想。她究竟是真实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人物,还是文人笔下虚构的...

2025-09-17

高龄孕妈必看!产科医生提醒:这5项产检一个都不能少

高龄生育对女性而言确实意味着更高的健康风险。胎儿宫内发育受限、早产概率增加,以及妊娠高血压、胆汁淤积症、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显著上升。因此,高龄孕妇在孕期需要比普通孕妇更加谨...

2025-09-17

朱棣登基后第一次讨伐蒙古的结局如何?下场有多惨烈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棣的故事。自秦朝统一多民族以来,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一直来自北方。无论是秦汉时期的匈奴,还是隋唐时期的突厥,...

2025-09-17

崔白的人物争议:革新者光环下的多维审视

北宋画家崔白以“花鸟革新者”的身份载入史册,其代表作《双喜图》《寒雀图》被视为打破“黄家富贵”垄断的里程碑。然而,这位被宋神宗破格提拔的宫廷画家,在艺术成就之外,始终笼罩着争议的迷雾——从身份认同的撕...

2025-09-17

高龄女性怀孕的利与弊,早知道早准备!

高龄夫妻通常指女性年龄超过35岁的情况。医学上,这一年龄段的女性被归类为高龄产妇,其生育过程会面临更多挑战。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逐渐下降,流产、死胎或胎儿畸形的风险随之增加。同时,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出...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