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2年前闻名全国的范跑跑,地震中丢下学生独自逃跑,现状如何?_范美忠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
发布时间:2021-05-12

原标题:12年前闻名全国的范跑跑,地震中丢下学生独自逃跑,现状如何?

提起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虽然已时隔十二年,但仍然令无数中华儿女悲痛于心。

在这场惨烈的天灾中,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自己生存的家园、挚爱的亲友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人类的渺小与脆弱在自然的怒火间一览无余。然而中华民族的韧性注定了我们不会在灾难面前一蹶不振,在全国人民的倾力相助之下,汶川最终挺过难关,焕发新生。

灾难也往往是考验人性的试金石,任何人都无法预料自己在危急关头会走向一念之善还是一念之恶

,在这次地震中,无数平凡人在一瞬间迸发出人性的至善至美,有为了保护子女而牺牲自我的父母,有千里奔赴汶川支援而葬身余震的战士,也有为了守护孩子而不顾一切的老师……无数感人肺腑的事件叠加成了一副可歌可泣的英雄画卷。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

然而在这其中,有一个人的身影却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他就是汶川地震中丢下学生独自逃跑的教师“范跑跑”

,经历当年猛烈的舆论攻击与逃跑事件后,12年过去,他的人生现状又是如何呢?

一、罔顾师德的优秀教师

“范跑跑”原名范美忠,然而人不如其名,

在汶川地震中令人失望的表现并没能展现出美好忠厚的师德。

但是在这场地震之前,他本是一名无可指摘的优秀教师,拥有着人人称羡的光辉履历。范美忠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专业,在校期间一路成绩优异,毕业后便进入了四川光亚学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出色的教学实绩证明了他并非浪得虚名的书呆子,

在职期间,屡屡斩获教学成绩奖,无论在领导、同事还是学生的眼中,都是有学有术、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也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界人才

。但是在汶川地震中的一念之差,使得他在教育界的攀登之旅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

汶川地震发生时,恰好是下午范美忠开始上课的时间,学生们刚刚在教室坐定,剧烈的地动山摇便开始了。

起初范老师以为只是川蜀一带常见的小震,便组织学生不要慌乱,在各自的座位坐好。但是随后一波强似一波的摇晃令他意识到事态紧急,

这场地震不容小觑,竟然半分也没有安排学生,自己飞速冲向了操场。

学生们瞠目结舌,直到见势不妙才紧随其后奔向操场。

地震刚开始的12秒是十分关键的,牢牢把握这12秒的生命角逐,可能就能成功地挽救自己与他人的性命。范美忠却全然不顾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丢下学生自己逃命。相较之下,其他班级率领学生在十几秒之后一同跑到操场的老师显得更为大公无私。

范美忠的自私行径在网络上也引起了掀然大波,虽然之后他也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疏散工作

,而没有自私到底,直接回家,但是全国人民显然已经选择性屏蔽了这些,将“范跑跑”的名号给了他,他罔顾学生逃命的行为使他的大众风评跌到了谷底。

二、发文“伸冤”再起波澜

范美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不轻的代价,学校的一纸无限期推迟教学的指令几乎等同于变相辞退。此事的舆论热度也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退,然而当一篇名为

《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文章发表后,范美忠再度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文章字里行间带着明显的自我申辩、伸冤的意味,他全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表达任何的愧悔,而是表示灾难当前,人人自危,自己的逃跑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虽然并不高尚,但也并没有什么过错,甚至写下诸如“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至于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

这类言辞激烈的话语。这番言论如今看来,虽然自私,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当年人们尚未从伤痛中缓过神来的当口,急需英雄形象来抚慰心灵的创伤。“范跑跑”此言一出,与那些大无畏的烈士们正好形成鲜明对比,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人们的口诛笔伐。

这同样是极佳的报道素材,媒体们也争相发表言论,并采访范美忠的亲友,企图挖掘该事件更多的面向。虽然当时在网络上也分为两派言论,也有人认为范美忠说得很真实,但是激愤的一方轻而易举地改过了站在理性角度探讨的声音,范美忠就这样被千夫所指,淹没在了舆论的浪潮中。

三、时隔数年重回讲台

“范跑跑”事件几经发酵后,范美忠的生活无可避免地脱离了正常的轨道。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与学校的变相辞退,范美忠无奈地离开了四川,四处寻找工作,却没有一所学校愿意为他敞开大门。

所幸随着时间流逝,

“范跑跑”的名号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范美忠的生活也开始逐渐走上正轨,被北京的一所教育机构聘用,为学生们进行课业补习。

针对范美忠特殊的身份,学校也做了一个特殊的处理,在选课流程中设置双向选择,不喜欢他的学生可以不选择他的课程。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对于当年的行为,范美忠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年轻气盛,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想要和家人回归正常生活,也感谢家人多年来的不离不弃,想要在未来开一家书店维生。

如果要对“范跑跑”事件做一个适当的结语,他原属学校的校长的发言恐怕最为合适,

这位校长指出了范美忠在组织疏散时最后离校这一当年被人们忽略的事实,并呼吁大家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此事件

,也有人认为“范美忠说的是真话,但不善,不美,因为现实比理想残酷”。

时隔经年,再重温“范跑跑”事件,其实很难说孰是孰非,相比于那些地震中自我牺牲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又或是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等人,他的行径无疑是自私的,但是在灾难面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保证,自己不会做出和他一样的行径,只能说在本能与道德间,范美忠选择了遵循本能。

英雄们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永世颂扬,而范美忠只顾全自己的行为也已受到了教训

,或许人们也应当用包容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再抨击有关于他的是是非非,让范美忠与家人重归平静。

标签组:[地震] [范美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357.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