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技巧?

发表于话题:用学人精的方式怼人
发布时间:2021-05-13

1、女生天然不喜欢肚腩明显的男生。

除了审美之外,最重要的,是腹部脂肪量大,说明肚腩明显的男生睾酮水平低,也就是生育能力较差,而女性慕强。

所以啊,想提高女生缘,保持身材是第一步。


2、大多数人追不到真心喜欢的人。

因为真心喜欢,你会舍不得套路,你在TA面前会显得笨拙,不会去投机,不会去取巧,甚至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会不会配不上对方。

而要是对方对你游刃有余,收放自如,除非TA本身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素养,否则你对TA来说,不过是个游戏关卡罢了,所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小心保护好自己。


3、利用「吊桥效应」是产生吸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心理学上的吊桥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紧张地过吊桥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人,很容易就把心跳的感觉代入到跟这个人的相处情景之下,也就是说,心理会误认为,是这个人给自己带来了反应。

如果你想追一个人,或者想跟TA关系更紧密一点,就不要总是轧马路喝咖啡,没事多看看恐怖片,逛逛鬼屋,玩玩蹦极过山车,情绪的起伏会让人进入感性的状态,这恰恰就是要擦出火花的状态。

当一个人不爱你,才会理性到底。


4、远离那些用“心直口快”“直率”标榜自己的人。

大家都是成年人,要是真的不怎么会说话,那最好的方法就是闭嘴,控制不住还爱标榜自己的人,只会影响你的心情,没有必要留在身边,没准还得替TA背锅。


5、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许人用有关生理或性的“脏”字,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心里虽都存在某种情感,私下却感到惭愧,甚至对自己都不愿意承认,因此我们才会恼恨那些会使我们想到那种情感的话和说那种话的人。

这一解释恰可证实一个相当普遍的看法,也就是说,有些“热衷道德”的人之所以会竭力反对“龌蹉”“下流”的书籍和电影,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特别纯洁,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特别病态。

——《语言学的邀请》

虽然我们很少会遇到特别极端的个例,但这个逻辑,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就比如《红楼梦》里的晴雯跟袭人,前者是大家认为的最放浪最大可能勾引贾宝玉的人,但其实她跟宝玉什么也没做,只是真性情,而后者是大家最信任最温婉贤良的,却最先跟宝玉发生关系。

这些例子恰恰说明了,人际交往中,乱给人贴标签,是要吃大亏的。


6、一个真心爱你的人,是不会让你太舒服的,只有骗子或者仆人才会让你很舒服。

而骗子跟仆人,你都不会想跟他们呆一辈子。

一直寻寻觅觅,想找个让自己舒服的人,但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下,那个让我们舒服的人,我们让TA舒服了没有?

这是个问题。

这也是人际防坑指南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心理认知,一个声称教你躺赚的人,你要看看自己给对方提供了什么价值,这样的细思一下,能避开绝大多数坑。

就像我写的这些,虽然扎心,但确实是现实,如果让你不舒服了,说明值得一个赞哟~


7、「聚光灯效应」,拜托,你没有手机好玩。

聚光灯效应,是1999年季洛维奇和佐夫斯基提出心理学名词。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出丑了,以为别人会记一辈子,公开场合下,表现得唯唯诺诺。

实际上,即使别人当时注意到什么,也很快就会忘掉,放心,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你,姿态尽量不要端着,多关注一下别人的衣着或者周围的事物转移注意力。

破除掉这个心理障碍,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人际交往惊喜。


8、「霍桑效应」,珍惜的人,要给够关注跟鼓励,无谓的人,要观察其长期行为。

这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梅奥提出来的,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刻意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

①你的珍惜的人,你给他适当的关心跟鼓励,TA就会潜移默化地倾向于渴望得到你更多的认可,慢慢成为你的理想型。

②在众目睽睽之下会施舍乞丐,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会打老婆的人,也比比皆是。

所以,珍惜的人,不要只会要求跟打压,给够关注跟鼓励能提供正向引导,而对于无谓的人,不要轻易相信语言跟短期行为。


9、永远保持30%的神秘。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蔡戈尼效应,指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

也从侧面说明了初恋那么难以忘怀的原因。

而你要是动不动就全盘托出,只会让别人对你的兴趣大打折扣,都说坦诚是最大的魅力,但其实成年人的坦诚只意味着不说谎话,有所保留。


10、给对方机会肯定那就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建立信任最基础的方法。

在沟通中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第一是要准确地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

第二是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

这两个任务都可以通过复述(paraphrasing)接收到的信息而完成,即当对方在表达一个稍微复杂的观点时,你可以用比较诚恳的语气,重复对方想表达的东西,并且问是不是他想说的。


11、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在心理学上,这个递减法则的适用性非常广,它指的是,同样的事物,人们得到/做得越多,它带给人们的满足感就越少。

在接人待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种误区,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竭尽全力,但人际关系可没有一招制敌这一说。

有很多人在学校追女生的时候,一开始就节衣缩食买最好的礼物,去能力极点的消费场所,后面再也提供不了一开始的满足感,反而被发好人卡。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我们就要不断升级事物的边际效应,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这些规律,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幸福了,并不是我们真的过得很差,而是我们对幸福的感知阈值增高了,意识到这些,不仅对人际关系有帮助,还对生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2、说到送礼,还有一个效应叫「自我羊群效应」

指的是,即使影响你决策的情绪已经消失了,你日后的决策也会参考第一次的结果,从而持续受到最初那个情绪的影响。

比如说你女朋友生日前几天你刚好捡到钱了,心情非常畅快,于是平时只舍得送Mac口红的你,这次居然买了TF,而下次她生日的时候,即使你已经不记得赢钱这回事了,你也很大可能不会再送Mac了。

所以啊,在面对新环境或者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一次决定并不是只影响一个结果。(这里澄清一下,并没有怂恿男生不买口红)

就像现在,你理性地在阅读这篇文章,决定点赞,这篇回答在你需要的时候,就能一直帮到你,一个决定可能带来正向的连锁反应。


13、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可能下次还会帮你,你帮过的人在你困难的时候却不一定帮你

从心理学上的角度来看,帮助过你的人,除了情分,还因为人有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帮了你一次,下次依然帮你,这样就保持了人设的一致;而你帮过的人,在心理上反而对你有所抗拒,因为总觉得欠你什么,你知道的,欠很容易,还很难。

理解了这两点,才知道学会理智拒绝别人有多重要。


14、「禀赋效应」我们天生厌恶损失。

这个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拥有某物或者做某事时,他对该事物的评价,要远远高于还没拥有或者没做的时候,因为如果你对这些事物评价不好的话,说明你有了损失,而我们天生讨厌损失。

所以阻止一个人最好的时机,是在他拥有前。


15、 反复确认是否有别的选项。

因为人总是倾向于在当下的选择里做决定,而不是考虑有没有其他选项,当你约Ta的时候,可以把两个方案当成选项,比如说”是周六去看电影呢还是周日去看展?“而不是问对方说要不要出来。

反之,当别人抛出的选项没有回绝这一项的时候,这很有可能是个坑,比如说”你是两万直接拿下代理权还是先投两千块试试?“你就要警觉,可能你原本只是想观望。


16、人们只会对安全度较高的人发脾气。

因为安全度较高的人,没那么容易离开,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是受气包,那适当降低自己的安全度,比如说也发一次脾气,也不主动和好,否定掉对方对你的评价等等。


17、自我补偿心理

这其实是一种适应偏差,在人际关系中,就是把自己所欠缺的,想要的,都寄托到伴侣身上。

就比方说,当一个人吃过内向的苦(没有贬低内向,因为我们的社会崇尚外向,内向性格的人更容易吃苦头),他就会想找外向的人搭伙过日子。

而如果你想跟对方更近一步,也可以看看自己怎么迎合TA的补偿心理。


18、伤害只有零次跟无数次的区别。

面对侵犯你的人,绝对不要手软,否则,他们就会习以为常,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第一次碰到的是针,下次他们就会主动避开,如果第一次碰到的是一个软柿子,可能下次他们就捏起来了。

这在心理学上也叫破窗效应。


19、摒弃「人民币心态」

很多时候,即使你做到99.9%完美了,也会有人抓住那0.1%不放。

时刻提醒自己不是人民币这个心态,真的帮了我很多忙,以前是讨好型人格,面对周遭人的请求,我很难拒绝,经常搞得自己很痛苦,又想维持前后一致的个人形象,活得很心累。

后来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跟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的一些作品,才知道,人痛苦的根源之一,就是:我必须把事情做好,得到别人的认可,否则我就是个loser

即使是人民币,不是还有人是金钱如粪土吗,对吧?


20、踢猫效应不做圈子里的最弱鸡

现在的社会很强调圈子理论,每时每刻都想往更好的圈子里面挤。

但如果你是圈子里最弱那个,往往会成为受害者,因为负面的结果跟情绪总要透过圈子里最弱的那一环宣泄出去

对弱于自己的人发泄自己的不满跟怨恨几乎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而一旦你身处于链条上最弱的一环,那你就很容易成为这些不满跟怨恨的载体。

一旦发现自己配不上某个圈子的时候,要么争取上游,要么岔道而走,这不是容易的事,有的时候这意味着放弃,但一定要知道,来日方长。


21、有机会帮助别人的时候,尽量出手,不求回报,积渠成渊,有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比如说现在,这个回答如果有跟你共鸣的地方,反手就是一个赞,它就会一直留存在你的动态里。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君佳,一个素人创业者,爱创业,爱旅行,爱美食,爱说大实话的干货答主,同时也是小红薯40w粉丝博主,有一个公众号叫「愿君佳」

现在大概有80万个读者在看我的输出,也正是这些写作的经验,让我在经济跟精神上越来越独立,我都有写成干货分享出来,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公众号「愿君佳」,

对了,偷偷告诉你,我还时不时会给大家送书(当然奶茶肯德基也可以)希望把【愿君佳】打造成不只是分享认知升级/自我成长/创业赚钱方法论/更是有血有肉,并且有趣的地方,希望你能来~

给你分享一个基本无望的堕落的大学生,如何通过实践,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成为一个能承担责任,半斜杆半创业的故事。

关注 @君佳 一起对付年轻那些破事儿。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以上。

我还有另一个被4w人收藏的扎心答案,感兴趣的同学也值得一看:

有哪些简洁的人际交往模式?www.zhihu.com

标签组:[心理学]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3798.html

相关阅读

【光影故事】柳俊烈确定参加《请回答1988》十周年纪念特辑拍摄 将与双门洞家人们见面

据《News1》于30日独家采访确认,柳俊烈近日参与了tvN电视剧《请回答1988》十周年纪念特别节目录制。《请回答1988》导演申元浩正在筹备十周年纪念内容。据悉节目中将包括MT(集体旅行)等环节...

2025-10-30

曹操的隐忍棋局:为何放任司马懿存活至终

在三国权谋的棋盘上,曹操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狠辣著称,却对司马懿这个潜在威胁始终未下杀手。这一看似矛盾的决策,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家族世交到权力制衡,从人才战略到政治现实,曹操的克制背...

2025-10-30

储位之争:曹操为何弃曹植而选曹丕

在东汉末年的权力棋局中,曹操的继承人之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走向,更成为后世研究封建王朝权力传承的经典案例。曹丕与曹植的储位之争持续十年,最终以曹丕胜出告终。这场看似充满偶然的抉择,实则是宗法制度、政治...

2025-10-30

三星堆有哪些未解之谜

说到三星堆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就是很神秘了,大家也知道的人们之所以把一些事物称为神秘,那是因为我们对它们无法解释,以现代的认知搞不清楚它,所以这叫神秘,这三星堆里面的太多东西我们搞不清楚了,不...

2025-10-30

赵云在公孙瓒麾下为何难获重用?——乱世择主的政治博弈与价值观冲突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割据。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常山真定人赵云率本郡义从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这位日后以“常胜将军”闻名、被后世视为“完美武将”的传奇人物,却在公孙瓒麾下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这一现...

2025-10-30

君臣情深还是权力博弈?刘禅与诸葛亮关系的多维透视

公元223年,刘备托孤白帝城,将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千古遗言。这段君臣关系自此被卷入历史漩涡,既有“情同父子”的赞誉,也不乏“权臣架空”的争议。拨开...

2025-10-30

公海的权利与义务

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依据1958年《公海公约》,公海是不包括国家领海或内水的全部海域。但随着海洋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

2025-10-30

忠烈之殇:刘备斩杀张任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挣扎

公元213年,益州雒城城破,蜀郡名将张任被俘。面对刘备“降即免死”的劝降,这位以“忠臣不事二主”自誓的将领,最终以“今日便降,久后也不降”的决绝,换来被推出辕门斩首的结局。这场看似“杀才”的悲剧,实则...

2025-10-30

2021年3月23日:埃尔金贝勒逝世

埃尔金·贝勒,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由于拥有全面的能力而被球迷亲切地成为“贝勒爷”。 个人简介埃尔金·贝勒在1958年NBA选秀中于第1轮第1位以状元秀的身份...

2025-10-30

专家说三星堆绝不可能是外星文明

三星堆遗址曾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造型夸张,让不少网友怀疑三星堆是外星文明。对此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没有这种可能。即使“青铜纵目面具”的“纵目”特别夸张,只是因为古人把它看作一个“神”,并不...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