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内循环之后,内卷化又火了,被职场内卷化的我们该怎么办?

发表于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发布时间:2021-05-13

7月末,经济内循环这个词开始见诸报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就在内循环提出不久,一些学者就又扯出了一个词叫做“内卷化”。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内循环,什么又是内卷化呢?

内循环指的是从产品原料到生产制造,再到消费等整条产业链都在国内的经济模式。这个词整体上是偏向于中性的词。

可是有不少人就思考了,我们已经与世界产生了极大的联系,突然间重视经济内循环会不会“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后果可能会带来内卷化现象。

内卷化一词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它是指当一种社会或者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开始停滞不前无法转向下一个更高级别的现象。

内卷化其实还有一个意思,叫做“过密化”,它指在“蛋糕”大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地投入人力,最终会造成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现象。这种现象叫"内卷化"。

这种现象在职场中非常常见,996就是这种现象的代表!

1

你是被逼加班的!

作为员工,最讨厌的并不是加班,而是无偿加班。

可是现实逼着人们不得不去做这种不情愿的事情,难道这是老板所为?

实际上,很少有老板主动要求员工无偿加班的,而是喜欢在快下班的时候拉着领导开会。普普通通的会议一开就是几个小时,这让早就下班的底层员工也不好意思早走。

最底层的员工们也是很奇怪,下班之后大家都是相互观察,只要一个没走,另一个就也会再等一下。以此类推下去,大家就开始了无偿加班之旅。

其实这种性质的加班毫无效率可言,但是身在淤泥之中,谁又能保持绝对的干净呢?

我经常听到员工这样的抱怨,有些人看着是在加班,实际上也就是几个人在一起聊聊天、陪陪领导。有的甚至寂寞到玩起了《王者荣耀》,这哪是加班,这就是“陪太子读书”。

这种糟糕的加班文化就是职场内卷化的显著代表。

在职位一定的情况下,公司业绩越来越重,员工只能通过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既定目标。

表面上看公司的业绩提升了,而实际上,员工的单位时间获得的报酬却是下降的。

理论上员工平时加班可以获得1.5倍工资,周末加班可以获得2倍工资,实际上很多公司都是免费的策略。

相对好一点的公司会给你一些加班福利,比如说公司发的餐券,打车补助、绩效加成等。相对一般的公司则是几乎什么都没有。

随着大家认知的觉醒,发现这就是职场人士的最大悲哀。

如何逃离这种内卷化成为了重中之重!

2

逃离职场内卷化

我想没有人想无偿加班几十年吧?

那么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万一身体扛不住了怎么办?

一旦陷入职场内卷化之后,我们就像是被放进滚筒的小白鼠,不管我们多么努力的奔跑,最后都是原地踏步,这种感觉实在太可怕。

其实职场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加班的时长。

如果我们只是想通过加班时长来获取老板的认可以及升职加薪,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不能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更有可能被当成“小白兔”淘汰掉。

老板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能良好的解决问题,谁就有可能成为领导候选人。

职场中有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是量变很难引起质变。这也就有了那句话“你并不拥有十年工作经验,而是将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逃离这种内卷化现象,那就应该专注于我们人生的质变,而不是量变。

想要发生质变,一定会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事方式的改变。

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事方式呢?

那就需要寻求没有被卷入职场内卷化人士的帮助,可以是专门找人请教,也可以到网上买他们的课程和书籍学习。

也许他们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我们,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他那里获得一种区别于大多数职场人士的思维方式。

逃离职场内卷化的方法不仅仅是通过学习晋升到老板的思维高度,我们更可以直接找到某个痛点之后实现创业,从而真正实现职业的质变。

至于如何创业成功,这又是另外一个课题,欢迎查阅我们之前文章,获得相应答案。

可爱的你们,正在经历职场内卷化吗?

标签组:[内卷化] [加班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432.html

相关阅读

刘禅与诸葛亮:君臣关系中的尊重与复杂权谋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自此,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总揽蜀汉军政大权,而年仅17岁的刘禅则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姿态,开启了与这位权臣...

2025-10-30

酒瓶里的储位之争:曹植饮酒误事背后的权力博弈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邺城司马门前上演了一出惊动朝野的闹剧:曹操第三子曹植醉酒后,竟乘坐王室车马强行闯入禁道。这场看似荒诞的"酒驾"事件,不仅导致掌管车马的公车令被处死,更直接断送了曹植的储君...

2025-10-30

虎毒不食子?刘备赐死养子刘封背后的权力与责任博弈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以仁德著称,却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含泪赐死养子刘封。这一决定看似违背“虎毒不食子”的常理,实则是刘备在权力格局、军纪维护与未来布局中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刘封之死,既是个...

2025-10-30

曹丕与曹睿:父子帝王的权力博弈与能力较量

在曹魏政权的历史长河中,曹丕与曹睿这对父子皇帝的统治轨迹,既延续了家族的政治基因,又因时代背景与个人性格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若以治国能力、战略眼光、用人识人、文学成就四大维度为标尺,曹睿...

2025-10-30

独孤信:七女荣光与命运沉浮

独孤信,这位西魏、北周时期的传奇名将,不仅以赫赫战功和俊美容貌闻名于世,更因七个女儿中三位成为皇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史上最强老丈人”。他的女儿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书写着属...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

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索。史书记载的“毒酒事件”,既非单纯的谋...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

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永忠在鄱阳湖之战等关键战役中卓越表现的褒...

2025-10-30

傅友德之死:明朝开国将领中最惨烈的冤案

在明朝开国将领的群像中,傅友德的名字如同一颗被血色浸透的星辰,既闪耀着征战沙场的赫赫战功,又笼罩着权力倾轧下的悲壮阴影。这位以“七战七捷”横扫北元、平定云贵的军事奇才,最终却因一场荒诞的“剩菜风波”被...

2025-10-30

十岁弘历:以才智与气度赢得康熙隔代垂青的传奇

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木兰围场,十二岁的弘历因一场惊心动魄的猎熊事件,让康熙皇帝发出“此子命贵重”的惊叹。这场看似偶然的危机,实则是康熙对这位皇孙长达数年观察的集中爆发。从十岁初见时的“见即惊爱”,到最终将...

2025-10-30

柳俊烈参加《请回答1988》团综录制 但未与前女友李惠利见面

关于电视剧《请回答1988》十周年特别节目中“柳俊烈与惠利是否重逢”的传闻,相关方已确认并非事实。柳俊烈仅部分参与节目录制,未出席团体MT(集体外景)拍摄,仅单独录制了开场...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