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北大毕业,在汶川地震中“一跑成名”的范美忠,如今过得怎样_时候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现在过得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1-05-13

原标题:北大毕业,在汶川地震中“一跑成名”的范美忠,如今过得怎样

13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一时房倒屋塌,造成近7万人丧生。如今已经过去了13年,那些曾经在灾难面前,无惧生死的英雄们,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让我们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不过在这样的日子里,还有一个人,免不了被人们反复提起,那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弃学生不顾,第一个逃到操场上的“范跑跑”。

范跑跑真名范美忠,他出生于四川内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他的上面还四个哥姐,家境颇为贫穷。

在范美忠的记忆中,他的童年非常不快乐,由于父亲是个好吃懒做的赌鬼,平时家里的活一点也不干,有点钱就要出去赌。因此,母亲和他总是争吵不断。而母亲为了能养活他们,不仅白天黑夜地在田地里忙活,还为了能给孩子们筹学费,每年总要养上两头猪。

到了年关的时候,母亲就会把猪卖掉,这样就有了三四百块钱的收入。不过,万一这笔钱被父亲赌掉了,那么范美忠和哥哥姐姐们的学费就没了。

父亲的不负责任,让范美忠很小就认识到他如果要逃离这个家庭,就必须靠自己努力。

由于有着强大的信念,范美忠读书特别刻苦,他也一直是老师们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992年,范美忠在隆昌二中度过了他的三年高中时光,并通过高考,如愿地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从而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人。

当然,范美忠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赶上了公费教育的末班车,学费每年只要象征性地支付200 块钱。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在经济上还是勉强能够支持得起的。

然而,范美忠在北大学习历史的时候,他却对历史产生了疑惑。比如抗战究竟是为谁而战?再比如古代大儒们的言论又究竟是站在谁的立场等。尽管教授们的历史课讲得十分精彩,但他却总认为他们所讲的都与“事实”相差千里,所以他在很长时间里,都在图书馆里寻找真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他对“自由民主”心生向往,并把“追求自由和公正”当作了自己人生的理想。

1997年,范美忠在大学毕业后,由于学校分配的工作工资太低,遭到了他的拒绝。随后他回到四川,凭着名校学历到自贡曙光中学做了一名历史老师。

然而范美忠在上课的时候,常常给学生们讲到书本以外的话题。由于他的许多观点与课本相悖,因此校长多次找他谈话,要求他必须按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不能讲不当言论。

这无疑给一腔热血的范美忠,泼了一盆冷水,让他十分沮丧,同时由于他为人孤傲,看不起同事,因此他和同事间的关系也相当隔阂,所以他在学校里过得颇为抑郁。

不久后,范美忠就不告而别,到外面闯荡世界去了。而学校在登报声明他所做的一切都与曙光中学无关后,也解除了他的编制。

范美忠先是到广州打拼,他在那里应聘过几份媒体工作,不过都没做多久他就辞职不干了。后来他又应聘到一所私立学校做历史老师,结果他在上公开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比较蒋经国与邓小平的功与过。校长听完课后,当时就跟他结了工资,让他立刻离开学校。

此后,范美忠又先后到深圳和重庆呆过一段时间,由于他的言论偏激、又对教材不满,因此他在很长时间里只能靠给媒体写稿度日,而微薄的稿费也只能勉强刚够他解决住宿和吃饭的问题。

事业上的多次碰壁,让范美忠彷徨无措。曾经让他十分骄傲的名校文凭仿佛也失去了价值,最后,范美忠还是决定回到教育行业,以求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于是,范美忠再次回到家乡,并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教师。

光亚学校并不是公立学校,而是90年代几人合伙创办的私立学校,其规模、校舍、师资等都很一般,因此只能算是个三流中学,在当地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自然,北大毕业的范美忠就成了学校里面的“名师”,校长卿光亚对他十分客气,因而范美忠也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转眼到了2008年5月12日。

那天,范美忠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课桌晃动了几下。

说实话,那段时间四川地震较为频繁,或大或小的地震一年总要发生那么几回。所以对于四川人来说,桌椅的晃动,不过是轻微的地震,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因此,范美忠在感受到课桌晃动后,起初并没有在意。

但接下来整个教学楼就开始剧烈摇晃起来,窗子还发出吱嘎的声音。范美忠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冲出了教室,连滚带爬地跑下楼,并第一个冲到了操场。

而那些学生们则在愣了几分钟后,才意识到危险,于是他们纷纷躲在课桌下,直到教学楼晃得不那么厉害了,他们才从教室撤到了操场上。

当学生们抵达操场后,范美忠很诧异地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出来?”有学生质疑他,为何不把大家带出来时,他坦然表示:“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我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不过接下来,范美忠并没有继续逃走,而是和其他教师们把学生集中在操场上后,开始有序地把他们疏散到更安全的地方。

本来这件事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就是5月22日,范美忠却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主要记录了他在地震中和地震后的经历,这其中也包括他抛下学生,先行逃到操场的情节。

他还特意为自己为何没有留下来营救学生做出了解释,他写道:“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范美忠之所以会在微博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当时他身边总有人把他为了自保,不顾学生安危的事情当话题议论。

尽管大家对他胆小怕死的行为颇为不齿,但他却固执地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而他又不屑于向大家做解释,所以他干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写成文章,发在了微博中。

原本,他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但他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却让他成为了2008年的新闻人物,而他也因此被网友嘲讽为“范跑跑”。

网民愤愤然谴责他没有尽到教师该有的操守,万一因为他的失职,学生们被埋在废墟之中,他良心不痛吗?有人也表示逃跑可以原谅,但居然把自己没有担当的懦夫行为,包装成是“自由和公正”就十分可耻了。

不光网民们愤怒不已,一些网络大V也纷纷对范美忠口诛笔伐,把原本被批斗得体无完肤的他,更是推向了舆论的漩涡深处。随后一些媒体记者也纷纷前来采访范美忠。面对记者的提问,范美忠坚持他所遭受的是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他始终坚持他的逃跑没有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媒体最先开始反思,如果换位思考,假如当时在场的是自己,会不会做出和范美忠一样的行为呢?

当时,凤凰卫视的知名节目《一虎一席谈》,还特意做了一期“范跑跑事件”访谈节目。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冷静下来的范美忠,没有再固执地坚持他的做法没有问题,他甚至还诚恳地在节目中向学校师生道歉,表示他当时的确是应激性行为,没能想太多。

在那档节目中,接受采访的还有校长卿光亚。他告诉主持人,范美忠是个爱岗敬业的人,他热爱教育,上课也很有特色,因此学生们都很认可他。

当主持人问卿光亚,范美忠现在已经成为舆论人物,学校会不会因此开除他时。卿光亚表示,他很理解范美忠的行为,并且学校也会努力帮助范美忠渡过难关,而不是想着去开除他。

随后,主持人将范美忠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积极参与一线救援工作的事情也一并通过节目展现给了观众。

节目播出后,网上对范美忠的批判少了一些,甚至有不少网民开始倒戈,表示理解范美忠。

不过,网络上危机虽然得到了缓解,但这于他的事业却没有丝毫帮助。

仅在节目播出一周后,亚美学校就接到了市教育局“取消范美忠教师资格证”的通知。如此一来,范美忠只得离开了学校。

失去了工作的范美忠,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反而不断地在微博上发文,抨击中国的教育部门。结果,他的做法让原本不多的朋友都离他而去,而一度非常看重他的卿光亚也为了避嫌,再也没有和他有过联系。

此时的范美忠可谓人生陷入了低谷。他曾为了谋生四处求职,但“范跑跑”的名气太大了,因此没有一家公司或者学校愿意聘用他。无奈之下,范美忠干脆回归家庭,做起了家庭主男,从此淡出了公众视野。

如今“范跑跑事件”已经过去了13年,那么他又过得怎么样呢?

现在,范美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不过毕竟是北大高材生,他在家里不仅开设了小说鉴赏课,而且他还通过在网上教学获取回报。

至于在孩子的教育上,范美忠没有让他们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而是自己亲力亲为对他们进行教育。

对于现在的生活,范美忠表示很满意,他说2008年应该算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今他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能让家人过上质量较高的生活,而他也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写小说,研究哲学等,如果再给他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他已经完全没可能喜欢了。

标签组:[大学] [北大] [范美忠] [汶川地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778.html

相关阅读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以隐忍蛰...

2025-09-17

司马岳:东晋短命皇帝,在位三年就驾崩

他是东晋第四位皇帝司马岳,二十一岁登基,二十三岁去世,仅在位了两年,接下来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晋康帝司马岳是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他的哥哥司马衍是嫡长子,同时也是东晋第三位皇帝。那么有儿...

2025-09-17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朝廷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宦官集团与...

2025-09-17

从世家子弟到寄人篱下,揭秘欧阳询的一生

说到唐朝的著名文人,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潇洒肆意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狂放傲气的贺知章,但是在初唐时期,却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了解一二。他生于安乐却长于乱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能够醉心书法研究,以一...

2025-09-17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阁的丹青,从玄武门的血色到昭陵的松柏,这...

2025-09-17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书·后妃传》及昭陵墓志铭等史料,唐太宗四...

2025-09-17

蜀汉国力不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是?

三国时期战乱贫瘠,政权得到分割,各地开始分裂,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各路诸侯纷纷拔地而起,不将皇帝放在自己眼中,曹操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获得政权,操控天下诸侯,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对于汉献帝十分不敬,...

2025-09-17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

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全方位成就,成为盛...

2025-09-17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然而...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