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2年前汶川地震,那个丢下学生自己逃跑的范美忠,现在怎么样了?_行为

发表于话题:范跑跑现在过得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1-05-13

原标题:12年前汶川地震,那个丢下学生自己逃跑的范美忠,现在怎么样了?

引言

“世事间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仓央嘉措在《哪一桩不是闲事》中如此写道。的确,在这个世界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命运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更无从得知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

在中国历史上,2008年注定是极具浓墨重彩意义的一年。北京的夏季奥运会是极度欢乐,512汶川大地震是极度悲伤。悲欢交织的一年,给国人的脑海里烙下烙印,不管是奥运会还是大地震,都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符号。在那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中,涌现了许多平民英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面例子,比如那个丢下学生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范美忠老师。虽然他躲过了灾难,但是那个颇带讽刺意义的称号“范跑跑”,恐怕也将伴随他一生,弹指一挥间十二年已过,那么他现在怎么样了呢?

▲汶川地震纪念碑照片

01

如果不是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大家都会认为范美忠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怀备至的好老师。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在上课的范美忠不顾学生的安危,没有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导致学生惊恐不已,胡乱逃生。

经过媒体报道之后,范美忠的行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的广泛的议论。网友们纷纷抨击他的道德品质,这让范美忠感到颇为委屈,于是范美忠在天涯社区论坛写了一篇帖子,试图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在文章中他讲述了地震发生时内心的真实感受。谈论到自己先于学生逃跑的问题时,他更是直接描述这是人的本能行为。紧急关头下,人都是自保的动物,生死时刻除非是自己女儿,除此之外就算是自己母亲,也不能让他自我牺牲。因为他抱不动成年人,更别说关心救助其他人的生命了。这些话一出,顿时让网友们瞠目结舌。

▲范美忠照片

这篇范美忠为自己开脱的帖子,毫无疑问在社会上迅速引发了更大的轩然大波。其对道德观念的见解可谓独树一帜。范美忠自此也成为了2008年的年度新闻人物,为了嘲讽他,网友们给他送上了“范跑跑”的称号。

大家争论的焦点,也从他的逃跑行为转移到了他所发表的言论。这种为自己开脱毫无歉意的行为方式,自然受到了他所在学校的关注,范美忠被学校暂时停职。但是经过学校领导讨论之后,认为他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于地震之后发表的帖子上,在当时地震时,他虽是第一个逃出教室,但还是在安全的地方参与了随后学生的疏散工作,因此学校并不会开除他,只会给予道德品质上的批评和谴责。

▲范美忠任职的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

02

至今已经十二年过去了,因为逃跑事件被人民谴责的范美忠,如今过着平静的生活,虽然他发帖子的行为让他差点失去工作。但事件平息之后,范美忠依然留在了光亚学校任教。但目前他已经辞职离开学校,选择回家做一个全职奶爸。

范美忠在家里开了一个“培训中心”,招收学生给他们补课,许多家长对于他的教学水平还是非常认可的。虽然范美忠的行为不符合师德,甚至称得上“失德”。但每个人都有不同想法,不适合在道德上进行绑架。但追根究底,范美忠最令人气愤的一点并不是在地震来临时先于学生逃跑,而是他已经逃跑,却要在事后为自己的懦夫行为加以开脱,全然没有羞耻之心。

▲范美忠照片

03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如果范美忠不是老师,前面没有那么多未成年学生。这大难来临之时,自我保护意识强,只管自己逃生,这的确无可厚非。但是他作为一名老师,既然是为人师表,其公开发布的一言一行都需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否则便成了误人子弟。

范美忠没能保护自己的学生,却不以为耻反以为傲,还发帖子为自己开脱。说实话,没有人说过老师必须要成为英雄。但范美忠的问题不是他是否诚实、是否遵从内心,而是他不仅没有做好一个老师的表率,其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不顾学生自己逃走,确实有愧教师身份。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海明便说道:“(范美忠)诚实而不知耻,那你就没救了。”

▲范美忠照片

结语

教师是一个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职业。人们常常用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们的奉献精神。显然“范跑跑”老师的行为也只是个别现象,却有碍于教师群体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受到群众批判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标签组:[地震] [范美忠] [汶川地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831.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