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2021年,天问一号将着陆火星,能经住“魔鬼7分钟”考验吗?

发表于话题:天问一号登陆火星
发布时间:2021-05-15


图为天问一号着陆想象图

大家知道,2021年是火星探测一个非常关键的一年,有三颗火星探测器奔向火星,而且有两台火星车计划将在火星上着陆,那么在火星上着陆会遇到哪些技术问题呢?

图为天问一号想象图

我们的天问一号带着陆器和火星车,计划要五月在火星着陆。大家也都听说过了,火星着陆这个过程被称为“魔鬼7分钟”,这个名称一听就够吓人的。那么到底登陆火星有哪些关键的难题?一说到这儿,可能有的听众说,哎呀,火星着陆器着陆的时候跟火星大气剧烈摩擦,表面烧得跟一团火似的,恐怕这是它最难的地方吧?其实不是这样,火星着陆器确实有这个进入大气层以后和大气层剧烈摩擦的过程,但是它的技术的难点并不在这里。

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

我们可以把在火星着陆跟在月球着陆,以及返回地球做一个比较。大家知道月球没有空气,所以降落伞是没用的,着陆时要降低速度只能靠着反冲火箭来减速,而载人飞船上的航天员要返回有稠密的大气层的地球,靠什么减速呢?我们主要靠降落伞,只是在接近地面的时候再使用反冲火箭。但是火星不一样,它介于这两个天体之间,它有大气,但是大气非常地稀薄,所以我们采用的方式既不同于基本靠反冲火箭的月球,又不同于主要靠着降落伞减速的地球,所以这个技术比较复杂,它是一种多种技术的结合,难点也就反映在各种技术怎么衔接的、每一个过程怎么能执行得非常完美,所以这是一个综合实力的大比拼,能否成功涉及到每项技术是否完善、动作是否执行得完美。

我们以欧洲空间局那两次登陆为例,它搞了两次火星登陆,但是全都失败了,当然了,它的两个轨道器都成功地围绕着火星运行,那么上次欧洲空间局这个火星车着陆是在什么时候失败的呢?是在最后的关键的时刻,距离着陆就差50秒钟时间了,但是失联了没有信号了,跟地面失去了联系。后来的检查结果显示实际上它最后的速度太大,撞击到了火星的表面。

图为坠毁的欧空局探测器想象图

那我们看看它们具体的过程:它在高度121公里的时候进入到大气层,进入到大气层的速度大概是每秒5.8公里,进入到大气层里头就自由下落,和大气层剧烈地摩擦生热,所以表面跟一团火似的。若等它降到45公里高度的时候,这个气动加热是最严重的,但是还继续加热,降落到11公里的时候这个时候速度大概是每秒0.5公里了。因为它在大气摩擦过程中,既生热而且也使它的速度变化,这时候才展开降落伞。所以在什么高度上展开降落伞,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展开降落伞以后,速度降下来了,再往下落,一直降落到7公里的时候,速度只有每秒88米了,这时候就抛掉了热屏蔽罩,一直到1.2公里的时候它抛掉了降落伞,在1.1公里的时候点燃反冲火箭减速,等到距离火星表面两米的时候就关掉反冲火箭这个发动机,但是在最后两个关键的环节都出了问题了。

图为欧空局探测器坠毁现场

问题出在哪儿了?后来经过分析,就是它的降落伞提前抛掉了,使得速度达不到要求,如果仅仅出了这个问题,反冲火箭也能对它进行补偿,但是反冲火箭点火的时间也出现问题了,按照计划,它应当点火时间有30秒,但实际上它点火时间只有三秒钟,这样就导致了冲击火星表面的速度非常大,对比按照原来计划落地时间的50秒之前它就失联了,那可能就撞击到火星表面了,所以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图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想象图

反观我们的天问一号,虽然我们国家是第一次在火星着陆,但是我们在这之前已经有三次在月球着陆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特别是我们在月球着陆的时候采用了悬停技术,这个技术对于保障安全着陆非常重要,不仅会使着陆点准确,可以避障且安全地着陆,同时它还对着陆安全起到了一个保险的作用,也就是说原来降落伞没有达到的要求我们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补偿,保证在落地时的速度比较低,继而实现成功的软着陆。正因我们有这些登月的经验我对天问一号是抱有很大信心的。


标签组:[天问] [火星一号] [火星大气] [大气层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044.html

相关阅读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文武兼资的儒将典范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赵云以其忠勇双全的形象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不同于《三国演义》中“七进七出长坂坡”的文学夸张,正史中的赵云以稳健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智慧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蜀汉政权中占据独特地...

2025-10-29

三国箭术双璧:赵云与徐晃的巅峰对决与历史回响

三国时期,箭术不仅是武将的立身之本,更是战场制胜的关键。在群雄逐鹿的沙场上,赵云与徐晃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将箭术演绎至化境。前者以“江面断篷”的惊世一箭名震天下,后者以“百步穿柳”的精准技艺冠绝曹营。这...

2025-10-29

襄樊之困:孟达拒援关羽背后的权力博弈与人性抉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爆发,关羽以荆州之兵北伐曹魏,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关键时刻因后方失守、盟友背刺而功败垂成。这场战役中,驻守上庸的孟达拒绝出兵支援关羽,成为历史谜团之一。表面看...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庶制度、军事格局与年龄结构共同编织的必然...

2025-10-29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定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展开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对...

2025-10-29

万历亲政:宗室困局下的改革挣扎与制度枷锁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二十岁的明神宗朱翊钧正式亲政。这位曾以“五岁能读书”的聪慧少年,在亲政初期展现出励精图治的姿态,却最终陷入“三十年不上朝”的怠政泥潭。而宗室问题作为明朝中后期最棘手...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全国百万大军。然而四年后,这位看似稳坐钓...

2025-10-29

钱谦益:才子与贰臣的双重镜像——论其历史形象与崇祯弃用之因

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中,钱谦益的名字始终与“才子”“贰臣”“反复”等标签紧密相连。他既是东林党魁首、文坛盟主,又是降清后又暗中反清的矛盾人物;既是崇祯帝眼中“结党营私”的政敌,又是后世史家笔下“大节有...

2025-10-29

帝师双璧:熊赐履与李光地对康熙帝的深远影响

清初政坛上,熊赐履与李光地以理学巨擘的身份,成为康熙帝治国理政的核心智囊。他们不仅重塑了清朝统治思想体系,更通过经筵日讲、政策制定等具体实践,深刻影响了康熙朝的政治走向与文化转型。这场跨越四十年的君臣...

2025-10-29

曝王子邱胜翊插足他人婚姻

据台媒报道,10月29日,范姜彦丰发视频控诉棒棒堂王子邱胜翊介入自己家庭,和自己太太“粿粿”江玮琳发生婚外情。他表示:“我的信任和真心被狠狠践踏,最终成了戴绿帽的...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