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内卷到底是什么?

发表于话题: 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1-05-15

如果稻田面积不变,种稻人都是刀耕火种,想要进一步发展,稻子只能越种越密。人累得半死,产量却不会提升多少。

同样的道理,在一些县城,小商户要想做生意,基本都是开肠粉店或类似食品杂货店,即使市场已经过度饱和。

在一些行业,如外卖快递行业,从业者闯红灯、超速、逆行节约送货时间,多送几单,每个月多两千左右报酬。但是自我剥削很快达到上限,外卖小哥很难不“困在系统里”。

这就是内卷。付出更多努力,加更多班,却没有对应的收益。

加班不等同于竞争力,努力也会“通货膨胀”。

那么,我们还有没有选择不内卷的机会?

内卷本质是存量竞争。想要逃离内卷,需要脱离“县城”、“生化环材”这类更有局限性的地区或行业,及时脱坑,选择“良田万亩”,转向增量竞争。

“良田万亩”在何方?

《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417万人。以人工智能为例,中国人工智能人才仍紧缺,国内供求比例为1:10

2020年三季度平均薪资最高的15个岗位中,67%的岗位都与AI、数据后端相关,且算法工程师占领前两名。

虽然知乎热门话题上,有过几次人工智能就业前景愈发严峻的讨论。但是所谓“严峻”,仅是相比前几年的野蛮发展而言。人工智能行业仍处在新创新方案涌现的增量环境中,总体岗位需求没有大幅缩减,行业薪酬也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

所谓形式严峻,是行业技术相对成熟后,入行门槛逐步降低。

而想要拿到不错待遇,获得良好职业发展,各个岗位对能力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

这时,只掌握基本技术能力、没有技术优势的人才有很大概率陷入与新入行的从业者恶性竞争的环境,而且新入行的从业者往往更能加班,要求薪资更低。

只要需求巨大,长期存在,有持续增加的趋势,那么这个行业会有竞争,但是不会内卷。

即使不从事算法这种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的岗位,从“生化环材”行业转到IT界,同样拥有了更大的蛋糕可分。

例如软件开发。

在其他岗位的求职者为了得到一个工作机会不得不与数百人竞争的时候,每位Java开发工程师求职者平均会得到3个Offer以供挑选;

在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们为了35岁以后的出路焦虑时,那些高级软件工程师们思考的却是如何挑战更高薪、如何创造更多价值。

选对行业,考虑的问题就从“如何才能不内卷?”变成了“如何获得紧缺技术?”。

拥有紧缺技术的职场人,就像开着“联合收割机”与刀耕火种者竞争。

作为刚入职的大厂HR,小咪很疑惑,为什么前辈们在讨论R语言、Python和Tableau?

向领导汇报前,面对海量数据无从下手的她,只会用Excel的基础操作勉强从中分析出一些规律。

而同样的时间内,前辈对公司、行业、竞争对手等相关数据深度挖掘、整合分析,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人力分析报告。

小咪没有想到,HR这份工作和大数据的关系已经如此紧密,决定开始迎头赶上这波大数据浪潮。

虽然有些残酷,但事实是:在很多领域,技术发展和行业标准上升速度远超过自学速度,以及从业者能够实践中获取经验的速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大量职场中年危机话题。

字节跳动对拥有9年以上工作经验、数据分析能力优秀的HR招聘月薪已达11万人民币。

但是,有数据工作相关经验、精通数据分析工具仅能满足其中一半的条件。如果应聘者没有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和结构化思维,依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技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掌握,系统化知识体系只有学位教育才能建立。尤其在大批从业者涌入行业时,专业相关学位会更值钱。

学校培养的,不光是直接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通过思考理解整个体系的思维。这就是单纯解决问题的“镰刀”和理解全套流程的“联合收割机”的区别。

职场人可以申请海外高校在线硕士,获取前沿且独具优势的海外教育资源,拿到与在校学生一致的学位证。

同时,在已有工作经验上,作业项目与成体系的课程能帮助更快吸收知识。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美国高校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专业的在线硕士在读学员通过课程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

“课程中讲到分治算法,我第一时间找到工作项目,把之前项目中的蛮力法替换成了分治算法,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算法的思路,仿佛给工作安上了一对隐形翅膀,帮我快速准确地到达任何地方。”
——摘选自学员访谈《机遇属于有目标的人》

这些技能,都能帮助职场人脱离刀耕火种式的重复劳动,通过系统化学习提升工作效率。

在人才存量增加的行业,拥有效率尤为重要。

直接转行,万一转到了其他人正在内卷的行业怎么办?

成为跨行业多面手是一种解决方案:用7成精力保证起码的稻子收成,再去养点鸡鸭鹅行不行呢?

事实证明,找第二增长点是摆脱内卷的方法之一。这也很多在读学员正在做,并初见成效的事情:

有前端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希望通过读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硕士,为转向算法岗位做准备;有生化环材的硕士、博士甚至教授,通过计算机硕士探索学术的交叉领域;也有市场营销、传媒行业从业者,希望通过北亚利桑那大学和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在线硕士项目,掌握系统化的数据分析技能;还有企业管理者通过学习杜克大学可视化编程,掌握量化管理思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拥有跨专业技能,对于本行业的问题会有多种解决方案,其中最有效率的方式能够帮助在职人士脱离内卷的怪圈。

即使是“行业冥灯”罗永浩老师,也能凭借他作为脱口秀圈外OG的表达能力让公司出圈。

不断创业给了他第2至第N条职业曲线,而原本新东方教课的人才,也都在不断跳槽,寻找职业突破。

内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行业缺少创新。除了稻子,我们好像短期没有其他的作物。

但是玉米总会有的。作为个体往往不能预计什么时候出现创新点,但可以做好准备。

以IT行业为例,行业早期的从业者靠的是卖汉卡等硬件设备,赚得盆满钵满,2000年前后软件开发成为主流,再到后面移动端的安卓开发和IOS开发……

早期买电子设备的人中,有赶上PC游戏热潮的史玉柱;早期PC端互联网的试水者中,也有现在营造移动和物联网生态的雷军。

他们无一不是有准备的人,在时代的前沿,跟上了未来趋势的浪潮。

看准趋势,夯实前沿技术,也是可以在新浪潮出现时迎头赶上的。如果创新很难,那就做好准备,等待创新。

在新一轮“抢种水稻”即将开始时,如果你想选一块新的“万亩良田”,想换种“耕作方式”,看看“哪里能搞点养殖”,想买本“玉米种植手册”,点击下方链接,我们都能帮到你。祝你避免内卷,获得丰收。

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海外高校在线硕士项目咨询机会:

彼岸教育 - 让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www.beaconedu.com

标签组:[大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205.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