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祝融”火星车前传:人类探索火星方式进化史

发表于话题: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发布时间:2021-05-15

  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至此,我国火星探测“绕、落、巡”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二步“落”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意味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将探测器送达火星表面的国家。

  自古以来,火星就以与众不同的红色外观吸引着人类的关注。古时人们常常将其与战争联系,在西方神话中,火星往往是战争之神的化身;而在古代中国,“荧惑(火星)守心”也被视为不祥之兆。直到近代,人们才重新以科学的眼光审视火星。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探索火星的方式也在不断突破,蒙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的面纱已被徐徐揭开。

  

  一、望远镜时代

  17世纪初,望远镜的发明让人们拥有了仰望星空的“眼睛”。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对准火星。1659年,荷兰学者惠更斯用更加精密的望远镜观测火星,并测算出了火星的自转周期。

  19世纪中叶,天文学家们发现火星与地球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公转轨道与地球相近,自转速度与自转轴倾角也与地球几乎相同。1877年,意大利人斯基亚帕雷利在观察火星时发现火星表面布满了极细的直线构成的网状系统。按照传统,这些暗区被视为水体,这些细线也被命名为“水道”(canali)。

  

  而天文学家进一步观察发现,到暗区会在冬季时缩小、夏季时扩张,有人提出暗区是植物覆盖,而暗区的扩大缩小则是消长所引起的,改变以往认为暗区是水的说法。也有观点指出“水道”其实是人工挖掘的运河,用来灌溉植物,因为水道应太细不可见,而看到的细线应是灌溉出的大片植物。

  这些误会让人们开始幻想火星上存在着与地球上一样的海洋陆地及智慧生命。为此,美国富商罗威尔甚至建立私人天文台试图寻找火星上的运河和生命。

  最后,“火星运河”被证实不过是光学假象,但人们对火星人的热情已经生根发芽。科学家和民众都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抱有浓厚兴趣。这直接推动了20世纪60-70年代火星探索高潮期的到来。

  二、宇航时代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苏太空竞赛的背景下,火星探索迎来了第一个高潮期。

  苏联先后发射的“火星”系列探测器多以失败告终。其中火星-3着陆舱实现了在火星表面的软着陆,虽然仅仅发送了20秒的电视信号,但这是第一个到达火星表面的探测器。火星-5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并发回了火星照片。随后,苏联先后发送了探测器-2和宇宙-419探测器,都未取得成功。

  相比之下,美国的火星探索硕果颇丰,美国发射的“水手”系列火星探测器有4个取得了成功。其中水手-4在离火星约1万千米的地方飞掠,传回了第一张火星表面的照片,这也是人类拍到的第一张地球外行星的照片。水手-4传回21张火星近距离的照片,并探测到火星的大气密度不如地球的1%。

  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探测器是水手-9。在1971年,水手-9是世界第一个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拍摄了85%的火星表面,并为后续登陆火星表面的海盗-1、2着陆探测器选定了登陆地点。

  

  三、火星车

  虽然火星-3探测器是第一个到达火星表面的人造物体,但其只短暂传回了一些影像,而且也与后来能够在火星表面巡视的火星车相差甚远。

  对于科学研究更有意义的资料,来自美国的海盗-1和海盗-2探测器。海盗-1、2探测器登陆后,分析了火星土壤,测量了风速、气压和波动,并确定了火星的大气成分。“海盗”系列探测器为后来的火星着陆探测奠定了基础。

  

  火星车作为登陆探测工具,对火星探索有重要的意义。前不久,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携带的“机智号”直升机,更是首次实现了在火星表面的飞行,为理解火星大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目前,包括已失效的探测器和刚刚登陆的“祝融号”在内,火星上共有10个火星车。

  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索任务,天宫一号共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包括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

  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依靠能够登陆火星表面的火星车。 “祝融”号火星车搭载了6种仪器,包括探地雷达、光谱相机、小型气象站、磁场探测仪等。它们将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进行科学探测。

  四、火星轨道上的探索者

  除了今晨刚刚登陆的“祝融号”火星车外,天问一号的环绕器仍然在火星轨道上进行科学研究。

  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环绕器总指挥张玉花表示,环绕器具备有三大功能: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环绕器首先作为飞行器,将着陆巡视器送至火星着陆轨道。待成功释放着陆巡视器后,环绕器作为通信器,为着陆巡视器建立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通信工作结束后,环绕器作为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实质上,环绕器同地球上空飞行的人造卫星并无不同,只不过它运行在火星轨道上。目前,火星轨道上环绕着包括美国火星奥德赛号、欧洲火星快车号、印度曼加里安号等多个来自地球的人造卫星。

  

  这些探测器的使命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天问一号是多合一的勘探轨道探测器,其目的是勘探火星的环境,为进一步的探索做准备,而去年同期发射的阿联酋的希望号则只是为了研究火星气候与气象科学这一专门课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要数“火星奥德赛号”,它成功发现了火星的地下水冰,证实火星上存有水资源。

  作为“高空中的眼睛”,环绕器对火星空间环境、火星地表及火卫1、火卫2的观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辅助着陆巡视器的探测与研究。

  【记者】徐勉 王诗堃 实习生 王隽杰

  【统筹】张志超

  【作者】 徐勉;王诗堃;张志超

  科技能见度

标签组:[天文] [祝融] [火星大气] [火星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558.html

相关阅读

公海自由的概念

按照国际法,公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不论其为沿海国还是内陆国。原则很早以前,荷兰的法学家格老秀斯就提出了海洋自由的观点,这为以后公海自由原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海自由原则不是...

2025-10-30

容妃犯了哪两个无法原谅的错,让康熙也感到非常无奈?

历史上有很多秀外慧中的皇妃,他们一个个有着美丽的容貌,雍容的气质,在古诗《长恨歌》中就有着“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描写,不难想象,这些皇妃在没有互联网的古代,几乎也就是明星一般的存在。下...

2025-10-30

赵匡胤去世当晚,宋皇后做了什么?她为何晚景凄凉?

说到宋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一直以来,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声都不太好,那么赵匡胤死后,登上皇位的赵光义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嫂宋皇后的呢?按理来说,赵匡胤去世...

2025-10-30

孝惠章皇后为何不受皇帝喜欢?只因顺治皇帝独宠董鄂妃

在清朝历史上,清朝一共有27位皇后,这些皇后的命运各不相同,即使母仪天下,可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帝王夫君的宠爱,今天我们说的这位皇后,她20岁就成为了皇太后,独守空闺57年,活了77岁,她一生都不受皇帝喜...

2025-10-30

元好问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指的我们铭记?

说到元好问,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宋朝之后,国家政局出现了大震荡,之后出现了一个朝代金朝,金朝这个朝代大家可能不熟悉,它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北方和...

2025-10-30

新城公主有多受宠?她的婚姻生活如何?

说到新城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994年10月下旬至1995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昭陵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东...

2025-10-30

秦国重臣张仪、李斯、商鞅、范雎,他们四人中谁的结局最惨?

说到秦国重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战国时期,秦国作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引进大国,在人才引进和任用方面表现出色,然而这些人才的最终下场却大多不好,卫人商鞅、魏人张...

2025-10-30

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卞皇后,为什么说她有母仪天下之风?

说到曹操的卞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世说·贤媛篇》曾评价她:“性节俭,不尚华丽,有母仪德行。”古代封建王朝社会中,皇帝是九五之尊,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领...

2025-10-30

皇太极为什么在51岁就暴毙了 皇太极的死和谁有关系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太极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生于1592年。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都是能征善战之辈,皇太极也不例外。皇太极从小就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和兄长们...

2025-10-30

张飞和关羽在对待吕布问题上 两人态度为何明显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和关羽张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三国,绝大多数男人都能津津乐道许久,里面的人物各有特色,即使许久未看,再提起,那人的音容笑貌也会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曹操、...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