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河南日报网-河南日报官方网站

发表于话题: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发布时间:2021-05-15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阶段完成了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于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后,对火星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探测分析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为着陆火星做准备。任务实施过程中,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目前,探测器已在太空运行295天,距离地球约3.2亿千米。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5月15日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探测器

  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

  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后续

  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

  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

  并开展巡视探测

  祝贺!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6图看懂中国火星探测器安抵火星


 3D全仿真:“站”在火星上讲火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咣——

  历经近300天的长途跋涉

  天问一号探测器

  终于在火星着陆了

  

  从抵达火星停泊轨道到着陆火星

  为何要等待漫长的3个月时间?

  着陆点是怎么选取的?

  降落过程最大难点又是什么?

  在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

  借助MR+AR技术

  我们的主持人

  随天问一号一起

  站到“火星表面”

  身临其境

  为你答疑解惑

  

  场景高仿真,沉浸体验更“哇塞”

  5面小间距LED屏幕

  通过搭建立体空间场景

  主播时而置身太阳系

  时而站在火星地表

  在有限的演播室空间里

  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中

  

  沉浸式的呈现方式

  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就连来自航天系统的主播泽哥

  体验之后

  都忍不住感叹

  “这非常哇塞”

  建模高精度,1:1还原很逼真

  在查阅、参考N多资料

  了解各项设备参数

  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加持下

  通过三维建模

  实现着陆巡视器1:1等比例还原

  着陆平台和“祝融号”

  仿佛被真实搬运到演播室场景里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模拟建模动画

  尾喷特效、落地阴影

  桅杆升起、太阳翼展开

  ……

  落地过程的一系列动作细节

  被呈现地惟妙惟肖

  妥妥的“裸眼3D”既视感

  场景高匹配,实时合成无压力

  作为虚拟的前景植入画面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

  在录制现场其实肉眼并不可见

  如何与演播室场景同步

  这,确实是个难点!

  

  ↑虚实融合在屏幕实时呈现

  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首次应用

  红外动捕跟踪系统

  保证了LED背景画面的正确透视

  而前景虚拟植入画面基于云台跟踪的拍摄方式

  通过前后景画面的无缝匹配

  使得主持人仿佛置身于火星表面

  摄像机任意游走拍摄

  也能对前景虚拟画面进行捕捉

  在演播室实时呈现

  虚实结合

  “所见即所得”

  是不是没看过瘾?

  别着急

  下期节目已经安排上了

  我们将带你近距离“触摸”

  即将踏上火星之旅的“祝融号”

  探秘火星

  看他如何有备而来

  (悄悄告诉你)

  下一期内容

  信息量超大,知识点十足

  快搬好小板凳

  敬请期待吧!

  

  

标签组:[天问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570.html

相关阅读

兵马俑原来是彩色的

说到秦兵马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你知道它原来是彩色的吗?为什么现在看到的兵马俑不是彩色的呢?秦代工匠如何将颜料施于陶俑之上?颜料层又是什么成分,有什么结构?赋彩过程是否也有标准化流程,暗含着法制威...

2025-10-31

愤青是褒义还是贬义

愤青(英文:Angry Young Men),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愤青”之名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不过,英文“Angry Young Man”这个专有词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出现,指的...

2025-10-31

象牙本质上是什么物质

象牙是一种白色硬质物体。主要成分为牙本质,和骨头的成分相似。狭义地说是雄性的亚洲象、非洲象、猛犸象的獠牙,广义地也可以指河马、野猪、海象、鲸等动物的獠牙或牙齿。 为了保护大象免遭杀害,1973年有21...

2025-10-31

腰椎过伸是什么意思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又称"腰椎曲度变直",就是常说的腰椎过伸,是各种腰椎疾病常伴有的腰椎病变的改变。一般建议患者理疗牵引,或者理疗牵引的同时配合针灸及推拿治疗,这个方法比较的见效,同时要避免久坐,少弯腰,...

2025-10-31

为什么清晨是人体最危险的时刻

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之后,精神抖擞,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我们总能看到公园里很多晨练的身影,跑步、打球、快走....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清晨才是人体最危险的时刻!清晨为什么那么危险?世界卫...

2025-10-31

海洋新生物为什么命名为派大星

近日,《世界海洋生物目录》发布2020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名单中,深海海星新物种Astrolirus patricki Zhang Zhou,Xiao&Wang,2020(中文名又称“派大星”背板海...

2025-10-31

隔夜水不能喝千滚水会致癌是真的吗

据说:碱性水更健康,千滚水会致癌,隔夜水不能喝?水本是生命之源,现在俨然变成了谣言之源。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一分辨这些说法的真假。碱性水更健康?并不是!身体并没有所谓的“酸碱体质”之分,也就不存在“改善...

2025-10-31

人类文明是地球上第一个文明吗

最近发表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新问题:在地质记录中是否可以检测出工业文明的存在?换句话说:人类怎么知道人类文明是地球上唯一的文明呢?事实上,现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观点。...

2025-10-31

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 反骨是什么骨

在三国中期,刘备入川蜀之后,关羽、张飞、黄忠接连阵亡,马超不久也病死,五虎大将只剩下赵云一人。到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赵云又在家中病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魏延一直是蜀汉独当一面的大将,并成为诸葛亮的...

2025-10-31

玉渊潭公园在哪

玉渊潭公园,AAAA级景区,位于海淀区。东门与钓鱼台国宾馆相邻;西至西三环中路与中央电视塔隔路相望;南门在中华世纪坛正北方,北接海军总医院。1960年定名玉渊潭公园。截至2015年,东西宽1820米,...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