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玉兔”即将永远睡去,它在月球留下哪些印记?

发表于话题: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发布时间:2021-05-15

原标题:中国“玉兔”即将永远睡去,它在月球留下哪些印记?

两年半以前,一只中国制造的“玉兔”偎在嫦娥三号的怀抱里,来到了这颗荒芜的星球,两年半后,这只“玉兔”沉沉地睡去,把寂静还给了月光。

据央视新闻报道,嫦娥三号今天再次进入梦乡,进入了第 33 个月夜休眠。玉兔号月球车也沉睡过去,可这次它不会再像往常一样迎着朝阳醒来, 它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圆满完成了使命。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航天人自主研发的玉兔号与嫦娥三号共记录下 7 TB 的数据,并为人类的空间探索事业创下多项重要研究成果。现在,这些数据已经被分发给国内上千所高校,以供未来研究。

图片来自:Deviant Art

“玉兔”在进入梦乡前,也不忘为地球上时刻念着它的人们卖个萌,道一声晚安,它在微博(由爱好者维护,非官方微博)上说:

图片来自:微博

不知道它会梦到什么呢?捣药?天上下胡萝卜雨?还是在月球上自由漫步的时光?让我们祝它晚安,希望它能沐浴着星光,还有地球发出的蓝色光芒,睡个甜甜的觉。

月球工作虽辛苦,“玉兔”超额完成任务

嫦娥三号于 2013 年 12 月载着玉兔号月球探测车来到月球的雨海地区,这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 13 次探月工程。由此, 中国上升到第二位,占了其中的 4 次,仅比美国少 1 次。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两年多光阴过去,“玉兔”早已变成了一只“老兔子”。 原本它的设计寿命只有 3 个月,但却可以在超期服役的情况下,健康工作两年半。这一数据创下了月面工作的最长记录,是中国航天的骄傲!

图片来自:Pics about space

这两年半以来,玉兔工作的非常“辛苦”。工程师们为它配备了 能进行 360 度拍摄的全景相机、可探测月球表面下 100 米地质结构的测月雷达、可分析月面矿物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粒子激发 X 射线谱仪。

“玉兔”拥有了这些先进装备,不只要探索月球地貌,也需要探测月球的地质、土壤、矿物资源等等。

有这么繁重的工作在身,可爱的“玉兔”的确曾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它在第二次进入月夜休眠前,控制系统突发故障,并一度出现无法唤醒的情况,但“玉兔”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的多。最终,虽然故障导致它无法运动,但可以被正常唤醒,并正常工作。

图片来自:央广网

你可能会问,“玉兔”的任务这么繁重,他平时需不需要休息呢?

玉兔号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这也就意味着,光照对月球车的生存至关重要。

月球当然有白天黑夜,其自转的周期约合地球上的 27 天。这也就说明,玉兔一个自转周期中,至少有约 14 天将在黑夜中度过。

月球上的黑夜环境异常严酷。首先,气温会骤降到约零下 180 ℃ 左右。同时,由于失去了阳光,玉兔号也就失去了能量供给。

中国航天界的科研领袖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的测控人员介绍,玉兔号对休眠姿态和环境有极高要求,首先,休眠位置必须是个向阳坡,车头要朝南偏东,车身要头高尾低,同时在水平方向上,车身倾斜要保持在负 2 度到正 1 度之间。

这样是为了保证太阳在东边升起的时候,阳光能照到电池板上,让“玉兔”可以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叫醒。

图片来自:央广网

此外,工程师们还要考虑“玉兔”在零下极寒中是否睡得够暖。为解决这个问题,嫦娥三号的总设计师表示,他们为“玉兔”设计了一个“火炉”。 通过其携带的同位素热源所提供热量,玉兔号的舱内温度可以达到约零下 50 度以上。为了防止的热量散失,还在舱外加上了多层隔热材料。

现在,“玉兔”已经开始了最后一次休眠,他将在月球的寒夜里,做着暖暖的梦。

玉兔“捣药”两年半,都有什么新发现?

晋代傅玄举头问天: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中国人对月这一纯洁的意象,自古有着浪漫的向往。多亏了中国“玉兔”,浪漫的想象在今天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科学。

中国国防科工局在玉兔号进入长眠的时刻,对外公布了一系列两年多来的关键成果,多项成果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首次!

首先,玉兔号搭载着一部测月雷达,这部雷达完成了 人类历史上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揭露了月球雨海区域火山演化的历史,也展现了月球表面以下 330 米深度的地质结构特征,而且还在月球上发现了新的玄武岩类别。

图片来自:果壳

这项里程碑式的发现被中国的科学家们发表在国际顶级的 Science 学术期刊上,为全人类讲述月球的历史故事。

此外,嫦娥三号和它的“小宠物”也首次发现了月球上没有水的直接证据。

此前,美国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月球地表的含水情况比我国此次观测的高两个数量级,而此次的观测则直接得出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值,这是 国际首次明确验证月球上没有水。

除了这些以外,嫦娥三号上的月基光学望远镜还有极紫外相机,分别 完成了首次月球北极上空的天体普查,还有地球上空等离子体层的观测。

图片来自:Space.com

多亏了“嫦娥”和“玉兔”,中国人为人类探月工程以及空间科技提供了了不起的贡献。而据观察者网的报道,今日中国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UNOOSA)达成协议, 同意将向联合国成员国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

根据协议,中国将主要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太空实验的机会,同时还会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航天员进入太空,用中国载人航天载具将各国宇航员送至空间站。

中国航天人创下的骄人成绩,以及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凸显的是这个民族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闪现的智慧,以及胸怀全人类的责任感。这是全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玉兔”,晚安,这不是结束,而只是中国人探月的一小步,只是人类宇宙探索的一个开端。就像“玉兔”在微博上所畅想的,它还想去火星,去更深的宇宙去看一看。

题图来自:Gizmodo

标签组:[天文] [航空航天] [嫦娥] [月球] [月球车] [月球自转] [玉兔号月球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586.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