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假如人类现在灭亡,几亿年后能留下什么痕迹证明人类曾经存在过且达到了高度文明?

发表于话题: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发布时间:2021-05-15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FoundationQED

人类的命运是否如大卫所钟爱的诗歌《奥兹曼迪亚斯》中所描述的那样:

功业盖物,强者折服

此外,荡然无物

废墟四周,唯余黄沙莽莽

寂寞荒凉,伸展四方

很难想象这个终极命题在1977年便得到了求证。

//航海家计划//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波尼克(Sputnik),人类正式进入太空时代。为了应对来自“头顶上”的威胁,艾森豪威尔总统下令成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统筹航天相关技术和计划。

到了1977年,美国已经在太空竞赛中遥遥领先于冷战对手苏联,NASA在这一年发射了两个即使同类标准下也很小很小的探测器,从卡纳维尔角,进入星际海洋:航海家1号和它的双胞胎,航海家2号。

太空舱的行驶路线是往地外行星的方向前进

不过行星会随着公转移动开来,所以太空船会再度展开太空之旅

此时太空船将从行星的引力获得能量来进行加速,这就是所谓的引力弹弓

1965年当分析专家盖瑞•弗兰德罗(Gary Flandro)进行木星任务研究时发现:在1976年至1979年之间,太阳系的几颗大行星将进入一个罕见的几何排列结构。这意味着这是能够通过引力弹弓技术,能将探测器一口气飞行到太阳系尽头,百年难遇的机会。每经过一颗行星,就能够增加一次速度,更快地飞向下一颗行星。这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壮游。错过这次机会,人类需要再等待176年。

航海家飞行轨迹与行星排列结构

搭载于航海家1号的地球之声,预计寿命长达十亿年

1976年12月,“航海家计划”项目的负责人约翰·卡塞尼(John Casani)意识到远航的航海家号将比大多数人造航天器更有可能遇见外星生命。于是他找到当时正在加州的帕萨迪纳参与研制“海盗”号火星探测器的卡尔·萨根(Carl Edward Sagan),希望他为两架“旅行者”准备一些适合搭载的星际信息。卡尔·萨根于1977年1月美国天文学会的一次会议期间,听取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弗兰克·德雷克(Fank Drake)提出的建议,决定向太空发送一张密纹唱片。由于声音信号是以物理的方式刻制在唱片上,它可以在宇宙中存留很久,比电磁方式录制的磁带显著地更长久可靠。图像转录成声音信号,这样就可以发送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信息量远远超过“先驱者”和“LAGEOS”携带的金属板。

黄金唱片封面符号,
左下角烟花符号为太阳相对于银河系中心及14颗脉冲星的位置。

右下角类似眼镜的形状是一个氢原子内自旋跃迁的图像。

上面其他符号,是用二进制标识这个唱片承载的信息,以及如何使用此张唱片。

而航海家号探测器将在1977年8月下旬至9月初发射。在一张唱片中要担负起向宇宙中任何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体,解释作为文化和作为审美的人类,究竟都是些什么的任务,必须很迅速完成。为此萨根召集起了一帮专业强悍又满怀热情的人,包括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民俗音乐学者与收藏家艾伦·洛马克斯(Alan Lomax)、指挥家莫里·西丁(Timothy Ferris),以及其他艺术家、技师和科学家。通过所有人的努力,“星际唱片”呈现出一幅地球生活和文化的愉快图景。没有暴力、战争(以免被外星人误会意图)、政治(但确实包括了当时在太空委员会当中身居要职的国会议员名单,以及来自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以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的问候)、性爱(不行!NASA严词拒绝了在唱片中放入一幅裸体情侣的照片)、宗教(太容易在众多的宗教当中顾此失彼、引发不满)的主题。这样的标准之下,“黄金唱片”最终内容显得十分“政治正确”,但又不乏乌托邦的色彩。

黄金唱片上所存储的图片:太阳系的行星

整个团队绞尽脑汁,力图使唱片内容不要过于西方,所以巴赫、贝多芬的音乐当然得到了体现,但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经典曲目也都在唱片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科学信息也包含在内,来试图向外星生命说明生物进化及DNA双螺旋结构;地球的自然风光和人造风景被同时用声音和图像(转录成为声音文件存储)呈现,既全面也保险,毕竟外星生命不一定具有跟我们一样的感官。

黄金唱片上所存储的图片:人体解剖图

由不同的负责人进行编选各个部分,让唱片带有几种不同的风格,整体来说,它呈现出一种由严肃的学术气息、令人惊叹的壮美、微风徐徐的闲适以及幽默诙谐的趣味交汇而成的丰富又微妙的混搭。从这样的一部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人类对自身存在游行般的庆祝狂欢。

黄金唱片上所存储的图片:中国人的餐桌

航海家1号即将到达太阳系边缘之际,萨根希望航海家1号在此地回望地球再次进行拍摄,让人类退后一步,看清地球其实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不点。但拍摄照片阻力很大。这时候航海家1号任务已进入尾声,工作人员陆续离开;而且这时地球离太阳非常近,镜头指向过于靠近太阳,可能会受到损害;要拍摄照片就需要把任务期延长6个月,花费也不菲。萨根多次呼吁无果。1989年,他抓住机会契而不舍的提出请求,并将他的愿望告知当时美国宇航局局长、海军上将理查德•特鲁利(Richard Truly)。特鲁利被萨根说动,最终批准了这个动作。终于在1990年的情人节,当时的航海家1号在距离地球64亿公里的浩瀚星海,拍下了它最后一组照片,这就是著名的暗淡蓝点与太阳系全家福。

《暗淡的蓝点》1990年2月14日

所谓“暗淡的蓝点”指的便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太阳系的第一张全家福

拍摄完这组照片后,航海家1号便继续开始无尽的宇宙之旅。但是,这位已经在太阳系中航行了40年的航海家,目前的旅程仅约0.02光年,这对执行星际飞行任务的飞船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显然它飞得太慢了。那么航海家是否有希望被外星生命所发现?它是否不过是美苏冷战的一件无谓产物?对于这些问题,阿西莫夫早在其经典科普文章《航海家二号的孤寂旅程》当中给出了答案:

“经过100万年的旅行之后,“航海家2号”将离太阳约50光年(从恒星的距离来看,它几乎还是在我们自己的后院)。在这期间,它与任何其他一个恒星最接近的地方是在它经过半人马座比邻星时,在那里它仅离比邻星3.21光年远。在100万年中,离任一颗恒星的距离决不会小于19万亿英里,因此任何外星人能碰到这个在恒星之间遥远的太空深处的小而寂静的探测器的几率绝对是太小了,我们不必为此担忧。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所发出的信息根本没有机会被外星人收到,我们为什么还要发呢?

记住,在宇宙的历史长河里,100万年只是很短的时间。宇宙已持续了1.5万个100万年而且它肯定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毫无疑问,在我们消失后很久(坦白地说,即使人类将持续生存一个100万年的几率也并不大),终有一天,有人会碰到这个探测器。

但如果这是我们消失后很久的事的话,那么谁会关心呢?好,就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难道我们希望不留一丝痕迹地消失吗?我们不是以作为人类而有点自豪吗?肯定的,我们会希望其他智慧生物知道我们一度在这里存在过并知道我们曾设法做什么事。”

标签组:[天文] [太阳系] [人类文明] [航海家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608.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