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用中国声音讲述火星故事(图)-科技视窗-国际频道-中工网

发表于话题:2020中国火星大使
发布时间:2021-05-18

  

火星照片(百度)

中国火星探测系统在火星上工作想象图。(腾讯)

  在火星上发现了生命可能曾经存在的关键证据。这是9月13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一个火山口中新的发现。在那里,一种硼酸盐物质被发现,该物质在组成 RNA 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根据有关学说,第一个生命是由单链 RNA 组成的。

  “好奇号”的上述新发现成为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天文爱好者讨论的焦点。火星这颗距离地球最远可达4亿公里的红色星球,正日益被揭开神秘的面纱,面目逐渐清晰起来。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深空探测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将在火星探测、推进人类对其认知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足不出国体验火星

  火星探测考验的是航天科技实力,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航天高深莫测、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中国的火星探测项目却显得非常亲民,可以说十分接地气。民众甚至足不出国就可以通过“参与”探测项目,好好领略一下“火星”的独特景观,实实在在过几天“火星”生活。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在青海德令哈,那里有中国“火星村”,模拟火星基地就选址在该市红崖。

  红崖位于柴达木雅丹地貌群,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之一。红崖是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混合, 由于土壤中含铁成分较高,土丘呈现出铁红色。这与火星橘红色的外表非常接近。此外,红崖由于季节性降水的影响,地表形成的径流冲刷成了一些河道河谷。这样特殊的地理地貌,与沙漠沙丘砾石遍布的火星地貌也非常相似。在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刘晓群看来,红崖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与火星表面相似,加之这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模拟火星基地项目的落地创造了基础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火星村”的主体部分由“火星社区”和“火星营地”两个功能区组成。

  科研当然是“火星村”的核心任务之一,这里将为科研机构进行火星探测、实验和模拟训练提供服务。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举例说,红崖地区以前的盐湖干涸后留下了许多盐类沉积,这和火星上水流干之后盐类的沉积过程是相似的。科学家可以研究这些盐类在什么条件下形成,通过盐类沉积过程推断过去水的盐度、当时的环境温度。还可以根据流水作用的遗迹,推断火星上曾经的水流情况。模拟训练也是“火星村”必备的科目。对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介绍说,红崖地区和火星非常相似的环境可以让火星车在这里进行模拟运行,看看实验效果,这一点与当年月球车进行月壤模拟训练一样。

  接地气还表现在举行“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并邀请了体育界郎平、姚明和音乐界谭盾、“中国三大男高音”及演艺界TFBOYS等名人作为“火星大使”,为全球征集活动宣传推广工作代言。启用形象大使,这也是中国重大科技工程史上的第一次。

  “探火”中国版本出炉

  火星被中国古人称为“荧惑”,这也是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被命名为“萤火一号”的原因。该探测器由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从2007年6月中俄正式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后开始研制。它重约110公斤,本体长75厘米、宽75厘米、高60厘米,携带照相机、磁强计等8件武器,肩负中国首次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测的重任。2011年11月,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但是在随后的变轨过程中失利。

  中国航天人在失利中奋起,迎难而上,继续向着火星探测的目标进发。2014年6月,在第22届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着陆巡视,在2030年实现火星采样返回。2014年11月,中国火星探测系统模型首次亮相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成为明星展品。该探测系统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着陆巡视器主要功能为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并释放分离火星巡视器,开展巡视科学探索。在萤火一号失利仅3年之后,中国不仅制定了更富雄心的火星探测计划,而且悄然间在关键设备研发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的确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2016年1月,中国火星探测迎来里程碑事件。有关部门正式批复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这意味着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并正式对外界发布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在高起点上进行,计划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的目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这就意味着,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新的、更高层面向火星探索目标迈进。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已经借助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之后,这次火星探测任务依然被定义为中国“首次”是从“独立实施”角度而言的。而熟悉中国航天科技发展进程的人知道,彼时,中国大推力重型火箭长征五号研制已到最后关头,海南文昌发射场即将投入使用。相较于酒泉、西昌等较高纬度发射中心,文昌这一低纬度航天发射场将使同型号火箭增加10%左右推力。这些中国航天的新跨越为独立开展火星探测提供了必要基础。实际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在此基础上推进。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对外界表示,根据计划,在2020年七八月间,探测器将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探测器直接发射到地火转移轨道,经过漫长旅程飞行,到达火星,进入火星环绕的运行轨道,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评估,之后择机释放着陆器和巡视器。

  新台阶踏新征程

  2016年6月,南海之滨的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掀开了中国航天低纬发射的新篇章。此后约5个月,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达到14吨级、25吨级的重型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中国火星探测能力迈上新台阶。

  火星探测从来不易,在人类探测火星的历程中,有很多航天器成为“殉道者”,因此,火星也有“航天器坟墓”之称。对中国火星探测任务而言,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前路并不平坦,需要克服的困难一定会有很多,对此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认识到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砥砺前行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近年取得的惊人突破,为火星探测进行了大量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早在汉朝,中国就留下观察火星的文字记录。如果从那时算起,中国人已经对其仰望了两千年,今天,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将以自己的智慧,探索和讲述那个遥远星球的故事。(张保淑)

 

标签组:[火星探测] [科技] [航空航天] [火星卫星] [火星一号] [中国航天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005.html

相关阅读

猫眼效应是什么意思

猫有一双深不可测、变化无穷和充满灵气的眼睛而成为人类的宠物。宝石作为自然界中的石之精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品种当以一定切磨方式切割并在光照下,呈现与猫的眼睛十分相似的景象,宝石学中把这种现象冠以“猫眼效...

2025-10-31

云豹的斑纹是什么样子的

云豹的斑纹是什么样子的?连片的云朵状云豹有着粗短而矫健的四肢,几乎与身体一样长而且很粗的尾巴。头部略圆,口鼻突出,爪子非常大。体色金黄色,并覆盖有大块的深色云状斑纹,因此称作“云豹”。班纹周缘近黑色,...

2025-10-31

含有薄荷成分的食品吃起来凉凉的主要因为什么

含有薄荷成分的食品吃起来凉凉的,主要因为薄荷成分?能“欺骗”大脑薄荷触碰的位置会让我们感觉到丝丝凉意,其实这种凉不是真实的感觉,和辣椒素一样,会让我们的身体感官系统接收到一定的化学分子,对于我们的温度...

2025-10-31

古代百姓见到官员都要下跪吗

在民间有一句话叫做民不与官斗,而实际上透露出来的一个潜在信息那就是,古代的人民基本上都很怕官,到了现在。虽然官员还是有一定特权的,但是,毕竟也还是怕曝光。实在不行还有信访局,中纪委。但是在古代,很多古...

2025-10-31

秋波是什么意思

秋波是秋风中的湖波涟漪,清澈,漾动。然而在古人的诗中,这秋波却演变成了女人的眼神,所谓“眉如青山黛,眼似秋波横”。解释将美人的眼神弄成秋天的水波,不知是哪位大手笔的创造,它不仅道出了眼睛的清澈明亮,还...

2025-10-31

汉代基层官吏都做什么

在汉代,皇帝和二千石以上高官处在政治结构的顶层,历来是史学家关注的重点群体,《史记》和《汉书》中的本纪、列传所记载的内容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群体,使得我们对汉代中上层的政治运作有较深的了解。那么汉代基层官...

2025-10-31

5000余年前冰人最后一餐吃的是什么

1991年,德国游客在意大利东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发现了一具古老的自然保存的冰冻干尸,被称为“奥茨”(Otzi)或“冰人”。如今,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发表报道了...

2025-10-31

康熙为什么去了五台山五次

清朝定鼎中原后,康熙更在执政生涯中5次前往五台山祭拜,其实不仅康熙与五台山有很深的渊源,传闻他的父皇顺治就是去了五台山出家。而在其后,乾隆与嘉庆皇帝也曾多次拜访过五台山。那么五台山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

2025-10-31

十万雪花银折合人民币是多少

我们经常听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雪花银?十万雪花银到底值人民币多少钱呢?白银是人类最早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一种金属,远古人类就对其有了一定研究,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可...

2025-10-31

古玩是什么东西

古玩,又称文物、古董等,是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化遗存物质,包括传世品和地下出土品。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