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启探测任务,华为功不可没?美国NASA:哪都有你

发表于话题:祝融火星车
发布时间:2021-05-18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软着陆火星,即将开启火星探测任务,说不定有惊喜。

  美国NASA:恭喜抵达火星,能共享数据,一起合作吗?

  “祝融”号火星车:“毅力”号离我也不远,为什么还要我的数据?华为:估计不太可能,“天问一号”任务的地面数据储存,正是用的华为OceanStor海量储存,不是说逢华为,都不能合作吗?
美国NASA:华为可以啊,哪里都有你。

  

  
“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成为中国航天科技的骄傲,不少机构发来贺电,其中,也包括了美国NASA。除了祝福之外,NASA已表达了合作意愿,希望牵手“祝融”号探测成果,共同研究火星。合作当然欢迎,不过这次要让NASA失望了,“祝融”号传回的数据,保存在华为OceanStor海量储存中,怎么说,也得问问华为同意不同意呢。由此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火星探测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传回的数据自然无比珍贵,有没有可能被别人半路截胡呢?

  

  
还没开始分析,就有美国网友恶人先告状,质疑美国NASA,到底有多少技术流向中国,才让“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类似之处,如果真能截取他国探测器数据,别人可能还得感谢你。截止目前,人类共发射了约30个探测器前往火星,能够顺利执行任务的,不到三分之一,计划着陆的探测器,有一半,均以失败告终。所以,火星探测的难度很高,尤其是自主的软着陆,别人截取他国探测器控制信号,就是自己发射的探测器,能保持联络,都十分不易。

  

  
苏联和日本都有类似的例子,探测器抵达火星了,结果联络不上,即便发现仍在飞行,但也成了火星的卫星,发挥不了任何科研价值。别说探测器了,就连卫星数据,如果不知道代码口令,想获得数据,也几乎没有可能。火星与地球相距近4亿公里,相互的通讯与地球不同,无法做到信息的实时传递,这也是深空探测器研究的难点之下。

  

  
回到前面的问题,如果真有截胡探测器数据的本领,想必也就没必要这么多国家去各自为战了,反正数据是公开的,大家组成一个联盟不就行了。换句话说,如果美国能够截胡数据,自然也不会寻求合作,背地里高兴都来不及。不过,并不是说,这些数据就绝对安全,数据由探测器获取后,需要经过编译、传输、接收、归档等多个步骤,才能抵达地面控制站。虽然无法直接从探测器上截取数据,但从地面控制站着手,就不是没有可能。就像你用的苹果手机一样,你每天打了什么电话,浏览了哪些网页,苹果总部都有一本账。如果要避免让别人知道这些数据,除非这些设备和系统也是自己的,尤其是用于数据存储的数据中心。

  

  幸运的是,华为OceanStor存储,其实已投入到很多科研项目中,为这些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数据的安全性保驾护航。截胡“祝融”号探测数据,不过是天方夜谭,所以这点大可不必担心。随着国内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自研技术、设备,被应用到航天、医疗、材料、半导体等各行各业,为何底层技术要自研,这或许就是主要原因。“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谁来恭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要想科技无国界,就得先拥有这些技术。

标签组:[火星探测] [华为] [火星车] [美国航天局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185.html

相关阅读

【光影故事】金宇彬-秀智主演《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引热议 导演编剧缺席

据韩媒消息,29日举行的网飞新剧《许愿吧精灵》制作发布会上,导演安吉镐与编剧金恩淑均未出席,引发广泛讨论。据现场情况显示,制作方并无任何代表到场,由演员们单独进行活动。一般情况下,导演几乎都会出席制...

2025-09-30

汨罗江的涟漪:屈原之死与楚国的命运转折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流放中的屈原怀抱巨石沉入汨罗江。这位曾以“美政”理想推动楚国改革的政治家,最终以决绝的姿态结束了生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悲歌,更成为楚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注脚。...

2025-09-30

汉景帝双子星:刘荣与刘德的命运浮沉

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的对比,不仅折射出西汉宫廷的权力博弈,更...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

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君臣的权力结构,又渗透着超越身份的信任与...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务。这种超越常规的用人逻辑,既非单纯因诸...

2025-09-30

贾诩:东汉末年乱局的推手与乱世生存的智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历史巨变中,一位来自凉州武威的谋士贾诩,以一句“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的计策,彻底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轨迹。他被称为“毒士”“鬼才”,其智谋与权术不仅加速了...

2025-09-30

王允拒降西凉军:一场由战略误判引发的政治悲剧

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下反攻长安,八日城破,王允坠楼而亡,汉献...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

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兵突围失败,最终命丧白门楼。这场对比背后...

2025-09-30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夫一妻制背后的政治与情感交织

在封建王朝“三宫六院”的常规叙事中,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一夫一妻”模式堪称异数。这对帝王夫妻不仅共同开创了“开皇之治”,更以一生坚守的情感契约,颠覆了传统皇权对婚姻的支配逻辑。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人...

2025-09-30

宋高宗赵构:壮年退位的政治智慧与历史隐衷

公元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五十六岁壮年时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这一举动看似违背帝王“终身在位”的常规逻辑,实则是赵构在政治局势、个人健康与历史责任多重考量下的精心布局。其退位背后...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