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磨山之顶上的“祝融”命名为我国首辆火星车名

发表于话题:祝融火星车
发布时间:2021-05-18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4月24日上午,2021中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启动仪式上,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确定为“祝融号”。

火星车是人类发射的在火星表面行驶并进行考察的一种车辆。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然而中国首个火星车还没有正式的名字。

  如此巧合的是武汉东湖山顶上早已竖立了“祝融观星”雕像,一直为荆楚儿女祈福。

磨山风景区是著名的东湖风景区的景区之一。它三面被东湖环绕,背面山峦叠障。磨山景区栽培有多种植物,樱花、梅花、荷花、杜鹃、桂花久负盛名。根据历史典籍和传说,有关方面在磨山第二峰北麓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成了楚文化游览区。以楚文化为主题建成的景点有:楚城、楚市、楚天台、楚辞轩、楚才园、离骚碑、祝融观星雕像等。

祝融观星雕像建于1992年7月,位于楚天台旁。雕像全身多处雕刻出熊熊烈焰,左手高擎一个物件,右手托着一片甲骨,腰带下垂,脚踩日月,双目炯炯有神,两臂肌肉隆起,胸肌异常发达,显示出一种超人的气质。

祝融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火神,楚人的始祖(一九八八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楚史专家张正明先生在《楚史》一书中归纳祝融的职责有三项:一是观象授时;二是点火烧荒;三是守燎祭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雕塑家们创造性地进行造型设计:祝融双目远瞻,似正在观星,左手向上,持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星宿图纹“斗”字,右手持商代甲骨,上书“东方日析,南立曰因”,意思是“东方的太阳渐渐清晰,南方的月亮渐渐落下”,都是表现祝融观星的一面。同时,又设计祝融须、眉、双腿和胯下火焰熊熊,表现祝融“火神”的另一面。为使祝融像背面也具有可观性,雕塑家们参考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丝织物上“三头凤”的形象,巧妙地将头髻及背构成展翅高翔的大凤,怒目鼓腹,显示旺盛的生命力及对男性生殖器夸张崇拜的形象。此外,祝融双腿半蹲脚踩日、月的姿势,系参考湖北荆门出土的“大武辟兵”铜戈上的图案。

整座雕像由生铁铸成,重5.6吨,底座高1.5米,雕像高5.5米。九级圆形台阶象征九重天。以此为圆心,铺有直径为20米的圆形平台,平台以花岗石形成星斗图案,镶嵌在石灰石之中。周围石栏有28个石墩,寓意28星宿,分别为东、南、西、北各七宿,以划四方,定四季,供游人赏玩。

中国古代关于祝融的神话传说很多,实际上,“祝融”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地位崇高的职务。可以认为,“祝融”代表了古代天文学家的形象。像这样的古天文学家的雕像,在我国目前还极少见到。中国首个火星车正式命名祝融,也是湖北武汉的骄傲。

火星车

从去年7月24日开始,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2月28日24时,中国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公众网络投票结束,共遴选出弘毅、麒麟、哪吒、赤兔、祝融、求索、风火轮、追梦、天行、星火共10个名称。而“祝融号”以超过50万的选票荣登榜首,排名第一。

征名入选名单

“祝融号”的命名取自我国上古神话人物、火神祝融。关于他的名字,有传说记载:“祝”是永远、继续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继续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来光明。

传说中,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发现了击石取火的方法,还发明了火攻战法。据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龢,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据了解,今天发布命名的“祝融号”火星车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

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国家航天局官网等

标签组:[祝融] [雕塑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225.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