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时隔7个月,讲讲现场观看天问一号发射背后的故事

发表于话题:天问一号最新情况
发布时间:2021-05-18


时隔七个月,天问一号这位靓仔终于要抵达火星了,在去年7月去看天问一号发射的故事还不止视频中的那些。


2020年7月5日的凌晨,瀚哥突然发来一条消息,正是这条消息开启了这次追箭之旅。

瀚哥凌晨发来的消息

决定前往海南文昌观礼这次火箭发射后,我们开始了出发前的各种准备。从器材到宾馆到拍摄机位再到行程安排,感觉在出发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做了好多事情。

在器材的选择上,除了我们自己的相机外,由于我们都没有长焦镜头,于是我们打算在网上租。我们结合发射工位的位置以及可以进行拍摄的机位,开始对镜头的焦段进行选择分析,最后我们选定在了100-400mm这个焦段。

利用手机软件选择机位和镜头焦段

在选镜头的这段时间里,龙楼镇上的宾馆房间从平日里的100元不到暴涨到了400-500左右,而且房间的数量在急剧的减少。当务之急是要确定宾馆了,不然只能露宿沙滩了(真的有考虑)。我们在各大网站疯狂挑选离好机位距离近,价格实惠的宾馆,最终我们选定了一家在他家天台就能拍摄的宾馆。然而,就在我们选定宾馆的这段时间,租赁平台上瀚哥要租的镜头断货了,最后只有我租到了一个100-400mm的长焦镜头。

在海口酒店像狗仔队一样试用镜头

好在我们都成功买到了机票,7月20日我们分别从泸州和上海飞往海口汇合。第二天再乘坐动车前往文昌,在文昌租车自驾到龙楼镇。

到了宾馆,我们第一件事就是跑上天台检查机位,在天台上我们看到了伫立在海边的火箭发射的塔架。中国目前最大,亚洲最大的运载火箭“胖五”——长征五号还藏在塔架中没有露面。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01工位(左)

傍晚,我们来到希尔顿海滩,这里也能看到发射工位。在夜色中,101发射工位灯火通明,想必在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准备。

在希尔顿海滩远眺发射工位

在海边吹着晚风,抬头便是漫天的星星,不一会儿银河也升了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清楚的用肉眼看见银河。

漫天星河,瀚哥友情出镜

我们在海边玩沙玩到半夜,第二天睡了个自然醒。快到中午起床,走出宾馆,在一旁找了个喝早茶的地儿,免费续杯的冰红茶,品种超多的小吃,在树荫下面享受美味很nice

好吃又便宜的各类小吃

这里也成为了我们在龙楼每日打卡的地方,后来我们还在这里偶遇了央视新闻的记者团队。

树荫下乘凉,远处是央视新闻团队

本打算开车去石头公园,可跟着导航走路越发感觉不对,到了一处碎石路,越走越像进入了部队区域,便掉头另寻他路。换了一条路后,在路的尽头居然是个小渔村,纯天然的渔民生活实属少见了。

海边的渔村

于是我们决定在这里解决晚餐,坐在海边,看着夕阳,享受了一顿海鲜大餐。

海边吃海鲜看日落

吃完海鲜天已黑了,寻思着找一个更偏僻的地方拍摄银河,避免光的污染,我们驾车到了月亮湾。在这里,我们幸运的捕捉到了C/2020 F3(NEOWISE)彗星,它拖着长长的慧尾即将消失在地平线。要知道下一次这颗彗星再次造访地球是在7000年以后,而我们在这颗彗星可观察的最后一天碰见了它。

C/2020 F3(NEOWISE)彗星

回到宾馆,我们开始整理器材以及进行拍摄分工。我使用Canon mark 5d4搭配100-400mm镜头负责本次火箭发射的图片拍摄,而瀚哥则使用Sony a7m3加上24-105mm镜头记录火箭发射的视频素材。我们随身携带的gopro和osmo pocket作为辅助设备,也同步进行视频的拍摄。

我们携带的部分器材

7月23日发射日,一觉睡到了九点,刷微博得知回转平台已经全部打开。我们立刻提着三脚架跑到天台占领机位,此时天台上已经有不少人了,我们快速的选择好拍摄机位,然后慢慢的把拍摄器材带到天台。

天台上已经来了很多航天爱好者

预计发射的时间是中午,在海南的烈日下我们不停的补水,补防晒,也时刻关注着相机的发热情况,担心因为过热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我们慢慢的架设调试好所有的器材,我拍下了人生中第一张火箭的照片。

长征五号在101工位等待点火升空

越到正午,天气越来越热,地面温度越来越高,地热成了此次拍摄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在画面中不难看出阵阵热浪,直接导致难以拍清楚火箭上的字样。

12时41分15秒167毫秒,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长的烈焰托举着长征五号飞向蓝天。人们传出阵阵欢呼,没过多久,火箭的轰鸣声传来,人们的呐喊很快就被巨大的轰鸣声压了过去。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

火箭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突破音障后又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轨迹云。发射大概三分钟后,助推器分离,火箭消失在了视野中,只留下一道漂亮的轨迹云映衬在碧海蓝天之下。

人群逐渐散去,然后龙楼这座往常平淡的小镇仍然洋溢在发射后的喜悦之中。来到街上,挤满了前来观礼的人群,人们都还在回味着火箭发射的壮观时刻。热闹只是暂时的,待到傍晚人群散去,小镇又恢复往日的平静。

热闹过后,可能很多凑热闹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自这天起,天问一号这位靓仔便独自踏上了7个月的火星之旅。在这期间,天问一号分别于8月2日、9月21日、10月9日、10月28日、2月6日完成第1、2次轨道中途修正以及第一次深空机动和3、4次轨道修正。就在2021年的2月10日,天问一号即将进行近火制动,刹入环火星轨道。随后天问一号将会环绕火星,然后择机释放火星车着陆火星表面。

天问一号探测器深空自拍(图源水印)

在天问一号这位靓仔赶路的期间,我国又先后进行了20余次的发射任务,完成了嫦娥五号的发射和回收等多项任务。

熬夜看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直播

2021年同样是我国航天的大年,今年我国的载人航天将进入新的里程碑。预计在今年4月左右将进行核心舱的发射,我国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太空站。

某机场标语

最后预祝我国所有航天项目能取的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加油!


标签组:[天问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350.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