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合肥宣布!升级30多年没变的一条路!

发表于话题:合肥心形公路
发布时间:2021-05-21

  

  传出改造消息多年之后,合肥市中心的寿春路改造工程已正式获得合肥市发改委批复立项。

  立项批复显示,寿春路改造工程位于庐阳区,西起阜南路,东至胜利路,改造全长约268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该项目列入合肥市2021~2023年大建设计划。

  

  这里,曾是曹操大军藏舟蒲苇之地。这里,也曾是多少合肥人不可磨去的一段童年记忆。

  从三国时期的一条曲折水路,到如今的市中心马路,寿春路有着太多让人铭记的东西。虽然每一条路,都有一段历史,但很少有那么一条路,能烙印出合肥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翻开合肥的历史,有一段经历成了千年传诵的典迹,那就是“藏舟草色”。

  三国时期,曹操派遣大将张辽镇守庐州,使得吴国屡屡受挫。那时的合肥水系发达,尤其是城内西北角,河道纵横,蒲苇丛生,是隐蔽战船的好地方。逍遥津大战之前,张辽在此处藏了数十只快船。等到东吴水军快到时,突然杀出,打得对手措手不及。吴主孙权险些被张辽夺走性命,自此“东吴小儿闻张辽名皆不敢夜啼”。

  根据史料记载的方位和距离,张辽藏舟处应该是现寿春路以南、蒙城路以东,今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杏花菜市附近。那段水路遗址,正是现今的寿春路。

  寿春路的诞生,有得于柳木巷与同春巷的合并。1958年,柳木巷和一旁的同春巷连成一体。1966年扩建过一次,当时巷道宽5米,不过已由碎石路面改成了沥青表层路面。1982年进行路名普查时,将它们统一命名为“寿春路”,即今天阜阳路以东的那段寿春路。

  

  寿春路上的逍遥津小学的前身就是“柳木巷小学”。1946年,开明绅士蔡荫青先生用蔡公祠堂财产创建这所小学,当时叫“私立新生小学”。1951年,学校更名为“柳木巷小学”。

  如今,无论是柳木巷,还是同春巷,都已经消失于路牌史中,只有曾居住于此的老人们还深刻地记住当年的面貌。一位曾住柳木巷的老人回忆,在他童年时,整个巷子都是槐树,夏天孩子们都在树下玩,还打下来槐花蒸着吃,味道美极了。

  

  在柳木巷与同春巷合并后,寿春路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寿春路扩建自合肥市公安局大门前至六安路中断道路时,又将路向西延长至蒙城路北端。1986年,“寿春路改建工程指挥部”成立。改建后的寿春路东起滁州路,西抵环城西路北段。在这一条路上,全线种植了市树广玉兰树和市花石榴花树。

  

  “幸福”二字,仿佛天生就与寿春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让女生选择一种事物代表爱情,婚纱显然是不会缺席的存在,一件婚纱承载的不仅是一段婚姻的幸福开始,更是一个个少女的童话梦。无论是甜美优雅的华丽蓬蓬裙,还是优雅迷人的修身鱼尾裙,亦或是心形裹胸的蕾丝缎面裙……婚纱店最集中的寿春路上应有尽有。从婚庆公司、婚纱影楼到喜糖铺子一站式服务,寿春路就像一个幸福的百宝箱,总能满足新婚小情侣们的不同需求。

  一条寿春路,不仅仅孕育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更为世世代代的合肥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

  

  公元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以少胜多。此战化解了合肥之围,俗称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合肥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就是对这场战役的改编。

  如今,寿春路上的逍遥津正在封闭改造,今天,记者也来到现场,带大家看看记忆中美好的大象滑梯。

  

  寿春路在上世纪80年代扩建后,大大减轻了城市中心道路交通流量大的压力。2008年2月,寿春路西延(清溪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随后,寿春路穿越杏花公园,连接阜南路,钻过环城路,飞跃黑池坝,与西边的清溪路连为一体,彻底与“断头”挥别,合肥的城市道路也渐渐四通八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通畅的寿春路、更有韵味的逍遥津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合肥,也必将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收获更多,因为,在合肥我们一起长大。

  来源 | 安徽交通广播、 合肥发布、彭代国 寿春路的变迁 庐阳老城更新

  出品 | 安徽卫视融媒发展部

  点亮小持续关注

标签组:[张辽] [逍遥津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499.html

相关阅读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朝廷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宦官集团与...

2025-09-17

从世家子弟到寄人篱下,揭秘欧阳询的一生

说到唐朝的著名文人,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潇洒肆意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狂放傲气的贺知章,但是在初唐时期,却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了解一二。他生于安乐却长于乱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能够醉心书法研究,以一...

2025-09-17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阁的丹青,从玄武门的血色到昭陵的松柏,这...

2025-09-17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书·后妃传》及昭陵墓志铭等史料,唐太宗四...

2025-09-17

蜀汉国力不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是?

三国时期战乱贫瘠,政权得到分割,各地开始分裂,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各路诸侯纷纷拔地而起,不将皇帝放在自己眼中,曹操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获得政权,操控天下诸侯,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对于汉献帝十分不敬,...

2025-09-17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

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全方位成就,成为盛...

2025-09-17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然而...

2025-09-17

吴王李恪不能成为太子是因为他的出身吗?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大家好,说起吴王李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吴王李恪他是李世民与隋朝的公主生下的儿子,这也是李恪不能成为皇帝的一大根本原因,他虽然文武双全而且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但李世民性格犹豫不决一直想立吴王...

2025-09-17

郭子仪之死:功高不震主,忠良终得全——驳“灭九族”谣言之真相

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忠武”之姿守护大唐。然而,民间流传“郭...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