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新华网:这就是合肥!_城市

发表于话题:合肥心形公路
发布时间:2021-05-21

(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

原标题:新华网:这就是合肥!

合肥巢湖姥山岛。新华网发(王世保 摄)

“两个胖子结婚

打一座城市”

若是再让合肥人猜这条谜语

“不想猜”这三个字

合肥人恐怕是已经说倦了

是呀,明明就是个 “美娇娘”

哪能甘愿被人误解成

“土圆肥”

合肥天鹅湖夜景。新华网发(李斌 摄)

城如其名,合肥很美

无人机航拍合肥南淝河。新华网发(张大岗 摄)

安徽省省会 合肥市

因水得名

南淝河、东淝河在此汇聚

“淝”亦作“肥”

指水众多的样子

合肥董铺水库。新华网发(黄立宏 摄)

河网纵横

星罗棋布

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滋养着合肥

巢湖风光。新华网发(张大岗 摄)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 巢湖

与合肥连为一体

东接长江,西枕大别山余脉

水域面积约770平方公里

湖面烟波浩渺,帆樯如画

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

逍遥津公园迷人的秋色。新华网发(张大岗 摄)

老城区 逍遥津公园

古为淝水上的津渡

环城公园美如画卷。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合肥环城公园

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

空中俯瞰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网发(张大岗 摄)

金斗公园、方兴湖公园、

塘西河公园、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以水系相连的公园

如一串镶嵌明珠的翡翠项链

也成为了合肥人的天然“氧吧”

享受“森呼吸”

合肥南艳湖心形小岛。新华网发(张大岗 摄)

合肥翡翠湖美景。新华网发(李斌 摄)

巢湖、天鹅湖

翡翠湖、南艳湖、双凤湖

大湖带小湖,五湖连珠

森林、飞鸟、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映成趣

记录着合肥人的似水流年

也成为了合肥人最难以忘怀的

城市记忆

合肥的生活,有滋有味

雪后的包河公园。新华网发(许晖 摄)

合肥人心中的合肥

是春游避不开的

逍遥津

合肥市宁国路龙虾一条街,市民展示“龙虾花”。新华网发(程兆 摄)

是夏天宁国路摆满的

龙虾摊

大蜀山巅。新华网发(许梦宇 摄)

是秋游攀登 大蜀山时的

气喘吁吁

余晖下的淮河路步行街。新华网发(李冠玉 摄)

步行街一年四季都

熙熙攘攘的人群

合肥芜湖路。新华网发(小黑 摄)

梧桐树下的浪漫

是满城的 桂花飘香

是溶解在这座城市里

每一个角落的青春和成长

生于斯长于斯

城市的记忆溶进血液

再普通的低楼窄巷里

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市民在合肥市合柴1972文创园区内游玩。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这个城市的东门住着七大姑

西门住着八大姨

两个陌生人攀关系

攀着攀着成了老相识

市民在合肥环城公园晨练。新华网发(林文钦 摄)

这个城市的人们

普遍读不准的一句普通话

“老奶奶喝牛奶”

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来源:合肥工业大学网站)

这个城市的孩子对于学术的向往

往往来自于

路过合工大北区时

妈妈的一句

“伢来,将来是想上

科大、工大、还是安大?”

虽然此时合肥孩子或许纠结的是

上清华还是上北大

但午饭时打开电视

家乡电视台每天中午播出的

城市体育闯关竞技节目中

男男女女尖叫着从赛道上落水的场景

就能让他们立马忘掉心中的纠结

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合肥包河区美景。新华网发(张玉进 摄)

合肥就是这样

一身素衣装扮

无需诗词歌赋风花雪月

也能给你安心的生活图景

这就是中隐于市

淡到无雅的味道

也是合肥的味道

合肥的“身世”,相当“金贵”

合肥城区风光。新华网发(杨宇宸 摄)

1952年被定为安徽省省会的

合肥市

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

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从秦置县郡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

从隋至明清,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

故曾称为“庐州”

《史记•货殖列传》中

司马迁曾这样描述:

“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庐江县境内的盘山公路。新华网发(苗地 摄)

从《楚辞•招魂》中的

“路贯庐江兮,左长薄”

到取材于“庐江郡”的汉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

......

一部部经典名著

见证了合肥的风雨沧桑

合肥市区美景。新华网发(申云亮 摄)

合肥

素有 “淮右襟喉、江南唇齿”

“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刀光剑影,历历在目

金戈铁马,犹在耳畔

逍遥津公园逍遥阁。新华网发(吴怀球 摄)

作为三国故地

魏、吴两国在合肥争夺长达30余年

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

烽火岁月

公元215年

东吴孙权率十万精兵攻向合肥

引发了著名的 逍遥津之战

却意外败给了仅有八百将士的曹魏名将张辽

张辽大战逍遥津

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

留下浓重的一笔

渡江战役纪念馆夜景。新华网发(王岩 摄)

合肥,还是一块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

1939年5月

新四军军长叶挺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

组建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

置于合肥庐江

解放战争期间

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

设立在合肥瑶岗

如今,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

已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观众在安徽红色文化博物馆内观看渡江战役展览。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自古以来

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

在此交融辉映

出自合肥的历史名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包公祠。新华网发(谢仁好 摄)

廉洁公正,铁面无私

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在民间享有 “包青天”之誉的包拯

出生在合肥

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东南角的包公园

便是桑梓后人

为纪念这位清官而修葺的建筑

漫步其中

可见廉泉井、包公祠、包公墓

登清风阁极目远眺

怀古追今,感慨万千

刘铭传故居。新华网发(陈力 摄)

此外还有

五代时期吴王 杨行密

明清漕运制度奠基者 陈瑄

著名将领 刘铭传......

合肥名人铄古灼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古往今来

兼容并蓄的合肥

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合肥,相当精彩

半个多世纪前

合肥种下了科技之城的

第一颗种子

由此

一座科教名城茁壮成长

风光如画的中国科大校园。新华网发(王世保 摄)

1969年

在北京的高校集体外迁

中国科技大学多次派遣人员寻找安家之所

安徽省委力邀中国科大来皖落户

“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

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

尽管自身十分困难

合肥还是以包容的情怀

舍得的境界与开放的精神

向中国科大师生敞开热情的怀抱

中国科大樱花盛开。新华网发(王牌 摄)

合肥是中国科学院

最早建立分院的城市

坐落在董铺水库的科学岛

美丽中含着静谧

低调中透着自信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和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

相继迁入

科教资源加速向合肥聚集

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新华网发(徐国康 摄)

世界上第一台VCD

中国第一台C波段全相参移动式

多普勒天气雷达

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

中国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

世界首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

“京沪干线”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

“墨子号”

都诞生于此

工作人员展示用于无人机的芯片。新华网发(贾代腾飞 摄)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在这场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

新时代浪潮中

合肥正在汇聚八方资源

以科技引领创新创造

开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这座城市新的时代坐标

科研

给了合肥最丰厚、最历久的回报

科教是合肥腾飞的根基

创新成为这座城市深植的基因

4月26日

2021中国(安徽)科交会

将在合肥开幕

世界的目光将再一次

聚焦合肥

合肥滨湖新区。新华网发(许晖 摄)

这,就是合肥

合肥“不胖”

合肥,strong(真壮)!

(来源:新华网)

▶ 罗云峰与四维图新CEO程鹏商谈人工智能项目合作

▶ 合肥的创与新

▶ 徐州,为什么锚定合肥?

▶ 大咖云集合肥!因为这件事......

标签组:[合肥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505.html

相关阅读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以隐忍蛰...

2025-09-17

司马岳:东晋短命皇帝,在位三年就驾崩

他是东晋第四位皇帝司马岳,二十一岁登基,二十三岁去世,仅在位了两年,接下来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晋康帝司马岳是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他的哥哥司马衍是嫡长子,同时也是东晋第三位皇帝。那么有儿...

2025-09-17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朝廷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宦官集团与...

2025-09-17

从世家子弟到寄人篱下,揭秘欧阳询的一生

说到唐朝的著名文人,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潇洒肆意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狂放傲气的贺知章,但是在初唐时期,却还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了解一二。他生于安乐却长于乱世,于颠沛流离之中仍能够醉心书法研究,以一...

2025-09-17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阁的丹青,从玄武门的血色到昭陵的松柏,这...

2025-09-17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书·后妃传》及昭陵墓志铭等史料,唐太宗四...

2025-09-17

蜀汉国力不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是?

三国时期战乱贫瘠,政权得到分割,各地开始分裂,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各路诸侯纷纷拔地而起,不将皇帝放在自己眼中,曹操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获得政权,操控天下诸侯,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对于汉献帝十分不敬,...

2025-09-17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

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全方位成就,成为盛...

2025-09-17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然而...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