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杭城茶馆:新消费时代探索多矩阵发展

发表于话题:西湖边的茶馆
发布时间:2021-05-21

  昨日,西湖龙井茶开茶节在梅家坞开锣,标志着今春的龙井茶正式进入了大规模采摘期;就在同一天,杭州茶馆资深大佬倪闻的《老倪说茶》第23期关于“西湖龙井纪实”的脱口秀视频节目在优酷、腾讯、喜马拉雅FM上线,为西湖龙井茶补充了一份浅显易懂的线上“注释”。

  杭州茶馆经历了传统茶馆、自助茶馆、清茶馆等经营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时下迎来了互联网、新零售、信息付费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有茶馆、茶楼、茶室800余家,形成了多矩阵的发展形态,对于一家茶馆而言,“卖茶水”本身不再是唯一的盈利点,茶叶、茶具、茶服、茶文化成为杭州现代茶馆茶香四溢的主要推手。

  试水知识付费的风口,茶馆探索消费新方向

  倪闻可能是杭州第一个从幕后走向“脱口秀”视频节目的茶馆大佬。

  镜头前的倪闻侃侃而谈,从西湖龙井茶的前世今生、茶文化、中国茶道谈到以茶养生,每一期视频的点击率均超出预期。

  从免费的短视频到收费的长视频,《老倪说茶》有不同的布局。尽管是张口就来的“茶经”,但倪闻认为,茶文化不仅具备科普的价值,更是知识付费时代较少人涉足的细分领域。以至于在试水第一期节目时,售价99元的课程,他一口气聊了1.5小时。令他信心倍增的是,纵然第一堂课只有40名用户付费观看,但其中35人很快买下了他的十堂课。

  《老倪说茶》上线短短三个月时间,22期节目的付费用户已经超过5000人次。按照倪闻的计划,今年内视频节目付费用户超过1万人才算是完成目标。而通过脱口秀节目的加持,将帮助旗下门耳茶坊品牌树立更强的品牌知名度,现阶段已有10%的用户成为门耳的茶客。

  门耳茶坊其实是杭城茶楼界最早一批的代表,见证了杭州茶馆的巅峰期与瓶颈期。用倪闻的话来说,现阶段是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如果茶馆无法深度覆盖茶行业的全产业链,在业内就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

  卖环境、卖文化、卖情怀,能否打破茶馆盈利困局?

  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时间,杭州风头正劲的自助茶馆经历了由盛转衰,面临累卵之危。对于杭州的老茶人来说,这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杭州的茶馆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洗牌。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鼎盛时期杭州的茶楼、茶馆有1300余家,但现在真正意义上还保留着传统茶馆风格的,应该只有200余家。如果说,全产业链是门耳茶坊的转型破局之道,那么蛰伏了多年的杭州茶馆品牌,靠什么重现光辉?

  位于南宋御街的和其坊茶馆,自2010年开业后,极其隐秘的门脸,是杭州乃至全国普洱茶客常来的“会茶”之处,古朴的两层木式建筑,一楼主要负责茶叶、茶器的销售、展示、体验,二楼有四个复古包间,最多可容纳30余人。现在它是杭州清茶馆的典型代表,也是杭城十大“深夜茶馆”之一。

  和其坊主事人陈华亮表示,茶馆不同于一般性质的场所,它更多地注入了文化的内涵,茶馆为茶客与茶之间,搭建了互动的平台,各种品类的普洱茶,以及西湖龙井茶,是这家门店经营的主要方向。

  借鉴不同时期的茶文化产品,和其坊将传统书画、版画、拓片等,都融入茶产品的包装设计中。陈华亮说,倘若茶馆单纯靠“卖茶水”,经营上难以做到有增长点,以至于茶叶与周边产品对于茶馆来说越来越重要,文化的引入是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新老顾客,引起消费共鸣。

  而位于杭州茶都名园的“树叶茶院”,也是一家典型的清茶馆,但是,“卖茶水”的营业额在总额中的占比不到10%。其负责人陈女士说:“茶馆为茶客和朋友提供了一个聊天的平台,现在茶文化的推广和茶艺培训才是主业。”

  “卖环境、卖文化、卖情怀、卖体验,是现在杭州大多数茶馆、茶楼的选择,也是市场需求,很多经营者也因此成功转型。”杭州茶楼业协会会长朱家骥也表示,眼下,杭州茶馆并没有当年的火爆与严重同质化的情景,但各茶馆在茶文化细分领域进行市场化的深度挖掘,运行自如,各具特色。

  主题概念茶馆逐渐受宠,颠覆传统茶馆刻板印象

  朱家骥表示,经历过转型与重新定位,现在茶馆形成了新的矩阵,而风格基本上可以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和综合风格三种,但茶馆主题、风格与功能定位直接决定着茶馆的市场欢迎度。

  湖畔居、青藤茶馆是典型的“城市客厅”,精心布局的饮茶环境,是城市风景的缩影,杭州人也更愿意带着远道而来的朋友,选择一家饮茶。湖畔居茶楼在杭州共有四家门店,经历长期的市场探索,现在目标客源市场已基本固定。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湖畔居总经理楼明表示,传统的饮茶方式有兴起之象,但环境、文化是现代茶馆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茶馆还要解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当前,湖畔居可以选择的茶有100多种,而新品茶也在不断地更新。

  新型的主题概念茶馆,注重消费体验、主打平价的口号,为杭州茶馆注入了新生之力:“书茶馆”,典型代表是湖隐·茶书屋,作为一家民国历史范儿的文化茶馆,湖隐营造出“老时光、漫生活”氛围,吸引不少文人学者慕名而来,会友、会茶、会文。追逐风雅的得光清茶馆、阅微堂、和茶馆等等,为茶客搭建了远离闹市喧嚣纷扰的静谧环境。此外还有注重体验、以茶为载体,传播汉服、茶道、花道、古琴等茶艺馆,以及红木鉴赏、收藏、众筹创业等主题,成为现代茶馆的新卖点。

  明前西湖龙井 28日开茶 京东包销七成头茬茶

  本报讯(记者 庄郑悦)昨日,“2018杭州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暨西湖龙井开茶节”在杭州梅家坞举办,这也标志着2018年的龙井春茶正式开茶。今年,西湖龙井茶携手京东,开启“互联网+茶叶”的新玩法,通过产地直供、为在售茶投保以及区块链溯源等方式来保真,保障消费者利益。

  目前,西湖龙井一级产区每天产茶量约为1000斤。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最优质的商品,京东与卢正浩、梅府茗家等多家当地知名茶商签订2018战略直供协议,在多个西湖龙井茶山共建“京东茶叶无公害基地”,通过“包茶山”的方式,将明前西湖龙井茶向全国消费者们保真直供。

  而此前,京东拿下了头茬明前西湖龙井茶采摘总量的七成,成为2018头茬明前西湖龙井茶占有量最大的零售商,并推出了“2018明前西湖龙井新茶预售”活动。截至28日,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18年京东头茬明前西湖龙井茶销售额已经超去年同期3倍。

标签组:[电子商务] [茶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552.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