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杭城茶馆:新消费时代探索多矩阵发展

发表于话题:西湖边的茶馆
发布时间:2021-05-21

  昨日,西湖龙井茶开茶节在梅家坞开锣,标志着今春的龙井茶正式进入了大规模采摘期;就在同一天,杭州茶馆资深大佬倪闻的《老倪说茶》第23期关于“西湖龙井纪实”的脱口秀视频节目在优酷、腾讯、喜马拉雅FM上线,为西湖龙井茶补充了一份浅显易懂的线上“注释”。

  杭州茶馆经历了传统茶馆、自助茶馆、清茶馆等经营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时下迎来了互联网、新零售、信息付费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有茶馆、茶楼、茶室800余家,形成了多矩阵的发展形态,对于一家茶馆而言,“卖茶水”本身不再是唯一的盈利点,茶叶、茶具、茶服、茶文化成为杭州现代茶馆茶香四溢的主要推手。

  试水知识付费的风口,茶馆探索消费新方向

  倪闻可能是杭州第一个从幕后走向“脱口秀”视频节目的茶馆大佬。

  镜头前的倪闻侃侃而谈,从西湖龙井茶的前世今生、茶文化、中国茶道谈到以茶养生,每一期视频的点击率均超出预期。

  从免费的短视频到收费的长视频,《老倪说茶》有不同的布局。尽管是张口就来的“茶经”,但倪闻认为,茶文化不仅具备科普的价值,更是知识付费时代较少人涉足的细分领域。以至于在试水第一期节目时,售价99元的课程,他一口气聊了1.5小时。令他信心倍增的是,纵然第一堂课只有40名用户付费观看,但其中35人很快买下了他的十堂课。

  《老倪说茶》上线短短三个月时间,22期节目的付费用户已经超过5000人次。按照倪闻的计划,今年内视频节目付费用户超过1万人才算是完成目标。而通过脱口秀节目的加持,将帮助旗下门耳茶坊品牌树立更强的品牌知名度,现阶段已有10%的用户成为门耳的茶客。

  门耳茶坊其实是杭城茶楼界最早一批的代表,见证了杭州茶馆的巅峰期与瓶颈期。用倪闻的话来说,现阶段是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如果茶馆无法深度覆盖茶行业的全产业链,在业内就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

  卖环境、卖文化、卖情怀,能否打破茶馆盈利困局?

  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时间,杭州风头正劲的自助茶馆经历了由盛转衰,面临累卵之危。对于杭州的老茶人来说,这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杭州的茶馆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洗牌。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鼎盛时期杭州的茶楼、茶馆有1300余家,但现在真正意义上还保留着传统茶馆风格的,应该只有200余家。如果说,全产业链是门耳茶坊的转型破局之道,那么蛰伏了多年的杭州茶馆品牌,靠什么重现光辉?

  位于南宋御街的和其坊茶馆,自2010年开业后,极其隐秘的门脸,是杭州乃至全国普洱茶客常来的“会茶”之处,古朴的两层木式建筑,一楼主要负责茶叶、茶器的销售、展示、体验,二楼有四个复古包间,最多可容纳30余人。现在它是杭州清茶馆的典型代表,也是杭城十大“深夜茶馆”之一。

  和其坊主事人陈华亮表示,茶馆不同于一般性质的场所,它更多地注入了文化的内涵,茶馆为茶客与茶之间,搭建了互动的平台,各种品类的普洱茶,以及西湖龙井茶,是这家门店经营的主要方向。

  借鉴不同时期的茶文化产品,和其坊将传统书画、版画、拓片等,都融入茶产品的包装设计中。陈华亮说,倘若茶馆单纯靠“卖茶水”,经营上难以做到有增长点,以至于茶叶与周边产品对于茶馆来说越来越重要,文化的引入是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新老顾客,引起消费共鸣。

  而位于杭州茶都名园的“树叶茶院”,也是一家典型的清茶馆,但是,“卖茶水”的营业额在总额中的占比不到10%。其负责人陈女士说:“茶馆为茶客和朋友提供了一个聊天的平台,现在茶文化的推广和茶艺培训才是主业。”

  “卖环境、卖文化、卖情怀、卖体验,是现在杭州大多数茶馆、茶楼的选择,也是市场需求,很多经营者也因此成功转型。”杭州茶楼业协会会长朱家骥也表示,眼下,杭州茶馆并没有当年的火爆与严重同质化的情景,但各茶馆在茶文化细分领域进行市场化的深度挖掘,运行自如,各具特色。

  主题概念茶馆逐渐受宠,颠覆传统茶馆刻板印象

  朱家骥表示,经历过转型与重新定位,现在茶馆形成了新的矩阵,而风格基本上可以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和综合风格三种,但茶馆主题、风格与功能定位直接决定着茶馆的市场欢迎度。

  湖畔居、青藤茶馆是典型的“城市客厅”,精心布局的饮茶环境,是城市风景的缩影,杭州人也更愿意带着远道而来的朋友,选择一家饮茶。湖畔居茶楼在杭州共有四家门店,经历长期的市场探索,现在目标客源市场已基本固定。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湖畔居总经理楼明表示,传统的饮茶方式有兴起之象,但环境、文化是现代茶馆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茶馆还要解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当前,湖畔居可以选择的茶有100多种,而新品茶也在不断地更新。

  新型的主题概念茶馆,注重消费体验、主打平价的口号,为杭州茶馆注入了新生之力:“书茶馆”,典型代表是湖隐·茶书屋,作为一家民国历史范儿的文化茶馆,湖隐营造出“老时光、漫生活”氛围,吸引不少文人学者慕名而来,会友、会茶、会文。追逐风雅的得光清茶馆、阅微堂、和茶馆等等,为茶客搭建了远离闹市喧嚣纷扰的静谧环境。此外还有注重体验、以茶为载体,传播汉服、茶道、花道、古琴等茶艺馆,以及红木鉴赏、收藏、众筹创业等主题,成为现代茶馆的新卖点。

  明前西湖龙井 28日开茶 京东包销七成头茬茶

  本报讯(记者 庄郑悦)昨日,“2018杭州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暨西湖龙井开茶节”在杭州梅家坞举办,这也标志着2018年的龙井春茶正式开茶。今年,西湖龙井茶携手京东,开启“互联网+茶叶”的新玩法,通过产地直供、为在售茶投保以及区块链溯源等方式来保真,保障消费者利益。

  目前,西湖龙井一级产区每天产茶量约为1000斤。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最优质的商品,京东与卢正浩、梅府茗家等多家当地知名茶商签订2018战略直供协议,在多个西湖龙井茶山共建“京东茶叶无公害基地”,通过“包茶山”的方式,将明前西湖龙井茶向全国消费者们保真直供。

  而此前,京东拿下了头茬明前西湖龙井茶采摘总量的七成,成为2018头茬明前西湖龙井茶占有量最大的零售商,并推出了“2018明前西湖龙井新茶预售”活动。截至28日,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18年京东头茬明前西湖龙井茶销售额已经超去年同期3倍。

标签组:[电子商务] [茶馆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552.html

相关阅读

猫眼效应是什么意思

猫有一双深不可测、变化无穷和充满灵气的眼睛而成为人类的宠物。宝石作为自然界中的石之精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品种当以一定切磨方式切割并在光照下,呈现与猫的眼睛十分相似的景象,宝石学中把这种现象冠以“猫眼效...

2025-10-31

云豹的斑纹是什么样子的

云豹的斑纹是什么样子的?连片的云朵状云豹有着粗短而矫健的四肢,几乎与身体一样长而且很粗的尾巴。头部略圆,口鼻突出,爪子非常大。体色金黄色,并覆盖有大块的深色云状斑纹,因此称作“云豹”。班纹周缘近黑色,...

2025-10-31

含有薄荷成分的食品吃起来凉凉的主要因为什么

含有薄荷成分的食品吃起来凉凉的,主要因为薄荷成分?能“欺骗”大脑薄荷触碰的位置会让我们感觉到丝丝凉意,其实这种凉不是真实的感觉,和辣椒素一样,会让我们的身体感官系统接收到一定的化学分子,对于我们的温度...

2025-10-31

古代百姓见到官员都要下跪吗

在民间有一句话叫做民不与官斗,而实际上透露出来的一个潜在信息那就是,古代的人民基本上都很怕官,到了现在。虽然官员还是有一定特权的,但是,毕竟也还是怕曝光。实在不行还有信访局,中纪委。但是在古代,很多古...

2025-10-31

秋波是什么意思

秋波是秋风中的湖波涟漪,清澈,漾动。然而在古人的诗中,这秋波却演变成了女人的眼神,所谓“眉如青山黛,眼似秋波横”。解释将美人的眼神弄成秋天的水波,不知是哪位大手笔的创造,它不仅道出了眼睛的清澈明亮,还...

2025-10-31

汉代基层官吏都做什么

在汉代,皇帝和二千石以上高官处在政治结构的顶层,历来是史学家关注的重点群体,《史记》和《汉书》中的本纪、列传所记载的内容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群体,使得我们对汉代中上层的政治运作有较深的了解。那么汉代基层官...

2025-10-31

5000余年前冰人最后一餐吃的是什么

1991年,德国游客在意大利东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发现了一具古老的自然保存的冰冻干尸,被称为“奥茨”(Otzi)或“冰人”。如今,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发表报道了...

2025-10-31

康熙为什么去了五台山五次

清朝定鼎中原后,康熙更在执政生涯中5次前往五台山祭拜,其实不仅康熙与五台山有很深的渊源,传闻他的父皇顺治就是去了五台山出家。而在其后,乾隆与嘉庆皇帝也曾多次拜访过五台山。那么五台山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

2025-10-31

十万雪花银折合人民币是多少

我们经常听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雪花银?十万雪花银到底值人民币多少钱呢?白银是人类最早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一种金属,远古人类就对其有了一定研究,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可...

2025-10-31

古玩是什么东西

古玩,又称文物、古董等,是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化遗存物质,包括传世品和地下出土品。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