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一杯茶一段讲解一只风筝 他们用各自语言介绍西湖之美

发表于话题:西湖边的茶馆
发布时间:2021-05-21

  在西湖边发发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湖边的茶馆里,茶艺师泡上一杯龙井茶,送到你的唇边,远处美丽的风筝摇曳,还有活力满满的少男少女奔忙在湖边,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友人在交谈。这些轻松惬意的元素,都在不经意间让西湖的内涵越来越深。

  G20期间,五湖四海的朋友都会来一睹这件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今天推出的三位,他们常常出现在西湖边,与你擦肩而过,你可能都会忽略,但就是他们一点点地改变着西湖,将西湖变得立体而饱满。

  茶艺师赵丹的一杯茶

  让外国友人爱上这缕香

  瓜子小脸、纤瘦身材,一袭水墨小花的中式纱裙,说起话来糯糯软软,30岁的杭州人赵丹是典型的江南温婉女子。

  她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一名茶艺师,除了茶艺表演之外,有时还要负责展厅讲解等。

  大学里,赵丹学的是茶文化专业,“学了之后就爱上了茶。”杭州最著名的绿茶,便是西湖龙井,赵丹介绍说,“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是西湖龙井的四绝,而西湖龙井和虎跑泉水更是相配双绝。”

  温杯洁具、投茶、浸润摇香、冲泡、出汤……昨天上午,赵丹在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一边泡茶一边向钱报记者表演茶艺,用的是颜色釉盖碗,泡的就是西湖龙井。

  “玻璃杯、盖碗、紫砂壶是三套基本茶艺,玻璃杯冲泡西湖龙井时最直观,茶叶的状态全部都呈现在眼前。盖碗的话,六大茶类都能冲泡,因为盖碗包容性很强,什么滋味的茶冲泡出来就是什么味,所以用得最多。其实,茶的味道和泡茶的人心情也很有关系,心情不好,泡的茶也会不好喝……”

  平时就很注重提升茶艺和茶文化的赵丹,今年更是积极地参加了各种培训。“能够得到茶界前辈的指点,真的很荣幸。”赵丹说,“其中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讲师带了凤凰单丛(乌龙茶里的一类茶),那一个下午我们足足喝了16款茶,从香气、滋味、汤色、叶底来区分它们,比如野生红茵是干果香,雪鸭屎是天然的兰花香,那节课真是涨知识。”

  除了茶知识,还有接待礼仪和英语培训。“每个国家的忌讳和见面礼,特别要记清楚。”赵丹说。

  “为了迎接G20,接待中外来宾,我们的茶艺队编排和提升了四款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席,其中包括杭州的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赵丹说,希望能让更多的外国友人爱上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爱上这一缕茶香。

  痴迷风筝的老顽童

  在西湖边放飞“G20梦想”

  走进杭州东坡路社区老年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只精巧的微型风筝,它们的制作者是一群痴迷于风筝的可爱老头——东坡社区风筝队。

  这支社区风筝队的队长叫杨传斌,今年75岁。

  老杨算得上是杭州风筝圈里的“名人”。1998年,他牵头组织了萧山机场风筝协会。2010年,他又在自己生活的湖滨街道东坡路社区成立了社区风筝队。

  这支社区风筝队现在有20多位成员,年纪最大的马上就要80岁了,最小的40多岁,大家因为热爱风筝聚在一起。

  西湖边是杨传斌常去放风筝的一个地方。白堤的断桥、锦带桥附近都是放风筝的好选择。每逢遇到一些杭州的“大日子”,他都会去西湖边放飞风筝,用风筝文化宣传杭州。

  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他和队里的伙伴们将印有“西湖梦圆·申遗成功”等字样的条幅,借着风筝放满了湖畔。

  今年,G20峰会要在杭州召开。这件大事,杨传斌也不想落下。可是今年由于材料的关系,制作大型风筝成了遗憾。“钓鱼竿是制作大型花式风筝最好的材料,我以前常去余杭买,可今年那家厂倒闭了,材料没处买”。

  不过,杨传斌和队友们还是用他们独有的方式,庆贺即将到来的G20峰会。他们用32只蝴蝶形状的微型风筝拼出了G20字样。

  这些微型风筝看起来只有巴掌大小,不过做起来却很费力,一只需要花费一天时间。风筝骨架是朝阴生长的竹丝,细如发丝。这样的竹子晒不到太阳长得慢,才有韧性。布料必须是不透风的洋纺,薄如蝉翼。

  除此之外,杨传斌和队友们前段时间还组织了和G20有关的风筝放飞活动,去西湖边追“峰”。他们还制作了100只印有G20字样的普通风筝,在西湖边派送给过往的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峰会,认识杭州。

  小鲜肉志愿队

  把最西湖的文化讲给你听

  阳光、帅气,外语讲得溜,这是西湖“小鲜肉志愿队”的标签。最近,他们在西湖边的6个微笑亭“上岗”,年轻的面孔,活力的身影,让路过的游客无不侧目。20岁的傅晨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前几天,钱报记者来到曲院风荷的微笑亭前,远远地就看到了一位皮肤白净的男生笔挺地站着,头戴帽子,穿着志愿者T恤。走近他,满满的自信洋溢着。这就是傅晨。

  他和伙伴们组成“小鲜肉志愿队”完全是机缘巧合。“当初,西湖志愿者服务总队想招一批暑期大学生志愿者,要求杭州户籍,热爱西湖,18周岁以上,男生1.7米以上、女生1.6米以上,外语佳、国际范……”傅晨回忆。

  前往报名的综合素质都非常高,有国外留学回来的,有大学里的优秀学生干部,也有刚考完的高考生。浙江工商大学法学专业、即将步入大二的的傅晨,凭借着流利的英语和高颜值突出重围。

  作为志愿者,仅有外语基础是不够的,“作为桥梁,沟通是最基本的,现在都说中国风是最世界的,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将中国文化传播给外国友人,比如培训中学到的西湖文化、茶文化、中国茶艺等等。”傅晨说。

  前段时间,来自德国的一家人在曲院风荷前停留。他们并没有向傅晨求助什么,傅晨却主动给他们讲解起了曲院风荷的来历,同时建议他们可以现场制作具有西湖特色的明信片寄回德国。

  “他们一听我的创意,觉得很有趣,立刻在微笑亭制作的相框里拍了照片。我把照片打印成明信片,盖上曲院风荷的印章,递还给他们。”傅晨说,这家德国人特别喜欢这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当场写好地址要寄回国,让德国的亲朋好友感受一下曲院风荷的旖旎。

  这段时间,傅晨和小伙伴们也将在微笑亭为外国友人服务。“我们将把最西湖的文化以国际化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标签组:[西湖] [西湖龙井] [风筝] [赵丹] [傅晨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565.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